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馬琴
節能燈作為一項技術和市場都已經成熟的節能產品,在當前倡導低碳經濟和環境保護的背景下備受關注。在政府的大力引導下,曾經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溫暖的白熾燈,或許將漸漸淡出百姓視線,被能耗更低的節能燈取而代之。
節能,從“燈”開始
■常馬琴
“5瓦的節能燈還有沒有?”站在隊伍后面的王大媽扯著嗓門喊著。2010年11月10日,杭州市西湖區東山弄社區節能燈半價推廣活動的現場,記者看到,攤位還沒擺好,社區的居民就早早地排起了長隊。
作為一項全國性節能行動,節能燈推廣活動正受到越來越多百姓的歡迎。
“2010年我們準備再推廣至少1.5億只節能燈,爭取在幾年內把全國所有的白熾燈更換為節能燈。”2010年3月10日全國“兩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就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答記者問時傳達的消息,表明了國家對推廣使用節能燈的決心和信心。
據統計,我國已于2008年和2009年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推廣節能燈2.1億只。根據政策,政府對“大宗用戶每只高效照明產品,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的30%給予補貼;城鄉居民用戶每只高效照明產品,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的50%給予補貼”。
“不貴,不貴,4塊錢一只,有的4塊還不到。”在2010年6月13日舉行的浙江省2010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上,前來購買節能燈的市民絡繹不絕。杭州市民張大伯說,節能燈既省電又環保,而且國家有補貼,所以特地趕來購買。
根據發改委、財政部下達的2010年度財政補貼高效照明產品推廣任務量,2010年浙江共推廣節能燈800萬只。6月至11月,全省各縣市的100多個網點以50%的價格向居民出售指定型號的節能燈。

杭州市還推出了一種新型節能產品,一只7瓦的節能燈,市場銷售價要10來元,而享受財政補貼后居民實際購買價最低只需3.4元。在這樣的財政補貼支持下,僅在杭州市下城區王馬社區現場銷售的幾天時間里,就售出了6000多只節能燈。
在嘉興,還出現了市民一早就開始排隊購買,一天搶購1.5萬只節能燈的火熱情況。“節能燈價格優惠,市民購買的熱情自然高漲。但是一天之內就能賣出1.5萬只節能燈,還是出乎我們的意料。”嘉興市經貿委相關負責人說道。
除了社區,節能燈的推廣還走進了政府機關和一些企業。嘉興民豐特紙股份有限公司現有職工1600多名,當節能燈推廣銷售活動走進職工住宅區后,僅僅3小時就賣出了885只。職工周亮一次就買了30只節能燈,“能節省電費,價格又便宜,真是一舉兩得。”他說,一只節能燈3.48元的價格很實惠,不妨多買點回家慢慢用。
1879年10月21日,美國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將炭精絲作為燈絲通電后,白熾燈宣告誕生。人類自此告別了黯淡的燭光和油燈光,步入了光明時代。
一按開關就能帶來滿屋光明的白熾燈的確讓人為之振奮。由于亮度高、易于聚光、點燈容易、價格低廉等優點,目前白熾燈的使用十分廣泛。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2010年全國“兩會”上透露,全國白熾燈的在用量約14億只。
然而另一方面,在倡導環保、節能的今天,白熾燈發光效率低、電能消耗大、紅外線成分高、壽命短等缺點,同樣為人詬病。
“推廣節能燈,并不僅僅是為了省錢而已。”浙江省節能協會相關負責人說,與普通白熾燈相比,節能燈最大的優點便是節約能源。白熾燈只能將10%的電能用于照明,其余90%都變成熱量浪費掉了。而節能燈則能將80%的電能轉換為光能。“在達到同樣光效的前提下,節能燈消耗的能量僅是白熾燈的20%。”
