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馮娣
(孝感學院 圖書館,湖北 孝感 432000)
讀者借閱超期是每個高校圖書館都存在的一個問題,為了避免個別讀者長期獨占圖書資料,實現資源共享,保證圖書資料的正常流通周轉,各個高校圖書館都采取了超期罰款和超期限權等處罰措施[1]。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工作人員對于超期的圖書資料進行經濟處罰,有時還會引起讀者的不滿,使之與工作人員發生沖突,影響正常的工作秩序[2]。俗話說:“預防重于治療”,防患于未然之前,更勝于治亂于已成之后。我們只有了解讀者借閱超期的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才能減少超期現象的發生,實現圖書館和讀者的和諧雙贏。
通過對孝感學院圖書館100名借閱超期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造成學生讀者借閱超期主要是以下原因。圖1是統計100名借閱超期的讀者分布圖。
1.忘記準確借閱日期81人。通常當學生所借的是需要長期使用的與專業相關的圖書時,很多學生選擇臨近圖書到期日才來還書或者續借以便使圖書持有時間達到最長。部分學生記錯了時間,造成所借圖書超期。
2.好心代借4人。有些學生圖書已經借滿,但是看見了非常喜歡的書,會請自己的朋友幫忙代借,借后卻忘記歸還。而幫忙代借的學生對所借圖書沒有任何的印象,直到此書超期影響到自己借書時才會想起此事。
3.誤還他人書籍3人。圖書館每本書的副本往往有好幾本,每一本都有不同的條碼號加以區別,但很少有學生會留心記下所借圖書的條碼號,學生在寢室或者教室看書時相互拿錯書,誤還了同學借的書而造成自己借的書超期。
4.實習誤期7人。畢業班的學生在外地實習,可以在圖書館的網頁上辦理續借手續。但外網無法對圖書館網頁進行操作,因此實習的學生無法辦理網上續借,同時也忽視了圖書館的聯系方式,待返校后歸還時,圖書已經借閱超期。

圖1 孝感學院圖書館超期借閱讀者分布
5.不了解借閱規則2人。極少數學生認為入校后進行的入館教育不重要,不聽不學,不僅不知道圖書館的書籍是有借閱期限的,平時也極少來圖書館,甚至有學生直到辦理畢業離校手續時才發現所借圖書超期。
6.其他原因3人。有的學生擔心所借圖書被他人預約無法進行續借,寧愿繳納超期罰金也不愿意還書。有的學生遺失了價格較高的圖書不愿來圖書館報失,寄希望于他人撿到書后會歸還到圖書館。
通過對超期原因的調查發現,絕大部分學生并非故意拖欠圖書不還,而是由于種種主客觀原因不知道自己所借的書超期了,因此如果圖書館在加強入館教育力度之外能實行告知服務,可減少圖書超期現象的發生[3]。目前各類圖書館提供的告知服務主要為打印借書/還書憑條的提示服務和E-MAIL通知還書的催還服務兩類。告知服務的提供雖然可以有效降低超期借閱現象的發生,但是這兩種服務方式并不完全適合我國高校圖書館。
1.打印借書/還書憑條。很多公共圖書館通過打印借書/還書憑條的方式提醒讀者按時還書。例如浙江圖書館在外借圖書時會附上一小紙條標明還書日期[4],上海圖書館、長寧圖書館和揚州市文化藝術中心圖書館在借書后打印借書憑條,還書后打印還書憑條。但是高校圖書館每借出一本書都打印憑條,一方面會使用大量的紙張,不符合我國目前提倡的“無紙化辦公”環保節約的宗旨,不利于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由于打印憑條需消耗大量時間,在借還書的高峰期會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增加學生排隊等待時間。
