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燕
銀屑病為一種易復發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頑固難治。
臨床表現為初起皮膚上出現淡紅色點狀斑丘疹,繼而逐漸擴大,部分相互融合形成邊界清楚的斑片,搔抓有銀白色鱗屑脫落,露出光滑的薄膜,并有細小的出血點。
1.1 銀屑病的患者多內向 銀屑病患者大部分是由于情緒的狀況才會引發銀屑病的發生,這些人大都是性格內向的人,這些人由于不愿意和別人溝通,性格沉悶,才會導致銀屑病的發生,所以銀屑患者多內向。
1.2 銀屑病患者多患有抑郁、悲觀的心理 銀屑病是一個外表特別不雅觀的病,不太注重自己外表的人經常都受不了自己的外表,還有的人特別注重自己的外表,就更接受不了自己的樣子,不敢見世人,怕被嘲笑,怕被指點。確實有很多人歧視銀屑病患者,由于外貌的缺陷,久經不治,從而性格變得少言多寡,越來越郁悶,逐漸變得抑郁、悲觀、厭世。
1.3 銀屑病患者多疑、多慮 銀屑病是一個難看的病,很多不了解銀屑病病情的人,會對銀屑病患者有著歧視的心里,不僅僅是對外觀的歧視,有的嚴重的患者,外表看起來有些嚇人,很多人害怕敬而遠之。還有的人認為銀屑病會傳染,所以避之不及。這些都是很正常的表現,但是在銀屑病患者的眼里他們就是受所有人的嘲笑,一旦有人笑了,不是笑他們,他們也會認為是笑話他們,容易多疑和多慮。
2.1 心理護理
2.1.1 向患者強調心理因素在疾病轉歸、預后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告訴患者情緒對本病的正負面影響,強調患者積極的能力及特點,同時使患者認識及矯正存在于個人人格中的不良防御機制。
2.1.2 針對患者不同發病期的心理特點因人而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采取疏導、引導、暗示等方法,指導患者放松,不讓患者孤立封閉自我,進行個性化護理和治療,同時讓家屬明白該病無傳染性,無需與親人隔離。
2.1.3 集體治療充分利用群體氣氛及環境效應,縮短與他人之間的距離,讓患者之間相互交流,溝通,消除孤獨感,同時通過集體授課,學術專題演講,發放宣傳單張等形式,提高患者對銀屑病的正確認知能力;鼓勵患者積極參加文體及社交活動,注意勞逸結合,寬容待人,培養樂觀主義思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減輕和消除患者的恐懼、緊張、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2 飲食護理 辛辣刺激性食物、魚腥發物,如公雞、牛、羊、狗肉、煙、酒、檳榔等均可誘發本病,使之病情加重,因此對銀屑病患者需加強飲食指導。除忌食上述食物外,基本飲食應給予高蛋白、低鹽、高維生素的半流質飲食或普食。血熱型患者可食用蓮藕、槐花、苦瓜、絲瓜等清熱涼血之品,亦可用鮮茅根、鮮生地煎水代茶飲,大便干結者宜多吃香蕉、蔬菜或用番瀉葉泡水代茶飲以清熱瀉火通便。濕熱蘊積者要多飲開水,可選用馬齒莧、芹菜、冬瓜等蔬菜,宜常食綠豆湯、赤小豆粥、薏苡仁粥、山楂、西瓜等以清熱利濕健脾。血虛風燥者可服用肉皮凍、龍眼肉、大棗、核桃、蜂蜜、瘦肉、百合雞湯等以養血補脾。熱盛傷陰者應給予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牛奶、豆奶、雞湯面、綠豆粥等,多飲開水或鮮果汁以清熱養陰。
2.3 皮膚護理 做好銀屑病患者的皮膚護理可加速其皮損的恢復,并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及復發。指導患者搞好個人衛生,勤剪指甲,忌搔抓皮膚,保持皮膚清潔,忌用過燙熱水、鹽水、肥皂水等清洗,宜用溫水清洗,勤換內衣褲,穿寬松柔軟的棉織品內衣褲。平時要避免接觸刺激性物品,如,染發燙發劑、發膠、油漆等,皮損處禁止進行靜脈穿刺及使用膠布粘貼。發作期患者不宜用刺激性藥物以免引起同形反應,可在皮損處涂濃度低、性質溫和的黃連膏。膿皰型患者忌用熱水清洗,換藥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結痂者不宜過早將痂揭除,防止繼發感染。對于熱盛傷陰的重證患者除做好一般皮膚護理外還要注意五官、外陰以及肛門部衛生,每2 h翻身1次,防止發生壓瘡。
2.4 按照醫囑服藥,定期復查,不要擅自增減或停藥,以防復發。定期隨訪,電話咨詢,隨時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狀況。鼓勵患者適當參加社會活動,勞逸結合,寬以待人,保持情緒穩定;鼓勵患者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減少呼吸道感染的發生,減少疾病的誘發因素。
運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治療銀屑病,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宣傳講解有關銀屑病的知識,實行心理護理、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出院指導等措施進行心理護理干預,能提高患者的銀屑病知識水平,減輕心理壓力,改善不良的心理健康狀況,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矯正心理、社會及生物因素間的不良狀態,對促進銀屑病患者穩定病情、延長緩解期及提高生活質量有積極的意義。運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治療銀屑病,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宣傳講解有關銀屑病的知識,實行心理護理、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出院指導等措施進行護理干預,能提高患者的銀屑病知識減輕心理壓力,改善不良的心理健康狀況,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矯正心理、社會及生物因素間的不良狀態,能促進銀屑病患者穩定病情、延長緩解期及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