英飛特光電(杭州)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節能技術研究的公司,董事長華桂潮是留美博士,在高頻開關電源的開發研究上非常有名氣,2009年作為海外高層次專業人才,成功入選國家“千人計劃”。他以LED燈為例,說明節能燈究竟能省多少電:“浙江省2009年照明用電約為296億度,如果都采用LED照明,一年至少可以節約150億度電,同時減少150億千克二氧化碳氣體排放,并直接創造120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效益。”
有了政府補貼,節能燈比市場上的便宜了不少,但是與白熾燈相比,價格還是偏高了。因此,很多市民,尤其是一些企業和商家的購買熱情并不高。
其實這不僅和部分企業、商家節能意識差有關,也與他們沒有算清用節能燈置換白熾燈這筆“細賬”有關。“他們只算了買燈管多花錢的小賬,忘了算省電費的大賬。”杭州市區一家節能燈銷售點的負責人說。
網上有人算了這樣一筆賬:假設一個家庭需要15只燈泡,平均每只功率40瓦,日均使用5個小時,每度電0.6元錢,每個月的用電就是“15只燈×40瓦/只×5小時/天×30天=90度”,電費為54元。假如將白熾燈更換為節能燈,則只需要8瓦就能達到同等亮度,所以該用戶每月用電為“15只燈×8瓦/只×5小時/天×30天=18度”,電費為10.8元。
這樣下來,一年節省的電費為518.4元。8瓦的節能燈市場零售價10至20元不等,以較普遍的12元/只計算,更換15只節能燈需要180元,這樣5個月也就夠“回本”了。加之政府50%的補貼,“回本”時間其實只需兩個半月左右。
如今,很多企業也開始主動加入到更換節能燈的行動中來。“浙江賓館目前年用電量大約為353.69萬千瓦時,照明電量占到了總用電量的35%左右,即每年123.79萬千瓦時左右。使用節能燈后,每年用在照明上的電費降低為32.53萬元,每年可以節省電費91.26萬元。”浙江賓館工程部經理翁榮華說,在認識到節能燈的好處后,“浙江賓館的新樓全部都換成了節能燈,一共3300只燈泡”。
除此之外,節能燈還有很多其他優點,如體積小巧,造型美觀,在使用簡便的同時還有較好的裝飾作用。與一般的普通白熾燈相比,節能燈還有著較好的顯色性,這種高顯色性對保護眼睛也是有利的。
按照國家計劃,2010年是節能燈推廣的最后一年,所以有政府補貼的節能燈一進入市場就出現了火爆的購買場景。
“這甚至比白熾燈還便宜,在大城市怎么可能不被瘋搶?”雷士照明品牌管理中心總監石勇軍說。在石勇軍看來,國外政府為淘汰白熾燈制定的強制退出政策,和中國政府大手筆的補貼,是這兩年激活節能燈市場的最主要因素。在他所供職的雷士照明,公司CEO吳長江2010年7月份做出決定,取消所有白熾燈業務的訂單。這家公司在浙江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節能燈生產基地,年產節能燈3.4億多只。
在節能燈推廣銷售火爆的同時,相關專業人士也提醒廣大市民,節能燈有其自身特點,因而在購買和使用時也要講究技巧。
廣東某燈泡公司駐溫州經理唐峰介紹說,節能燈的價格比白熾燈高出許多,主要是因為節能燈的質量要求非常高。目前市場上節能燈的質量相差很大,性能好的節能燈在開啟3分鐘后,就能正常發光,發出的亮光接近自然光,而且不會出現閃爍現象。而劣質節能燈開啟10分鐘后不僅不能正常發光,還會頻頻閃動,焊點也很容易脫落,使用壽命自然也就大大縮短了。

由于利益的驅使,現在市場上節能燈的質量參差不齊,一些小店所經營的節能燈甚至存在以次充好的現象。為此,唐經理建議市民購買節能燈時最好到較大市場選購知名品牌。在購買時,除了需注意節能燈的質量外,節能燈的功率、規格、型號、冷暖光等的選擇也需考慮妥當。
在節能燈的使用上,專業人士指出,“隨手關燈”適用于普通的白熾燈,但是并不適用于節能燈。據統計,每開關一次,節能燈燈泡的使用壽命大約會縮短3小時。“節能燈本身就是節能設計,耗電不會很大,頻繁開關會使節能燈‘短命’,反而會增加更換節能燈的成本支出。”唐經理建議,“如果有事外出,兩小時之內能趕回家的,最好不要關燈。兩小時無法趕回的,則關燈比較省電。”
此次國家推廣的節能產品是通過國家統一招標確定的,根據相關規定,節能燈的使用壽命應不少于兩年。在這兩年之內,節能燈如果出現了質量問題,是可以向經銷商調換的。因此,市民在購買節能燈后,還應妥善保管好節能燈的外包裝盒,因為外包裝盒上標注的批號是判斷節能燈生產和銷售日期的“身份證”。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為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很多地方甚至出現了“拉閘限電”措施。與“拉閘限電”這種強制性做法相比,節能燈的推廣使用,不僅能真正落實好“節能減排”的政策,而且也更能為老百姓所接受。
