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軍
2009年新醫改方案出臺,對于醫療衛生系統是非常重要的。而新醫改非常大的一個特點是醫療衛生制度被用為公共產品向人們提供。為了解決看病價格貴的問題,新醫改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要把這個方案進行實施,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等待解決,改革的道路是漫長的。
1.1醫院藥學的地位 醫和藥都是有其獨立的職責,同時它們是相互制衡的。醫生的工作,實際上是有2步的,第1步是對病進行診斷,第2步按照診斷的結果選擇藥物去進行治療。診斷是由醫生負責的,如果醫生診斷錯誤,之后的藥也會錯。而第2步則是醫生和藥師的職責,如果診斷的結果是正確的,但是藥物的選擇不正確,那么就會產生嚴重后果,更嚴重的會誘發新的疾病。而對于相同的疾病,由于不同的患者,而選擇不相同的處理(不相同的藥物的劑型)。但是在中國,第2步的責任是在于醫生,藥師只是負責按照處方配藥。因此,就使藥師在醫院中處于附生的地位[1,2]。
1.2醫藥分家的方案 這次的新醫改,取消醫院藥品加成和實施醫藥分家的方案,改變醫生開大處方,讓醫生得不到醫院里的15%藥品的差價。可是這個效果還是難以奏效的,因為醫生還是能夠運用大處方的方法,在社區藥房等醫藥經營單位取得一定的好處。現在我國有一部分醫藥經營單位已經是歸私企或者個體管理,這就沒有了藥師正確用藥的監督,如果要把醫生和這個利益切斷,只是運用道德或者行政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1.3取消藥品加成方案 在新醫改中提出了取消醫院的藥品加成,可是藥品經過訂單、上報價格、招標、運送、儲存、分配等多個過程之后,配送到患者的手中,在這其中醫藥人員與管理者都是付出了非常辛勤的勞動。這樣就如同藥品由公司到藥房再到人們的手中一樣,這其中是有一定的差價的,這是表現了勞動的價值。而差價該是多少,這是能夠商量的,可以這之間一定是有差價的。而有的人就為了這個問題提出了建議,行政返利,或者是從其他的醫療過程中增加一定的費用來彌補這個差價,但是這些收費有的是不合理的。實際上如果不通過財政來補貼醫院藥房的差價,而從其他的醫療中找補貼的話,在實施的操作上是很困難的。
隨著醫療系統改革的不斷深入,醫院藥學服務的方式會產生以下三個變化:第一,從普通地用藥轉向個體化用藥。第二,從醫院藥房轉向病房。第三,從簡單的勞動轉向復雜的勞動。
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和醫院藥房質量的不斷提升,醫藥技術的部分工作量會不斷地減小,用藥個性化、用藥安全性、用藥合理性、用藥經濟性的要求都會不斷地增加,這種情況會不斷地增加臨床藥師的比例,在這時候臨床藥師就被要求具備以下條件:第一,正確用藥,尤其是用藥隊伍,一定要盡最大的努力降低由于用藥不當而產生的疾病發生率。第二,要具備專業的藥學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具備臨床用藥經驗,這是非常重要的,參與臨床藥物的治療,盡可能提高用藥的準確性。第三,要時刻注意藥物的各種反應(尤其是不良反應),要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改正、及早治療、及早上報,還要特別注意藥品的劑量和患者的年齡,最后還有注意其他疾病,例如腎、肝、骨質疏松、心血管疾病,與其的相關性。第四,醫院藥師還要掌握一定的知識,從經濟的角度出發,選擇價格合理,同時安全、高效的藥物,正確、有效、充分地使用資源,使人們的費用降到最低,醫保的作用能夠發揮最大的限度。臨床藥師完成了上述的任務,一定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因為以前的高校是沒有設立臨床藥師這個專業,所以現有的很多藥師只具備了基礎藥學的知識。因此,要對當今的藥師提供一個再學習與再提升的過程,來適應臨床藥師這個崗位。而要搞好當今藥師隊伍,不僅僅在于藥師的數量與醫藥技術上,還要提高普通藥師到臨床藥師的業務,這一切還是要下一番功夫的,這樣才能使醫院藥學服務與世界接軌,同時適應新醫改的方向。
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所涉及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同時也是非常復雜的。我們一定要提倡和鼓勵政府開展不同的體制,不同的方案探索和實踐,通過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實踐、不斷地完善,達到理想的目標。
[1]蔡小艷.醫院藥學的現狀及思考.自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04,2(3):188-189.
[2]張萬國.淺析全程化藥學服務的開展及推廣.藥學服務與研究,2006,(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