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紅 (浙江嘉善縣第一人民醫院 314100)
膀胱痙攣是指術后出現膀胱區陣發性或持續性脹痛,并伴有尿意、便意急迫感,導尿管周圍尿液外溢,膀胱內壓升高沖洗不暢[1],給患者帶來痛苦,嚴重影響休息,使傷口愈合時間延長。發生原因與手術創傷、前列腺窩內導尿管氣囊的牽引壓迫、膀胱引流不暢,以及沖洗液反復刺激三角區、膀胱頸及后尿道有關,尿道感染使膀胱敏感性增強,也可引起膀胱平滑肌無抑制性收縮,出現膀胱痙攣[2]。本文回顧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術后膀胱痙攣148例的病歷資料,并總結影響發病的因素及護理要點。
①精神因素:患者緊張、煩躁和恐懼情緒使軀體出現強直,牽引下肢屈曲及拔管,導致膀胱痙攣。②不穩定膀胱:前列腺增生患者由于膀胱出口部梗阻,膀胱逼尿肌代償性肥厚、增生,膀胱內壓力增高,以致出現膀胱高敏性及順應性降低,術后易出現逼尿肌無抑制性收縮,尿管拔出后可自行好轉。③出血:術后出血易形成血凝塊,堵塞引流管,導致沖洗不暢,造成膀胱內壓力升高,引發膀胱痙攣,而膀胱痙攣明顯者又加重出血。④引流管的刺激:膀胱的交感神經主要分布在膀胱三角區、頸部。氣囊內注水過多或尿管過度牽引,易刺激膀胱三角區及頸部,造成膀胱內壓過大,引起膀胱過度收縮,發生痙攣。⑤泌尿系感染:出現膀胱高敏感性及膀胱順應性降低,易導致逼尿肌無抑制性收縮。⑥沖洗液溫度及速度:沖洗液速度過快,膀胱區的感覺越明顯,膀胱痙攣的發生率越高。老年人基礎代謝率低,用明顯低于體溫的生理鹽水沖洗膀胱,可刺激膀胱發生頻繁痙攣。
2.1 心理護理 術前首先讓患者了解引起前列腺增生的原因、治療方法、預后和術前準備的目的,以及術后膀胱沖洗的目的、原因及沖洗的時間,加強溝通,取得患者充分信任和配合。術后一旦出現膀胱痙攣時,立即給予心理指導,消除患者緊張情緒,減輕心理負擔。條件許可時也可讓家屬講一些患者感興趣的事,以轉移和分散其注意力。
2.2 預防控制感染 術前有泌尿系感染者,術后發生膀胱痙攣的可能性明顯增大,故術前常規做尿常規、尿培養檢查,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鼓勵多飲水,2500ml/d左右,待檢查結果呈陰性時再施行手術。術后用聚維酮碘液消毒尿道外口,每日3次,消毒后再予金霉素軟膏或莫匹羅星(百多邦)尿道外口涂擦,以保持尿道外口干燥、清潔。
2.3 防止術后腹內壓增高 鼓勵患者多飲水,術前禁止吸煙,預防上呼吸道感染,以免術后劇烈咳嗽,使腹壓增高。術后保持大便通暢,待腸蠕動恢復后多食粗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必要時使用緩瀉劑。
2.4 藥物的運用 遵醫囑應用:①山莨菪堿:膽堿能受體阻斷藥,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②吲哚美辛: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藥,用于術后直腸給藥;③哌替啶:人工合成嗎啡類鎮痛藥,鎮痛作用較強,用藥過程中需觀察患者呼吸及血壓變化。④黃體酮穴位注射:黃體酮是一種孕激素類藥物,可解痙、松弛膀胱平滑肌,使膀胱內壓下降而起到止痛作用。
2.5 鎮痛泵的運用 硬膜外導管連續給藥,利于阻斷膀胱神經的脊髓反射弧,消除逼尿肌的無抑制性收縮,緩解尿頻、尿急癥狀,減輕膀胱痙攣的發作。向硬膜外腔持續注入藥物,多維持3天左右,應用時須注意觀察患者雙下肢活動情況、導管是否固定妥當或拔出及血壓變化。
2.6 膀胱沖洗的護理 保持膀胱引流通暢,掌握沖洗液的溫度和速度。術后應經常擠壓引流管,避免打折、扭曲,防止膀胱內的血塊阻塞尿管。若出現導尿管堵塞,用力擠壓引流管,加快沖洗速度,也可用50ml沖洗器沖洗膀胱,沖出血凝塊,降低膀胱內壓,減少膀胱痙攣性疼痛的發生。術后用生理鹽水持續膀胱沖洗2~5d,仔細觀察引流液的顏色,盡早停止沖洗,囑患者多飲水,以減少引流液對膀胱的刺激。吊瓶應高于床面60~80cm,沖洗液溫度在25~30℃。沖洗速度以80~120滴/min為宜,使膀胱內壓恒定,也可根據引流液的顏色調節。
[1]金錫御,宋波,楊勇,等.膀胱活動過動癥臨床指導原則[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2,23(5):311-313.
[2]趙曉利,童亞琴.前列腺摘除術后疼痛原因分析及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6,5(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