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仙 (浙江衢州市第三醫院 324000)
阿爾茨海默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癥之一。由于糖尿病本身存在許多不安全因素,并發阿爾茨海默病存在的認知障礙又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安全隱患。為確保患者安全,提高臨床護理質量,筆者總結了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本院糖尿病并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護理安全隱患事件的處理經驗,現將其安全護理經驗簡述如下:
此期間我們共處理糖尿病并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護理安全隱患事件48次,其中男18例29次,女10例19次,年齡61~91歲,病程0.5~18年。伴發疾病:高血壓病21例,冠心病20例,皮膚病變12例(其中糖尿病足2例),眼病8例,糖尿病腎病6例,其他15例。
2.1 醫院感染 本組發生13次(27.1%,13/48)。糖尿病并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對疾病的抵抗力差、住院時間長,并且本組糖尿病患者年齡大,患者行為紊亂,部分患者甚至大小便失禁,給個人衛生處置帶來一定難度。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院內感染的部位以下呼吸道最為常見,其次為泌尿系統、皮膚及消化道。
2.2 用藥依從性差 主要有漏服、錯服、意外拔除靜脈輸液管或隨意改變藥物的劑量引起病情變化或療效不佳,本組發生8次(16.7%,8/48)。筆者歸納為以下原因:①患者、家屬或保姆對疾病、用藥的認識程度不夠;②治療效果不明顯導致患者信心缺乏;③并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的障礙、記憶力的減退,行為的紊亂導致對治療的不配合;④醫護人員宣教、提醒、督促、管理不到位;⑤藥物不良反應的影響。
2.3 低血糖 本組發生8次(16.7%,8/48)。由于患者存在認知功能的障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正確表達饑餓,加上記憶力的減退、對低血糖知覺的減退、用藥后未及時進餐和藥物調整不當,容易發生低血糖。
2.4 跌倒或墜床 本組發生6次(12.5%,6/48)。跌倒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①軀體疾病造成的四肢無力、行走不便、步態不穩、視力減退;②各種疾病治療相關藥物引起的副反應;③認知功能的障礙影響了患者對周圍環境危險因素的識別能力;④患者之間的相互影響;⑤照顧人員的因素。
2.5 燙傷或皮膚外傷 本組發生6次(12.5%,6/48)。患者由于周圍神經病變、血液循環不良、感覺功能障礙、自知力的不全、行為的紊亂,加之老年人感覺器官功能減退,在活動、行走、個人衛生處置及熱水袋的使用過程中很容易發生碰撞、跌倒等,致皮膚外傷或燙傷。
2.6 出走 本組發生出走2次(4.2%,2/48)。患者由于想家,思念子女、親人或受癥狀的支配,加上對周圍環境的陌生或病房設置欠合理導致出走。患者出走后易導致走失、饑餓、凍傷、中暑、交通意外等的發生。
2.7 突發嚴重的全身性疾病 本組發生5次(10.4%,5/48)。患者有時由于認知功能的障礙或在精神癥狀的影響下出現食欲亢進、暴飲暴食,甚至出現嗆噎、誤食、窒息等。同時患者平均年齡大,基礎疾病多,用藥復雜,抵抗力低,病情變化快,易出現突發嚴重的全身性疾病或猝死。
3.1 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 首先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加強患者易感部位的護理,如指導患者有效咳嗽,協助留陪人員做好患者的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尤其是大小便失禁患者。加強病房管理,做好晨晚間護理,注意保暖,限制有呼吸道感染者的探視,病房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有計劃地選擇胰島素注射部位,使用一次性胰島素筆用針頭。合理飲食,必要時營養支持治療,提高患者機體抵抗力。
3.2 提高用藥的依從性 為保證患者用藥的安全性,根據患者、家屬或保姆的不同文化程度、性格及心理特點進行安全用藥宣教和管理,包括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用藥時間及方法,常見藥物反應的識別,必要時督促服藥入口并檢查口腔。靜脈用藥妥善固定,護士加強巡視,嚴格交接班制度,特殊用藥嚴格做好交接班工作。
3.3 嚴密觀察、及時處理低血糖 向患者及留陪人員講解低血糖的表現及處理方法,離開病房外出活動時隨身攜帶食物和水。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按時按量進餐,在進食量減少或不進食時,適當減少降糖藥量或暫停用藥。護理人員要加強血糖監測,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出汗、心慌、手顫、饑餓感、煩躁、頭暈、乏力、神志的改變。空腹血糖檢查前勿用降糖藥物。一旦出現低血糖癥狀,輕度患者可口服水果汁或糖水、糖塊,有意識障礙無法口服者則可靜脈注射50%葡萄糖或靜脈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
3.4 嚴防跌倒或墜床 專人看護,護理人員定期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跌倒風險評估,包括患者的軀體疾病、周圍環境、患者之間、藥物不良反應及相關人員的安全意識等危險因素詳細分析,進行評分,分值越大,跌倒的危險性越大,越應引起重視。規范制度,強化大家的安全意識,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好患者及留陪人員的培訓,告知有困難及時求助。患者衣著合適,不穿拖鞋,行走時避開興奮、躁動患者,防止碰撞。如廁困難者,床邊備坐便器或使用其他接尿器具。常規床頭警示,使醫護人員對患者的危險性一目了然,必要時保護袋約束。自知力不全、行為紊亂患者適當限制活動范圍,搬運、外出檢查專人陪伴,防范護理意外事件的發生。
3.5 做好燙傷或皮膚外傷宣教及防范 病房一律禁止使用熱水袋、電熱取暖器類用物取暖,洗腳時要先試水溫,水溫不宜超過40℃,泡足時間不宜過長。
3.6 嚴防患者出走 為防止患者出走,根據患者的不同活動能力,安排不同的病房。采用開放或半封閉管理,必要時24小時留陪。為患者佩戴卡片,標出姓名、性別、住址、聯系電話等。多與患者談心交流,聯系家屬多來探視以穩定患者的情緒。
3.7 做好突發嚴重的全身性疾病或猝死的急救 患者由于病程長、病情重,大多數由保姆陪伴。保姆的文化水平低、應急反應處理能力差,需要護理人員有高度的責任心、嫻熟的護理應急能力,病情觀察到位,做好各項治療護理。我們根據病情的輕重安排搶救物品、器材準備到位且完好備用狀態。
護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護理的全過程中,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糖尿病并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是一種與飲食、生活習慣、行為意識關系密切的終身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根治方法,治療目標是消除癥狀、控制血糖、維持相對正常生活,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所以,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消除護理安全隱患是護理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