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艷 李玉梅 溫立俊
經腹超聲引導在婦產科宮腔操作中的應用價值
于海艷 李玉梅 溫立俊
目的 探討經腹超聲引導在婦產科宮腔操作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2008年 1月至2009年 1月在我院門診及住院患者實行宮腔操作術156例,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 78例,使用經腹超聲引導下清宮術,對照組 78例應用傳統宮腔操作,比較兩組宮腔操作的1次成功率等指標。結果 術后 5 d經陰道超聲復查實驗組 1次成功率 98.71%,對照組1次成功率 82.05%,兩組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1);實驗組手術時間(7.63±1.56)min,對照組(10.47±3.24)min,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經腹超聲引導在婦產科宮腔操作中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可推廣應用。
經腹超聲;宮腔操作;清宮術
本文將經腹超聲引導應用于婦產科宮腔操作中并與傳統宮腔操作術進行比較分析,以探討經腹超聲引導在婦產科臨床宮腔操作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為 2008年 1月至 2009年 1月在我院門診及住院實行宮操作術患者156例,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 78例,使用經腹超聲引導下清宮術,對照組 78例應用傳統宮腔操作術。實驗組年齡 21~48歲,平均(36.87±2.25)歲;早孕人工流產者 30例;藥物流產后殘留 24例、早孕合并子宮肌瘤 8例,子宮畸形合并早孕 6例,取環 6例置器時間(10~27年),產后胎盤殘留 4例。對照組年齡 22~45歲,平均(33.63±2.75)歲;人工流產 30例;藥物流產后殘留 24例、早孕合并子宮肌瘤 8例,子宮畸形合并早孕 6例,取環 6例,產后胎盤殘留 4例。
1.2 采用邁瑞M5型彩超診斷儀,探頭頻率3.5~5MHz。
1.3 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均適當充盈膀胱,平臥于操作床上,經腹部多切面掃查,了解子宮大小、形態、宮腔內容物的部位及大小發育畸形的類別、殘留胎物的位置及大小、子宮肌層的厚度。超聲動態觀察宮壁、宮腔、手術器械及操作的全過程及宮腔內操作的方向和深度,引導術者所持器械到達正確的手術部位,并即時告知患者子宮大小恢復情況,密切觀察至術終。
1.4 統計學方法 清宮術 1次成功率采用 χ2檢驗,手術時間采用U檢驗。

表1 經腹超聲引導下宮腔操作與常規宮腔操作1次成功率、手術時間比較
分析后可見:對照組 78例中,人工流產漏吸 1例,為肌瘤合并妊娠,肌瘤多發且有明顯的宮腔變形、子宮過度后屈 1例,不全縱隔子宮畸形合并早孕 2例,絕經后取節育器節育器殘留 4例,產后胎盤殘留 2例。實驗組 78例宮腔操作中有 1例因節育器嵌頓超聲引導下取環失敗,后在宮腔鏡下完成手術。由此可見超聲引導下宮腔操作組1次成功率明顯高于常規操作組,手術時間顯著低于常規操作組(P<0.01)。
我院運用彩超引導下的宮腔操作 78例,1次手術成功率98.71%。真正達到了可視下宮腔操作,增加手術安全性,避免手術并發癥,在婦科手術(人工流產、藥物流產后殘留清宮、產后胎盤殘留清宮、子宮畸形合并早孕取環等)應用較方便而準確。常規的清宮術由于宮腔操作的盲目性,主要依靠術者的經驗及技術熟練程度,如遇疑難或有異常的問題,手術操作就很困難,而且可能出現清宮不全、子宮穿孔等并發癥[1]。本文介紹的對照組出現清宮不全、術中術后并發癥說明了常規清宮術存在的一些問題。宮內胎盤殘留是產后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晚期產后出血,胎盤殘留是首要原因[2]。因陰道分娩后的宮內胎盤殘留而行清宮術,是產科常見的處理方法,尤其是由于藥物流產、人工流產的逐年上升導致子宮內膜損傷的增加,再次妊娠陰道分娩后出現宮內胎盤殘留需行清宮術的概率亦逐年增加;產后復舊過程中的子宮大而軟,殘留的胎盤位置較難確定,常規清宮術需靠術者的經驗,有一定的盲目性,手術中可能發生子宮穿孔、感染、清宮不全等并發癥[3]。彩超引導宮腔操作不占手術空間,圖像清晰,操作時間短,精確度高,真正達到了可視下宮腔操作,極大地增加了手術的安全性,避免手術并發癥。適應范圍廣,可用于各種宮腔操作,特別是子宮條件復雜(子宮畸形、瘢痕子宮等)的宮腔內手術。
[1] 梁筠.B超檢查藥物流產后宮內殘留物的臨床價值.西部醫學, 2007,19(2):286.
[2] 黃莉,逯蕾,滑瑋.晚期產后出血 69例臨床分析.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30(3):28.
[3] 田維端,唐永紅.B超引導宮內胎盤殘留清宮術70例臨床分析.瀘州醫學院學報,2006,29(5):437.
163316黑龍江省大慶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