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蓮
5例頭孢噻圬鈉致過敏反應的護理體會
高彩蓮
目的討論滴注頭孢噻圬鈉出現過敏反應的護理方法及注意事項。方法 通過搶救5例頭孢噻肟鈉過敏性休克患者,記錄、總結護理頭孢噻肟鈉過敏患者的措施。結果經醫護人員積極搶救,患者過敏癥狀消失,生命體征穩定。結論通過護理人員精心、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降低使用頭孢噻圬鈉致過敏反應的風險。
頭孢噻圬鈉;過敏反應;護理
頭孢噻圬鈉為第三代半合成頭孢菌素,抗菌譜比頭孢呋肟更廣,對革蘭陰性菌的作用更強,臨床應用廣泛。目前常用皮試的方法預防過敏反應。我科在2年期間,共發現5例頭孢噻肟鈉皮試陰性,使用時發生過敏性反應的情況,均經過積極、有效的搶救痊愈,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科在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期間共發現5例頭孢噻肟鈉皮試陰性,使用時發生過敏性反應的情況。其中男3例,女2例;肺氣腫患者3例,哮喘患者1例,肺結核患者1例。以上5例患者均否認藥物過敏史。
1.2 給藥方法 遵醫囑,靜脈滴注前給予頭孢噻肟鈉皮試,結果顯示均為陰性。根據病情需要,將頭孢噻肟鈉加入液體靜脈緩慢滴注,滴注前未混合其他任何藥物,囑咐護理人員密切觀察病情并記錄。
1.3 不良反應及轉歸 當滴注5 min左右時,患者自述皮膚搔癢,意識模糊,護理人員發現患者口唇紫紺,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等過敏癥狀,立即停止靜脈滴注,去枕平臥并及時報告醫生。
2.1 預防過敏反應 滴注前,應詳細詢問患者過敏史,對未使用過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患者建議用原藥皮試。有報道證實:對青霉素不過敏者可能對頭孢類抗生素過敏的事實[1]。醫護人員應當在患者家屬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可能產生過敏反應的藥物,并將可能產生過敏反應的癥狀及其他注意事項告訴給患者和家屬,當患者對過敏反應有異議時送相關部門檢驗。
2.2 嚴格遵守醫療護理操作規程 護理人員嚴格遵守護理操作規范,認真配制皮試液,要求現用現配,劑量準確。皮試前,護理人員必須準備過敏藥物急救藥品和其他急救物品,以備急救使用。皮試后,細心觀察皮試結果,對于疑似陽性者,堅決不用藥,或者在對側皮膚做對照[2]。
2.3 做好醫患溝通,密切觀察病情 頭孢噻肟鈉注射劑在使用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嚴格調整輸液速度,并告知患者及家屬不要隨意調整開關,個別患者即使不出現過敏反應,也可能產生惡心、嘔吐、腹痛等副作用。因此,滴注頭孢噻肟鈉的患者,要求護理人員密切觀察10 min后方可離開,并囑咐家屬嚴密觀察患者情況,如果發生異常情況時,立即通知醫護人員,以免發生過敏性休克而延誤搶救時機。
2.4 發現過敏情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一旦發現有患者出現過敏反應,醫護人員應該高度重視,立即組織人員啟動科室藥物過敏應急預案,并及時做出正確的搶救治療措施。從我科多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不管患者以往有無藥物過敏史,都應該做皮試,用藥后都密切觀察病情30 min以上,切勿因疏忽大意造成嚴重后果。
2.5 常備搶救藥物,使用后及時補充 當患者出現過敏反應后,護理人員要遵照醫囑,及時準確無誤地執行搶救工作。護理人員每天交接班時,要嚴格清點常用急救藥物的數量和有效時間,出現緊急情況時可以做到及時搶救。
2.6 嚴格皮試要求 我科要求所有使用頭孢噻肟鈉的患者,在使用前都要做皮試,并且在使用過程中,如果頭孢噻肟鈉出現批次不同,生產廠家不同等也要做皮試,一旦出現陽性反應的,就要禁止使用,從而降低了頭孢噻肟鈉出現過敏反應的風險。
2.7 出現過敏反應后,護理人員要穩定患者情緒 護理人員要嚴格執行護理操作規范。如果患者在使用過程中首次出現過敏反應,即使滴注前做過相關教育,心理上有準備,但因為沒有相關的醫學知識,思想上會非常緊張、煩躁和恐懼。搶救過程中,臨床經驗豐富的護士要陪伴患者、安慰患者及囑咐其家屬保持情緒穩定,并講解過敏發生的機制和轉歸,穩定他們的情緒,減輕患者及家屬恐懼心理,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積極配合搶救。
頭孢噻肟作為第三代頭孢菌素,抗菌譜廣,在臨床應用藥物時,應詳細閱讀說明書,掌握該藥的適應證及不良反應,并在用藥前向患者及家屬講明可能發生的過敏反應,嚴格執行護理操作規范,確保患者用藥安全。用藥后應密切觀察2~5 min后再離開,并經常巡視,以便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一旦發現過敏反應,護理人員應沉著冷靜,積極主動配合醫生治療,準確無誤的執行醫囑,使搶救工作忙而不亂,快而有序,并做好事后的安撫工作。
[1] 胡萬方,胡運新,楊峻青.頭孢菌素抗生素致過敏性休克55例分析.醫藥導報,2002,21(9):600-602.
[2] 賀彩芳,周慧芬.頭孢菌素類皮試夜濃度配制準確性的探.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8A):55.
454850河南省溫縣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