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
高血壓腦出血是東北地區常見的腦血管意外,手術治療是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一個重要方法。高血壓腦出血手術后的再出血是高血壓腦出血手術的重要并發癥,也是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現將我院2003年7月至2010年2月間手術后再出血的14份病例加以分析。
我院從2003年7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高血壓腦出血病人323例,其中采用外科手術治療72例,開顱血腫清除加去骨瓣減壓41例,YL-I型顱內血腫穿刺針行微創顱內血腫清除31例,術后總共發生再出血14例,其中開顱術后出血6例(包括3例術前檢查中發現凝血機制異常,2例患者術前曾長期服用華法令、阿斯匹林,一例術前因腦梗死服用不知名中藥3個月),微創術后出血8例。
再出血的發現:于術后密切觀察病人生命指征、瞳孔的變化、減壓窗張力大小、引流液體的顏色。14例再出血的病人有8例于術后1日復查CT時發現,6例于術后6 h內因發現神志變化,瞳孔大小變化后復查CT所發現。
針對再出血的14例病人,其中開顱術后再出血的6例中有3例做了二次血腫清除。3例選擇了保守治療。微創治療術后再出血的8例中有2例選擇了開顱血腫清除,4例選擇了多通道顱內血腫清除,2例選擇繼續血腫沖洗、引流。開顱后再出血患者共死亡4人,而微創顱內血腫清除患者無一例死亡。
通過對比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我院開顱血腫清除術后再出血率為14.6%,微創血腫清除術后再出血率為25.8%,可見微創血腫清除的再出血機會遠大于開顱血腫清除,讓我們分析一下:腦出血患者超早期或早期手術,即出血后24 h內手術,能及時解除血腫對腦組織的壓迫,減少血腫周圍組織的水腫和壞死,促使神經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復,且手術時機越早,神經功能恢復越好[1]。
我科所采用微創血腫清除的病人多數在發病4 h內即來我院就醫,于發病6 h內即手術完畢,Kazui S[2]等認為發病后3 h內血腫繼續擴大的患者占30%,6 h則降為17%,24 h則為零。在超早期手術治療,挽救神經細胞功能的時候,也意味著高再出血率。而開顱血腫清除再出血率低,則考慮與術中充分暴露血腫腔;清除血腫時做到盡可能不損傷血腫壁,形成新的創面;電凝止血充分可靠[3]。所以現在針對適合微創血腫清除的患者,我們一般手術選擇在發病6 h后,在血壓和生命體征控制平穩基礎上。
高血壓的影響:腦出血急性期有的病人收縮壓達到200 mm Hg以上,這是對術后出血非常不利的因素。血壓降低及穩定(即不造成腦組織局部血液低灌注,也不太引起微小血管瘤破裂就行[4]),一般是160~180 mm Hg或維持于原血壓的2/3左右。病人情緒的變化也將引起血壓的變化,過度的緊張非常不利于術后的恢復,情緒的平穩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內容。
還有正確選擇二次手術的方法,對盡可能挽救病人生命及功能也是非常關鍵的。
[1]孫運芝.高血壓腦出血開顱術后再出血的原因及護理對策.哈爾濱醫藥,2009,29(1):66-67.
[2]Kazui S,NaritomiH,YamamotoH,et al.Enlargement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ncidence and time course.Stroke,1996,27(10):1783-1787.
[3]李鐵男.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再出血的治療方案,中外醫療,2010,29(5):100.
[4]劉承基.腦血管病的外科治療.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