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娟 羅太珍 韓利紅 蘇小雯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國發病率9.4% ~10.4%,該病嚴重影響母嬰健康,是孕產婦和圍生兒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1]。我院曾成功搶救一例產后第6天子癇的患者,現介紹如下。
患者:女性,25歲,第一胎,主因“停經10個月,雙下肢浮腫1個月,不規律腹痛伴頭痛半天,眼花及視物不清5 h,陰道出血約5 ml”急診入院。入院查體:脈搏80次/分,血 壓180/105 mm Hg,神志清楚,顏面眼瞼無浮腫,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律齊,無雜音,腹膨隆,肝脾未及,移動性濁音陰性,雙下肢水腫明顯。產科檢查:宮高31 cm,腹圍90 cm,先露:頭、定,左枕前位 (LOA),胎心140次/分,NST反應可疑,宮口未開,雙下肢浮腫(++),骨盆外測量正常。入院后硝酸甘油靜脈泵入,急診行剖宮產術。術程順利,術后繼續解痙、降壓、抗炎、對癥治療,嚴密觀察,癥狀漸減輕。術后第3天改口服降壓藥和地西泮片劑,血壓波動平穩,約120~140/80~95 mm Hg。術后第6天下午,患者被告知其丈夫在澳門賭博,30 min后突然抽搐,雙眼上吊,口吐 白沫,牙關緊閉,全身肌肉強烈抽動,測血壓175/110 mm Hg,立即給予地西泮10 mg靜脈推注、冬眠2號三分之一量緩慢靜脈推注,呋噻米20 mg靜脈推注,血壓漸降至145/95 mm Hg,抽搐停止,予冬眠2號緩慢靜脈滴注?;颊卟∏榉€定。
2.1 搶救 一旦發生子癇,應立即進行搶救。①吸氧,給高流量氧氣吸入,頭低側臥位,拉上床檔,防止其跌落,有活動性假牙的應取出,頭偏向一側,便于嘔吐物排出,將牙墊固定在其口腔內,以防唇舌咬傷,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用舌鉗將舌拉出。②同時,通知醫生及其他護士協同搶救。③立即建立靜脈通道,按醫囑給予解痙、鎮靜、利尿等處理。④嚴密監護,觀察抽搐情況,詳細記錄,留置尿管,準確記錄尿量,測生命體征及神志狀態;及時做好各項化驗檢查。
2.2 基礎護理 臥床休息將患者安排于安靜的光線較暗的病室,盡量集中進行醫護活動,避免因外部刺激誘發抽搐。保證患者有足夠的休息睡眠時間。防止因活動使血壓升高而加重病情。睡眠效果不好者可遵醫囑服量鎮靜劑,如地西泮。攝取足夠的水和富含纖維的食物,防止因臥床休息,活動減少而造成的便秘。
2.3 健康宣教 本例由于患者丈夫賭博,引起了其情緒的波動,導致了子癇的發生。故,一定要加強健康宣教,將有關妊娠合并高血壓疾病的癥狀和體征、子癇的發生原因、高發期和后果告訴患者和家屬,以引起他們的重視。給予患者心理支持,理解、同情患者的感受。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適當的安慰,告訴患者只要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血壓在產后12周一般可以恢復到正常水平。
2.4 乳房護理 指導患者及時正確擠奶,以免乳房脹痛引起血壓升高。如不適宜母乳喂養,于24 h內予退乳治療以防發生乳房脹痛,甚至乳腺炎的發生。
2.5 出院宣教 出院后嚴格按醫生要求服用出院藥,教會患者及家屬監測自主癥狀,出現異常及時就醫。注意產褥期營養、衛生,產后42 d門診檢查,心內科隨診,不適隨診,產褥期禁性生活。避免重體力勞動或運動。增強體質,防止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產科較常見的并發癥,子癇是腦出血的常見表現,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可發生于產前、產時、產后,尤其是產后24 h內更易發生。對于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尤其是子癇前期患者,積極治療后選擇合適方式適時終止妊娠是極重要的措施,產后及時鎮靜、解痙、降壓治療,注意產婦自覺癥狀直至產后數日。加強產后護理,避免產后并發癥,降低死亡率,保證母嬰安全。
[1] 樂杰.婦產科學.第7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