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靈
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的護理措施
唐曉靈
目的探討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的護理措施。方法 選取本院126名護理人員進行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的護理措施進行培訓。結果培訓前、后突發事件應急的護理流程掌握程度、救護物品準備情況、突發事件應急執行過程正確情況及突發事件相關知識掌握程度有明顯改善。結論提高了護理人員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措施,減少不必要的失誤,規范了護理人員應對突發事件的行為,確保應急反應的速度和反應能力。
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護理措施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1]。由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具有突發性、意外性、群體性,社會危害的嚴重性等特點,對社會穩定和經濟建設造成極大的影響。高等院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場所,具有人群聚集、密切接觸、年齡集中的特殊性,也是傳染病暴發、食物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易發場所,直接影響高校的穩定和發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126名護理人員,其中男性8名,女性118名;年齡18-41歲,其中護士76名,護師41名,主管護師9名;中專85名,大專31名,本科10名。
1.2 方法 對126名護理人員進行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的護理知識進行培訓,并對培訓前、培訓后突發事件應急的護理流程掌握程度、救護物品準備情況、突發事件應急執行過程正確情況及突發事件相關知識掌握程度進行比較。
對126名護理人員進行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的護理措施進行培訓,間斷培訓2個月,課程62學時。對培訓前、培訓后突發事件應急的護理流程掌握程度、救護物品準備情況、突發事件應急執行過程正確情況及突發事件相關知識掌握程度進行比較。具體見表1.

表1 培訓前后觀察內容比較(n,%)
3.1 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措施:
3.1.1 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體制 高等院校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特點有不可預知性、突發性、緊急性、危害性和不確定性等。堅決貫徹執行衛生部會同教育部共同制定的《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試行)》[2]。學校要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制度,組成相應的工作小組,明確傳染病爆發疫情、不明原因疾病和其他重大事件防范控制的責任人和報告人,規范報告程序。責任報告人在發現條例第19條規定的情形之一時.必須按照規定報告,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3.1.2 突發事件應急知識培訓 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中指出“應當對公眾開展突發事件應急知識的專門教育,增強全社會對突發事件的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3]。在學校老師和學生通過講座、板報、發放宣傳頁等方式進行《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知識的宣傳和培訓,以便于學校疫情發生后能準確、及時報告,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3.2 突發事件應急的護理參與:
3.2.1 護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制定科學合理的臨床護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或應急流程[4],第一線護士接到重大事件發生消息后的第一時間內利用電話口頭逐級上報或直接上報醫院和護理部一護理部接到消息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一護理部盡可能利用各種渠道收集信息。做出初步判斷一制定行動計劃,并傳達下去,行動結束,進行記錄總結。
3.2.2 護理突發事件應急培訓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中指出“定期對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開展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定期組織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推廣最新知識和先進技術[5]”。制定并落實全體護士臨床護理突發事件應急知識和技能等業務學習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應急知識和急救操作技能訓練;采取全院培訓與重點科室培訓相結合,專題講座和技術演練相結合方式進行培訓,培訓內容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原則,突發事件中群體傷員的搶救,集體食物中毒的救治;護理人員在高危環境下的職業防護,及對傳染病知識培訓等
3.2.3 演練制定的對預案 依據護理突發事件應急流程(程序)進行模擬訓練,結合臨床設置意外及突發事件模擬救護場景,設置不同病例的急救護理流程及搶救技能重復性訓練,將急診、急救等各種操作技能融入到模擬培訓中。采用護士與護士、護士與護士長之間針對突發事件的發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應急反應和采取相應措施的情景模擬培訓。以鍛煉護士在突發事件情況下冷靜處理問題的能力,積累應急經驗,以全面提高護士對應急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和應對能力。
3.2.4 護理心理支持教育 由于突發事件往往病情嚴重,發患者數眾多,急救場所氣氛緊張等均能造成護理人員心理大的波動,應通過不同形式,向護士提供心理支持,減少可控制性職業壓力[6],緩解工作壓力,降低心理應激性,保證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
通過對126名護理人員進行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的護理進行培訓,明顯提高了護理人員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措施,減少不必要的失誤,規范了護理人員應對突發事件的行為,確保應急反應的速度和反應能力。
[1]胡丙杰.美國公共衛生應急機制及其啟示.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05,21(1):60-61.
[2]謝慶堂,肖中兵,等.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急能力建設.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05,21(1):60-61.
[3]許國章,周愛明,朱利利,等.學校傳染病防制工作面臨的形勢與控制對策.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04,20(6):539.
[4]龔震宇,林君芬,夏時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建設的探索與思考.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5,25(12):26-27.
[5]疾病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研究課題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研究報告一問題與對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48.
[6]詹姆斯·w·費斯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流程及措施.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450000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校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