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玉生
(山西省陽高縣中醫院,038100)
急性乳腺炎是以乳房部結塊、腫脹疼痛或化膿潰爛為主癥的乳房疾病,好發于產后哺乳期婦女,多由乳頭、乳絡畸形、乳汁排泄不暢,或乳汁太多,形成瘀乳,郁而化熱,熱盛肉腐而成,亦有感受邪毒所致。筆者根據急性乳腺炎臨床表現,將其分為四期,用中醫內外結合療法取得了很好的療效,總結如下。
疾病初起,乳房局部疼痛,腫塊或有或無,皮色不變或略帶微紅,全身癥狀不明顯,舌脈變化不大,或舌質偏紅苔薄黃,脈弦數等。辨證:郁乳不通,氣滯熱壅。治則:舒乳通絡,泄熱消壅。
內治法:方用逍遙散加減:柴胡12g,當歸12g,薄荷3 g(后下),甘草6g,瓜蔞15g,青皮15g,枳殼15g,橘核15g,王不留行30g,漏蘆15g,蒲公英30g,川楝子12g,香附15g,郁金15g。水煎2次,取混合液適量,每日分3次服。外治法:①按摩吮吸法:囑患者用患乳對側手,從結塊處順乳腺方向徐徐擠推至乳頭,再用吸乳器助吸乳汁,至通為止。②木梳按摩梳理法:用梳齒蘸肥皂水從結塊處順乳腺方向徐徐梳至乳頭,亦可與濕敷法交替進行。
郁乳期進一步發展,炎癥繼續向周圍擴散,病變區域皮膚出現潮紅,腫塊明顯,脹痛加重,腋下淋巴結可有腫大,或伴有口干、便秘、發熱等全身癥狀,舌質偏紅,苔薄黃,脈弦數等熱證表現。血常規檢查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增高。辨證:肝郁胃熱,熱毒壅結。治則:清熱解毒,通乳散結。
內治法:藥物組成:金銀花20g,連翹20g,蒲公英30g,石膏30g,黃連10g,大黃3 g(后下),王不留行30g,漏蘆15g,青皮15g,郁金15g,香附15g,枳殼15g,橘核15g,元參15g,夏枯草15g,赤芍15g。水煎2次,取混合液適量,每日3~5次晝夜分服。外治法:①按摩吮吸法:同郁乳期。②木梳按摩梳理法:同郁乳期。③濕敷法:仙人掌20g,黃柏10g,蒲公英20g(鮮者佳),薄荷10g,芒硝10g。煎水冷敷患處保持濕潤。
炎癥逐漸局限形成膿腫,腫塊中央按之應指,猩紅疼痛,或持續跳痛,伴有高熱不退,咽干口渴,煩躁不安,溲赤便秘,舌紅苔黃,脈洪滑數等熱毒之證。血常規檢查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顯著升高。超聲顯示膿腫形成。辨證:熱毒壅盛,肉腐成膿。治則:透膿解毒。內治法:方用透膿散加減:金銀花30g,連翹30g,蒲公英30g,敗醬草30g,黃連10g,大黃5 g(后下),生黃芪30g,皂刺15g,當歸12g。水煎2次,取混合液適量,每日3~5次晝夜分服。外治法:①火針拔罐排膿法:適用于膿腫表淺者,在患乳皮膚猩紅處觸之,選擇波動最明顯之低垂部位,清潔消毒,取中粗火針,在酒精燈焰上燒紅,迅速刺入1寸左右,即刻出針,膿血隨之而出,待流出不暢時,可在其附近再行1~3針,用抽氣火罐對準針孔吸之,直至膿血排盡為度,用創可貼外敷針孔即可。②穿刺抽膿法:適用于膿腫較深者,在B超顯示下用注射器在膿腔上方垂直或斜行刺入,而后抽膿至膿盡為止,用創可貼外敷針孔即可。
排膿后乳房腫痛立減,全身癥狀漸消,此期病勢銳減,正氣逐漸恢復,病情快速向愈。辨證:正虛邪微。治則:扶正祛邪以善其后。外治法:①濕敷法:方法同成膿前期濕敷用藥。②木梳按摩梳理法和按摩吮吸法同郁乳期,但手法要輕柔,每天1~2次。
患者,25歲,2010年5月10日就診。產后1月余,左乳外下象限近乳頭部紅腫熱痛5天,伴發熱1天。查左乳患處紅腫發熱,其腫塊中央色深紅質軟,有波動,乳頭有膿液流出,舌質紅苔黃,脈滑數。診斷:化膿性乳腺炎(乳癰成膿期)。證屬熱毒壅盛,肉腐成膿。治宜清熱解毒排膿。內治法:方用透膿散加減。組成:金銀花30g,連翹30g,蒲公英30g,黃連10g,皂刺15g,當歸12g,川芎9g,黃芪30 g。水煎2次取混合液適量,不分晝夜多次服用。外治法:用火針拔罐排膿法,共拔出膿血100ml左右,腫消一半,脹痛不適銳減。次日患處紅腫已消大半,熱退身和,精神轉佳,藥物治療1周,癥狀全無,患乳復初而愈。
急性乳腺炎中醫稱為“乳癰”,是發生于乳房的一種急性感染性化膿性疾病。中醫學認為,乳房屬肝胃經所布,由于肝經氣滯,陽明熱壅,使乳房部經絡阻塞,氣血壅滯,乳汁不暢,郁而化熱,熱盛肉腐而成,或外感邪毒所致。乳汁以通為順,通則瘀乳無以形成,通則熱消瘀散腫消痛止,無論內治外治,通法貫穿始終。臨證又當分別不同病期各有側重。郁乳期熱象不顯,病理特點以不通為主要矛盾,方以逍遙散加通乳藥物以加強疏通功效,其局部按摩能促進通乳疏壅,防止或減輕乳汁郁積,早期治療多能痊愈。成膿前期,腫塊明顯,熱象顯著,稍有遲疑病情將很快發展致膿腫形成,在通法中,加入大量清胃瀉火、解毒散結之品,如石膏、黃連、大黃、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夏枯草、元參等,局部外敷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血散瘀作用的藥物,使郁者散之,結者消之,熱者清之。以上療法及時應用,多有良效,能減輕癥狀,阻斷病情發展,阻止膿腫形成。成膿性乳腺炎屬熱毒熾盛,邪正交爭最激烈的階段,本期以透膿為要,膿透則火熱邪毒隨之而泄?;疳樑拍摲ê痛┐坛槟摲ㄊ侵委煶赡撈谧羁扇〉姆椒ㄖ?,因其具有微創、痛苦小、安全、快捷、便利、效速的優點,最適合在基層開展,可謂法簡效宏。內用透膿散以清透膿毒。潰后期的濕敷法,和輕柔的按摩梳理法,旨在通絡和血,扶助胃氣,生肌長肉,促進恢復。以上幾種外治療法從受邪處治之,對病變部位給予不同方法、作用的刺激,以鼓舞經氣祛邪外出,與其他療法相比,更能擊中要害,奏效尤速,功效卓著,尤其在授乳期的應用非常必要,可以大大減少抗生素等藥物的使用率,對母嬰均有益處。中醫內外療法結合協同作戰其治療作用得以增強,臨床療效得到提高,所以能減輕癥狀,縮短病程,降低膿腫的切開率,節省醫療資源,減輕患者負擔,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體現了中醫療法的多樣性、靈活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充分顯示出中醫內外療法結合治療該病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