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華好 羅太珍 韓利紅 賴崢菲
臨時心臟起搏術在心搏驟停、有癥狀性心動過緩治療中有著重要作用,本文擬就其在房室傳導阻滯產婦中應用的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患者女,21歲,四年前常規心電圖發現III度房室傳導阻滯,無自覺癥狀;于2年前確診III度房室傳導阻滯伴結性逸搏性心律,因經濟原因未安裝心臟起搏器,于2007年孕7月臀位順娩一死胎;目前停經39+周,孕中期無特殊,于2月前出現雙下肢水腫,休息后可緩解。現以1.心律失常:III度房室傳導阻滯;2.孕2產1孕39+6周ROA單活胎收入院。于6月9日下午在局麻下行左上胸臨時心臟起搏器起搏電極安置術[1],心率調至70次每分。因患者與家屬堅持要求剖宮產終止妊娠,與當天行剖宮產術。術后給予預防感染,促宮縮治療,加強護理,術后第一天拔除臨時心臟起搏器,術后4 d出院,無不適。
2.1 術前護理 予持續心電監護,監測生命體征,床頭抬高30度。因患者心率偏慢容易導致胎盤供血不足而威脅胎兒生命,應嚴密監測胎心音,教會患者數胎動,給予吸氧,定期行胎監檢查。向患者交代病情,說明手術的必要性以及術中有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和意外情況,要求患者及家屬簽字。因患者擔心胎兒安危,要做好心理護理,解除其緊張、焦慮情緒配合手術。備好氧氣、吸引器、心電監護儀和除顫器等一切必要的搶救設備和急救藥品。
2.2 術后護理
2.2.1 術后監測 術后持續床邊監護直至臨時心臟起搏器拔除,密切觀察心率、心律、起搏情況,觀察患者胸悶、胸痛等不適,早期發現并發癥[2]。觀察患者有無氣短、胸悶等肺栓塞癥狀,觀察下肢皮膚溫度及顏色,如有異常,首先考慮有深靜脈血栓發生[3],要立即報告醫生,給予相應處理。注意觀察宮縮及陰道流血情況,防止產后出血。
2.2.2 輸液管理 注意輸液速度及控制輸液量,嚴格記錄出入量,防止心衰出現。
2.2.3 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術后長時間絕對臥床,容易煩躁,因此要精心護理,及時與患者交流溝通,消除焦慮情緒,做好全方位護理
2.2.4 切口護理 觀察穿刺口有無滲血或血腫形成,周圍有無皮下氣腫。術后每日更換穿刺口敷料,預防感染,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
2.2.5 術后活動 囑患者去枕平臥6 h,適當限制術側肢體活動及身體大翻動,鼓勵床上適當活動,雙手不可上舉以免電極移位脫落,禁止術側臥位。保持穿刺處干燥,避免發生感染現象,保持床鋪清潔、干燥、平整無碎屑,做好皮膚護理及心理護理,防止褥瘡發生。
2.2.6 防止留置管內血栓的形成 防止留置管內血栓的形成,可以采用緩緩推注封管法及在每次輸液后從肝素帽處緩慢推注生理鹽水,保持靜脈管道通暢。
2.2.7 防止軟管脫出及折斷 將臨時起搏器固定牢靠,防止滑脫牽拉導管,每班檢查接頭連接處,導管深度,確保起搏安全。
2.2.8 預防感染 ①觀察腹部傷口有否滲血,保持會陰部清潔,每日會陰抹洗3次,勤換衛生墊;②穿刺處皮膚的護理:置管24 h內換藥1次,做好皮膚的清潔,保持皮膚干燥,如局部滲血過多、出汗過多要及時更換3 M貼膜。術后應專人護理,持續監護心電圖,注意觀察起搏心律、血壓是否平穩并認真填寫特別記錄,囑患者平臥,變動體位時要在專業人員監護下緩慢改變體位,勿用力咳嗽以防電極脫位,應遠離磁場,勿在患者床旁使用手機以免對起搏器造成干擾而發生心臟意外的可能,指導患者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
2.2.9 乳房護理 因患者不適宜母乳喂養,于24 h內予退乳治療以防發生乳房脹痛而使患者感到不適。避免乳腺炎的發生。
2.3 拔管后護理 術后第一天拔除尿管及臨時心臟起搏器后注意穿刺點有無滲血,可取半臥位、床邊活動,以利于陰道惡露排出,促進腸道蠕動,防止血栓形成。心電監測密切觀察心率及心律。
出院后嚴格按醫生要求服用出院藥,教會患者及家屬監測心率、脈搏的方法,出現異常及時就醫。注意產褥期營養、衛生,產后42 d門診檢查,心內科隨診,不適隨診,產褥期禁性生活。避免重體力勞動或運動。增強體質,防止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護士在剖宮產及安裝臨時心臟起搏器術前要做好心理護理,消除患者顧慮,術后加強對穿刺口及周圍皮膚的觀察,防止電極脫落、移位和折壞。注意觀察腹部傷口、宮縮及陰道流血情況,及時回奶。安置臨時心臟起搏器在臨床對及時搶救患者生命中起了關鍵性作用。護理人員在手術前后的密切觀察和護理,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李云云,包影,張文淼.妊娠合并房室傳導阻滯的妊娠結局分析.實用醫學雜志,2010,26(2):267-268.
[2]盧才義,劉宣力,王樂信.臨床心律失常學.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3:494-498.
[3]Matorras R,Diez J,Saez M,et al.Repeat pregnancyas-sociated with cardiac pacemaker.Int J Gynaecol Obstet,1991,36(4):32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