
如今的年代,有些東西,其象征意義遠遠要大于其實際意義了。比如,年夜飯上的八寶飯就是其中之一,沒人拿八寶飯當飯吃。一年四季也都吃得上,但唯獨這春節15天是它的正日子,誰家桌上都擺上那么一碗,以示吉祥、甜蜜、完美。不過,少有人動筷了(因為它有那么多的豬油和糖,不夠健康),也更少有人自制了(哪有時間和耐心做這個啊)。如今我們只需要消費它的名字的象征意義這一段,其他的都讓它隨筷子“飛”了。
其實,除了那名字的吉祥寓意,我們盡可以拿八寶飯作為年夜飯中的一道談資消遣一下。況且,每一種獨特的美味,中國人都擅長把它們與帝王、大臣、名士連上關系(通常意義大于意趣)。也正因如此,作為席上的一道談資,其應景性和趣味性還是頗強的。
相傳八寶飯最早出現在武王伐紂的慶功宴會上。紂為商代之末主,嗜酒好色,暴虐無道。公元前1123 年,在周武王伐紂,建立天下的大業中,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騙八士功勛赫赫,庖人應景而作八寶飯慶賀。八寶象征有功的八士,使用山楂糖汁則寓意火化紂王。
但是我更喜歡另一個版本:傳說宋時,一位將軍在一場激戰后兵敗潛逃,幾天后他饑寒交加,昏倒在一個破廟里。正在將死未死之時,忽覺耳朵巨痛,原來一只老鼠把他當作死人在大快朵頤。他又氣又恨,不知哪來的力氣,追鼠掘巢,竟然在鼠穴中得到老鼠過冬的口糧數捧,內有大米、小米、紅棗、蓮子……總共八樣。他用香爐為鑊,將其熬成一鍋飯,終得活命。其后為紀念此事,年年皆用此八樣做飯,傳至后世、民間,通稱之八寶飯。
讓一道甜點演繹得有點像卡通片般生動有趣且動感十足,這樣的傳說并不多見。
傳說流傳千年,則鮮有人知了。對于如今的90后,對八寶飯的記憶恐怕也只限于甜、糯,可供他們留下美好回憶的不會太多(他們的父母倒有可能對八寶飯有多一些的美好記憶)。對于我來說,對八寶飯有一段頗為奇特的記憶。有一年年夜,有個破衣爛衫的乞丐來到我家門口,他什么也沒說,只是有點羞愧地低下頭,祖母也沒說什么,拉著我回身到飯桌,拿起一碗熱騰騰的八寶飯出來扣到了乞丐的碗里,乞丐又低了一下頭走了。以后,就在我上學的路上,回家熙攘的人群里,時不時會發現有個身影,遠遠地像個武士般的影子出現在我的余光里,直到有一天祖母過世,我再沒能在余光里發現他。盡管我始終沒遇到壞人打劫,但是直到今天,我依舊可以拿這段經歷幻化出多種故事。
如果你有孩子,不妨拿出年夜飯中的某一道菜,全家人一起動手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回憶起來……也許這也叫讓幸福長尾。
TIPS
八寶飯真的不健康嗎?
其實,八寶飯的八樣寶貝(糯米、糖、豬油、桂花、紅棗、薏米、蓮子、桂圓肉)搭配在一起還是頗有講究并且相當味美的,且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對脾胃虛寒,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一言以蔽之:溫補強壯。 盡管它講究重油重糖,但是如果你平時比較注重健康飲食,這一點豬油(一碗八寶飯用的豬油不比你吃的小炒肉中的豬油更多)和這一點糖(比起你吃的那一大塊起司蛋糕,那熱量小多了)根本傷害不了你。它的油亮、軟糯、甜蜜、多料都會讓你柔化出一股柔情蜜意和豐美滿足,對,滿足正是八寶飯給予我們的最大感受。吃到八寶飯這一道似乎就在告訴我們即便前面還有什么不滿足,到了這一道都該滿足和知足了。它可以化解前面所食,也可以填補前食之不足,還為整頓飯做一個圓滿的、舒緩的、余味甜蜜的打結,并讓余味長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