2.E-MAIL通知還書。在讀者借期即將到期時,圖書館通過 E-MAIL的形式向讀者寄發借期即將到期提示通知,提醒讀者盡快還書是國內外很多圖書館采用的方式[5]。如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圖書館在讀者所借圖書到期前一周開始向讀者發出催還信件,并在圖書過期后繼續催還,以敦促讀者按期歸還圖書,保證圖書的正常流通。這種催還圖書的方式非常便捷,但這種方式更適合研究生和教職工,并不適合所有的本專科學生。研究生需要與導師等保持密切的聯系,幾乎每個人都配備有自己的電腦,他們能定時查收自己的電子郵件,因此他們能及時看到催還圖書的郵件。但是中國很多高校尤其是省屬高校大學生的電腦普及率不是很高,即使有電腦,也很少有人會每天查收郵件,因此,即使圖書館向他們發送了催還圖書的郵件,學生也不一定能夠及時看到。
與公共圖書館不同,高校圖書館主要是為本校師生服務的圖書館,不具有社會性,沒有向社會開放的義務,因此所提供的告知服務應更適用于教職工和學生,而不是簡單地使用現有的服務方式。特別是我們應根據所服務的讀者群體的特點,對硬件和軟件系統進行改造和升級,為讀者提供更便捷的提示服務,實施更有效的催還服務。
1.增加顯示屏數量。高校圖書館所使用的計算機通常一臺主機只連接一臺顯示屏,為方便工作人員的操作,顯示屏基本上都是面向工作人員。如果一臺主機套接兩臺顯示屏,其中一臺面向工作人員,另一臺面向讀者,那么當工作人員進行借還手續的操作時讀者可同步觀看顯示屏,了解自己的借還情況。通過這種方式提醒讀者按時還書,既不需要使用紙張打印憑單也不會增加讀者等待的時間。
2.完善校園網,創立網上續借咨詢平臺。為了滿足在外實習的學生續借圖書的需求,可設立一個外網可以使用的專用于續借的咨詢平臺。通過此平臺,有續借要求的學生可告知圖書館工作人員自己的借閱證號,工作人員應及時回復。如果續借成功,應告知學生新的還書日期;如果所借書籍已經超期不能進行續借操作,也應告知學生他們借的書是哪一天超期的,讓學生心中有數。單獨創立網上續借咨詢平臺,不需要將圖書館數據庫連接到外網,既保證了數據庫的安全,又滿足了在外實習學生續借圖書的需求。
3.設立專項聯絡員,建立圖書館與班級的溝通橋梁。由于學生的借閱證通常是在入校時以班級為單位統一辦理,而學生經常會以上課的方式集中在一起。我們可以在每一個班級選取一名學生作為圖書館的專項聯絡員,作為圖書館與該班學生聯系的橋梁,通過他向學生集中告知即將到期圖書的信息。
具體操作為,專項聯絡員每周四到圖書館辦公室領取該班學生下一周內應該歸還的圖書的通知單。該通知單應注明學生的借閱證號,所借書籍的條碼號,圖書名稱,借書日期與還書日期,圖表設計見表1。

表1 班級還書通知單
通過此表學生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書需要歸還或者續借,是否誤還了他人的書籍。我們只注明學生的借閱證號而沒有注明姓名,是因為借閱證號對于學生是一一對應且唯一的,僅憑借閱證號學生就可以知道自己借過什么書。不注明姓名,還可以保護同學的隱私,因為通常沒有學生會刻意去記其他同學的證號。朋友之間還可以互相監督,相互提醒還書。
圖書能否按時歸還,不僅取決于讀者自身,還跟圖書館的工作是否深入細致有關系。我們要根據讀者的需求和時代的變化,不斷改進我們方法,才能更有效地督促學生按時還書,促進圖書更加有效的利用。
[1] 蘇超.關于高校圖書館圖書逾期處理方法的調查與研究[J].管理觀察,2009(18):151-152.
[2] 陳麗.讀者借書逾期不還的原因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22):89-90.
[3] 江潤蓮,白君禮.高校圖書館讀者權利的實證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1):92-94.
[4] 黃心云,王婉仙.借書超期不還的原因淺析[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00(1):51.
[5] 胡福文.高校圖書館讀者借閱超期有關問題的思考[J].學理論,2009(17):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