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杰 趙紅麗 張彥秋
含卷曲霉素聯用方案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療效分析
李炳杰 趙紅麗 張彥秋
目的 探討硫酸卷曲霉素靜脈滴注對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的療效。方法 選取復治涂陽肺結核病例 86例,隨機分為試驗組 43例和對照組 43例。試驗組采用卷曲霉素 0.75g1次/d靜脈滴注,療程 2個月;對照組采用硫酸丁胺卡那0.6g1次/d靜脈滴注,療程 2個月,同時輔以其他抗結核藥。結果 試驗組和對照組 2個月末與 6個月末痰菌陰轉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6個月肺 CT陰影好轉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毒副作用對照組較試驗組稍高。結論 含卷曲霉素有助于痰菌陰轉和病變吸收好轉,藥物不良反應低。
卷曲霉素;復治;涂陽;肺結核
目前全世界范圍的結核病疫情迅猛回升,耐藥和耐多藥結核病例的發生和大量增加[1]。選擇合適的藥物,制定合理、高效、低毒的治療方案成為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的關鍵。現將我院自 2007年 1月至 2009年 10月就診的 86例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進行治療和觀察,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1.1.1 入選標準 年齡 18~60歲,經正規抗結核藥物治療 3個月痰菌仍然陽性,無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病史者,非孕婦及以往未曾使用過卷曲霉素者。
1.1.2 入選病例情況 按照選擇標準,入選 86例,隨機分為試驗組 43例,對照組 43例,有空洞者 54例,平均年齡 46歲。
1.2 治療方案 將患者按年齡、性別、病程長短、病灶情況均衡分入治療組 43例和對照組 43例,兩組均采用力克肺疾(D)0.3g3次/d口服;利福噴丁(L)0.45g隔日一次空腹口服;吡嗪酰胺(Z)0.75g2次/d口服;試驗組使用卷曲霉素(C)0.75g1次/d靜脈滴注;對照組使用硫酸丁胺卡那(K)0.61次/d靜脈滴注。具體每組方案如下:試驗組 2CDLZ/6DL,對照組 2KDLZ/6DL。
1.3 觀察及判斷方法 治療前、治療末、治療中每月進行痰抗酸桿菌檢查、肺 CT檢查、肝腎功能、血尿常規檢查,注意患者自覺癥狀等。
1.4 療效評定標準 肺部CT表現:肺CT好轉為病灶縮小超過 1/2以上,其余皆定為未好轉。空洞閉合為空洞完全消失,縮小為空洞縮小超過原空洞直徑的 1/2,不變為空洞增大或縮小少于原空洞直徑的 1/2,增大為空洞增大超過原直徑的1/2。
2.1 痰菌陰轉率 兩組應用卷曲霉素治療 2個月末及 6個月末痰菌陰轉情況,見表 1.表 1所示治療組 2個月和 6個月痰菌陰轉率分別為 65.1%和 81.4%,顯著高于對照組,統計學處理,2個月陰轉率 2=7.552,6個月末 2=9.05,P<0.01,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肺部CT表現 好轉者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經卡方檢驗,χ2=5.52,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但空洞閉合率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毒副作用 試驗組出現毒副作用 14例,占 33.8%;對照組中出現各種毒副作用 17例,占 40%。試驗組中注射局部出現脈管炎僅 1例,腎功能異常者 2例,耳鳴與低鉀者各 1例。而對照組中注射局部出現疼痛硬結者 9例,腎功能異常者 5例,耳鳴與口周發麻分別為 3例和 4例。兩組共有不良反應為肝功能損害、胃腸道反應等,可能主要與并用力克肺疾、利福噴丁及吡嗪酰胺有關。

表1 兩組應用卷曲霉素治療 2個月末及 6個月末痰菌陰轉情況(例,%)

表2 卷曲霉素靜脈滴注 6個月末肺部陰影表現 n=43,(例,%)
卷曲霉素與鏈霉素(SM)、丁胺卡那霉素(AKM)均為單向交叉耐藥,即卷曲霉素對耐SM、耐AKM的菌株仍然敏感。在 SM耐藥超過 60%情況下,卷曲霉素是一種有效的抗結核藥物,而且毒副作用小。本文中應用卷曲霉素聯合治療,2個月末痰菌陰轉率 80.6%,而使用SM者僅 63.8%,6個月末前者陰轉率 88.5%,后者僅72.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以上結果顯示卷曲霉素并用敏感的抗結核藥物治療復治肺結核時非常值得推廣。
卷曲霉素對肝功能、對腎功能影響比較小,明顯優于鏈霉素和卡那霉素,對腎功能影響比較明顯,主要引起氮質潴留、肌酐清除率下降和電解質紊亂。但在本次試驗中未發現嚴重的腎功能損害病例。本次試驗中試驗組與對照組中毒副作用的出現,尤其是消化道反應、肝功能異常多與利福噴丁、吡嗪酰胺有關。試驗組中腎功能異常均為氣短度,低血鉀在補鉀后即改善。相對而言,對照組中 SM引起的毒副作用較為多見。
[1] 黃永茂,林雁.耐多藥結核病的診斷與治療進展.寄生蟲與感染性疾病,2004,2(2):93-94.
163461黑龍江省大慶市二醫院結核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