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岐
(啟東中學初中部 江蘇 啟東 226200)
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學生學習評價對于課程實施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在評價的內容和形式上,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強調評價在促進學生發展方面的作用,不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的功能;重視學生在活動、實驗、制作、討論等方面表現的評價,不贊成以書面考試為惟一的評價方式;倡導客觀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具體事實,不過分強調評價的標準化.” 物理教學評價改革作為物理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物理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與推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多年來,工作在基礎教育戰線的管理者和教師為培養學生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嘔心瀝血地工作,誨人不倦地育人,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特別是受到高考指揮的作用,有很多方面還是值得反思的.比如對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就很值得我們深思.
有的學校采用交叉命題.命題者常以中、高擋題為主,不顧及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能正確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有的教師仍以知識傳承為主,沒有通過全方位的評價了解學生;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況,沒有發揮“檔案式”評價的獨特作用.
有的教師對學生學習評價停留在表面,工作不細,評價的作用不大.
有的教師只重視對學生在知識層面上的學習評價,而忽視其他方面的評價.
有的教師和學校過分強調“綜合”的分數或等級評價,不注重過程評價等等.
這是受傳統物理教學評價方式(是以終結性評價為主的評價方式,致使物理教學注重對解題技巧的考查,重學業成績、重學生區別,忽視評價的人文性)影響,使學生的身心發展受到不良影響.那么如何做到《物理課程標準》上規定的“學生學習評價”的標準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教學的目的是培養人,而不是考核人.初中物理教學中,評價的重要目的是為全面了解學生和教師教的情況.正如《物理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學生學習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發展,發現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使每一個學生通過評價都能看到自己在發展中的長處,增強學習的信心.評價應全面客觀地反映教學的真實情況,為改進教學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
新的物理教學評價凸顯評價的發展功能,強調主體的積極參與,重視師生的互動;體現評價內容的豐富性與評價方式的多元性,促進每位學生在學習中發展.
這正是我們教學中做學生學習評價的真實意義和宗旨所在.如果對學生不了解,偏離實際,盲目教學,則會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實踐證明,建立科學的物理教學評價體系,既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又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新課程在評價的過程、方式、功能方面有了質的變化,從傳統的教師一份評語和一組考試成績變為主體互動化的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過程動態化評價.其功能發展為檢查功能、選擇和篩選功能、反饋調節功能、展示激勵功能、反思總結功能、記錄成長功能和積極導向功能.
評價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目的還是引發學生的內在動力,進一步學好物理.所以落實好評價的工作,有助于教學工作的圓滿完成;評價工作是教學工作的一部分.
在物理新課程標準思想下,物理課程的評價體系要注重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力求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和過程化.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是全方位的,除了試卷作為評價的方式之一外,更應注重各種能力的評價,如表1所示.

表1
在物理學習中,能力是多方面的.且各種能力是互相影響的.
從筆者多年來的工作情況看,給出一些能力的評價指標值,感到增加了可操作性.如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可以根據實情定出恰當有利的評價指標值.
在對各種能力評價過程中應抓住關鍵點,如觀察能力,抓觀察仔細性、現象描述準確性.設計實驗能力,抓設計的可行性和完整性.分析問題能力,抓對物理過程、現象、問題等分析過程中,是否有明確的思路、層次和合理的物理思想.記錄能力,抓在實驗、聽課、有問題時,及時正確合理地設計表格、記錄關鍵結論、用詞到位;表達能力,訓練時,要求口頭表達流暢,語言比較合理、準確,書面表達詞句清楚,文字書寫端正,物理名詞到位;交流能力,給平等機會如課堂發言、小組討論,并鼓勵學生積極請教他人.合作能力,要求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積極主動、和諧相處、樂于助人、努力協調.估算、運算能力,抓常規和正確率.制作能力,看作品的合理性,是否有價值.創新能力,抓動“腦子工程”,練模仿能力,有創新能力.評價克服困難的勇氣能力時,看遇到困難是否不低頭,動腦子去解決,有無克服困難的勇氣.閱讀、接受新知識能力,抓閱讀的自覺性和廣泛性,并引導學生對物理課本的預習、做題的審題、物理材料的閱讀過程中,盡可能地快速準確把握其核心.
落實的關鍵在于真做、真查、真驗收與記錄,用表揚與批評來激勵學生參加學習過程中的諸多評價,用總結與提高來提升學生學習評價的工作水平,用前、后對比措施總結,做好學生學習評價工作的成敗與得失,使這方面的工作越做越好,發揮學生學習評價的作用就越大,使減負增效落到實處.
例如2009年我校初三5班有一學生,學習不努力,有“多動癥”;但他喜歡玩小汽車,在科技活動中積極主動.筆者抓住該生的這一特點,對他的表現做了分析,并將其好的一面作了充分肯定;給他機會,參加啟東市科技大賽.通過賽前的不懈努力,將物理知識用到了活動中,結果獲得了啟東市該項比賽的第一名,從而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有極大的提高.再如2010年該班的另一名學生,成績中等,但他喜歡玩模型飛機.筆者發現后,首先給予充分的肯定,然后積極引導,調動其內驅力.該生隨后對飛機模型的研究興趣更濃,上網、查閱資料樣樣來,其父親也積極參與.結果在2010年11月27日的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論文答辯中,榮獲“小院士”稱號.
講究方法,創新形式,把握適度,確保其有效性和信度,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評價的形式是多樣的,有書面的,口頭的,有正面的,有指出不足的,有成功的贊美聲,有失敗的鼓勵聲,旨在鍛煉學生評價能力、傾聽能力,使學生在各方面有所進步.
評價中,應體現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相互結合,評價既關注物理學習結果,又關注物理學習過程.同時為了全面、公正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不僅評價的形式要多樣化,還要保證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鼓勵學生、教師、家長等共同參與.
組織學生進行專項競賽.如講物理小故事比賽,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能鞏固其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這種人人參與積極投入的活動既能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又能播下學科學、講科學的種子.并且人人參與評分、打分,既能提高大家對評價的積極性,又能提升大家的評價能力.
評價的難度也有講究,要適度,因人而異,因班而異,保護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里最重要的是試題的難度要適當,不能出難、偏、怪、繁題;要活而不難,新而不難,有探究、有開放,量少面廣,減負落到實處.
如對于思維等綜合能力強,品學兼優的學生,越是正面評價越能調動其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使其自學能力不斷加強,學有所成.
總之,科學的物理教學評價,評估學生物理學習過程,敦促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使物理教學中主體和客體都得到升華,以幫助學生客觀認識自己在物理某一階段學習中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從而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發揮學生的潛能,樹立學生學好物理的信心.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50
2 南通市教學研究室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學習讀本.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