不過,推廣使用節能產品作為國家的一項能源戰略,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和配合,更需要政府充分發揮引導作用。
“在大城市,現在已經完全是節能燈的市場了,只有部分農村地區還有少量白熾燈在賣。”杭州佳好佳居飾商城某燈具經銷商陳研說。的確,雖然目前節能燈的推廣使用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是在一些邊遠的農村,很少有人知道政府的這項政策。而在一些困難群體中,即使他們知道這項惠民政策,卻仍然沒有能力置換優質的節能設備,只能望“燈”興嘆。
業內人士建議,政府在致力于節能燈的推廣使用政策時,應適當地向農村傾斜,關注困難群體,畢竟節能減排需要全社會成員的共同參與。
除了一些消息閉塞的地區,很多大中城市里的居民對這項政策了解得也并不是很清楚。“多次從電視上、廣播上聽到國家補貼群眾購買節能燈,但不知道到哪里購買。”嘉興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當時社區的宣傳活動只進行了一個中午,等吃完飯,人家早就收攤了。很多人只知道有這么一回事,但啥地方銷售不知道,也沒在意,等想買時又找不著地方。”
這樣的困惑不止劉女士有。可見,加大宣傳力度,拓寬購買渠道,讓節能燈省錢又環保的好處家喻戶曉是政府推行此項政策時的一個難點。
此外,雖然近年來節能燈因為有了政府的補貼開始“走俏”,但是節能燈的質量問題也隨之凸顯。在全國推行綠色照明的大環境下,一些節能燈商家開始“玩火”:制造的節能燈中機械強度不合格、燈功率不合格、初始光效不合格、顏色特征不合格、功率因數不合格等問題紛紛出現。
“對這些生產虛高功率節能燈,以此抬高價格的企業,政府應加強監管,保障廣大老百姓的利益。”陳研說。
據了解,只有有國家標準認證標志的,即有“CQC節能”和“節”字標志的才是符合國家節能照明質檢標準的。
節能燈優點很多,但也有自身的一些不足。一位環保人士稱,一只節能燈管內所含的汞為1.5至5毫克,如浸入地下可污染30噸以上的水源。同時,汞還會對土壤、大氣和人體造成危害。所以政府在推廣使用節能燈的同時,還必須考慮到,在若干年之后,如何處理這批淘汰下來的節能燈。
相關鏈接
為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世界上很多國家都相繼提出要逐漸淘汰白熾燈,推廣普及節能燈。
歐盟于2009年3月上旬明確提出了全面普及使用節能燈的政策,決定通過對生產、使用高效能產品的企業、機關和消費者實施相應的激勵制度,如對企業實施減免稅收、對機關和消費者提供購買補貼等,在兩年內停止用于普通照明的白熾燈的生產,逐步以節能燈取代白熾燈。
英國于2003年開始推廣使用節能燈,并通過不斷加強國內立法、稅收等手段,設立節能中心,宣傳節能政策,指導民眾如何從地方政府申領節能補貼,促進節能燈走進千家萬戶。
美國通過為購買節能燈的消費者提供稅收減免或優待、側重宣傳和教育民眾等方式來普及節能知識,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大多數白熾燈將于2014年在美國市場上禁止銷售”的計劃。
澳大利亞政府于2007年2月率先宣布要在2010年前在全國范圍內實現“用節能燈取代白熾燈”,“禁止居民使用白熾燈泡”。
“要建立完善的廢棄節能燈回收處理體系,讓節能燈在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的同時,不會成為繼塑料制品、廢舊電子電器等產品之后的又一新污染源。”2010年5月,農工黨浙江省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發出這樣的呼吁。
題圖:環保節能燈點亮上海世博夜景,給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蔡榮章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