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妍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嚴重冠心病,在發達國家已位居心血管疾病死亡之首。我國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并且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急性心肌梗死已成為影響公眾健康的主要問題。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護理中,應充分認識救治時間與患者生命的密切關系,為患者提供高效護理,幫助患者贏得更多的治療時間。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已成為再灌注搶救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更早、更完全的開通梗死相關血管,使梗死心肌得到再灌注,使心?;颊吒炀徑獍Y狀,穩定病情,改善預后[1]。臨床護理路徑是臨床護理管理的重要工具,能夠指導護士有預見性地、主動地工作[2],是一種新型的質量效益型管理模式。
我科室在總結以往護理實踐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廣泛查閱資料,歸納護理實踐經驗,運用護理程序評估、設計、計劃并分析和運用收集的資料制定出適合本科室特點的護理路徑,制定出了護理版的臨床護理路徑表。有了路徑表可以訓練新的護理人員,使之在短期內掌握醫護規范和診療流程,提高了工作主動性,避免了處置不當,減少事故的發生[3],從而避免了由于少數護士年資短,業務水平低、經驗不足及能力不同而造成的遺漏和疏忽。
1.1 一般資料 選取從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急癥PCI患者2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5例。
1.2 方法
1.2.1 制定急癥PCI術前臨床護理路徑,內容包括:①高流量吸氧、心電監護、迅速建立靜脈通路(左上肢留置留置針);②做好血常規、凝血功能、心電圖等檢查;③阿司匹林300 mg、口服氯吡格雷600 mg、碘過敏試驗;④雙側腹股溝、會陰部皮膚準備;⑤解釋急癥PCI的迫切性、必要性和手術方法,做好心理護理,送導管室,術前應用地西泮。
1.2.2 對護士進行規范化培訓
1.2.3 實施
護理人員工作主動性大幅度提高,克服了以往工作的盲從性和隨機性,護理服務品質提高。由于有了術前準備路徑,護士可通過向醫生核對口頭醫囑而完成部分護理工作,而后由醫生補記,大大縮短了工作時間,使護理工作不再是盲目執行醫囑或遵醫生指示后才為患者實施。護士有條不紊的工作為患者營造了和諧、安全的氛圍,有利于減輕患者及家屬的焦慮情緒,增加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4]。
臨床路徑規范了診療護理流程,是提高護理質量的有效途徑。由于有臨床路徑使術前準備時間均能在30 min內完成,為患者順利接受PCI爭取時機,同時使護理活動程序化、標準化、制度化,達到了優質護理目標。
[1]王如意.急性心肌梗死急診PCI術的全程護理中國健康月刊,2010,2.
[2]曾影紅,王磊.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診PCI術患者中的應用及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19):35-36.
[3]陳彩霞,黃慧玲.臨床路徑在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廣東醫學,2009,1(1):157-158.
[4]姜桂艷,田鳳華.護理流程在縮短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干預術前準備時間中應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1(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