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進 徐 惠
湖北省浠水縣人民醫院,湖北 浠水 438200
藥物治療的基本作用是去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復臟腑功能,使機體在最大程度上恢復到正常狀態。只有藥物的選擇與癥候吻合,體現了治療原則,才能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眼科對藥物的應用有一定特殊性。掌握眼科用藥的特征是臨床眼科學的基礎。下面通過中西醫結合的角度對幾種中藥在眼科的應用加以分析介紹。
1.川芎嗪:川芎嗪注射液是由中藥川芎提取出來,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障礙和血液流變學異常,降低血漿粘滯度及血漿纖維蛋白含量的功能。藥理學研究證實川芎嗪是中藥川芎 的有效成分四甲基比 嗪,它具有典型“Ca2+”拮抗劑的特性,可調節各種血管活性物質的釋放,對抗交感神經的縮血管作用,擴張微血管,改善微循環,溶解血漿纖維蛋白原,改善紅細胞變性,降低紅細胞聚集性,使紅細胞電泳時間縮短,降低血小板聚集性,抑制血栓形成,降低紅細胞壓積,從而降低血黏度[1]。此外,川芎嗪可有效地清除由缺血后灌注產生的氧自由基,使全血粘度降低,視乳頭和視網膜血循環明顯改善[2]。在配合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有效地改善了血液循環與灌注,增加了視神經的血液供應,使受損的視功能得到恢復。
2.葛根:是一種無選擇性的β受體阻滯劑,它除具有廣泛的β受體阻斷作用外,還通過擴張鞏膜靜脈竇周圍的小血管和收縮睫狀肌,使濾簾結構發生改變,增加了房水的排出,從而使眼壓下降;也可能是直接阻斷了兒茶酚胺對分泌細胞的刺激作用,減少了房水的生成,而使眼壓下降。而葛根素能有效地改善慢性高眼壓兔眼篩板區的微循環狀況,改善血液流變學,降低血管活性物質。實驗證明葛根素能改善慢性高眼壓兔眼神經軸漿流和視盤微循環狀況。肖斯賢[3]認為葛根素能改善眼底組織的供血供氧,重新興奮了處于抑制狀態的神經元,起到了提高視功能的作用。
3.丹參:屬活血調經藥。其有效成分丹參酮可擴張冠狀動脈、周圍血管,增加冠脈流量及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并有抗纖維化的作用。祝枚東等[4]發現復方丹參注射液可改善慢性高眼壓兔視神經軸漿流功能,增強視網膜血管及視神經纖維的耐缺氧能力,使神經細胞及其軸突受到保護。實驗證明丹參能抑制血小板釋放功能,使血栓開緘素 (TXA2)釋放減少,而具有抗凝血,促進纖溶,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臨床上已廣泛應用于眼底血管堵塞等。有報道對于中晚期的青光眼的療效顯著,認為這與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擴張血管、增進血流的作用有關,使受損的視網膜纖維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功能。
4.燈盞細辛:是辛溫解表藥。通過擴張血管,改善視乳頭、視神經血液循環,降低視網膜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視神經軸漿運輸及減輕急性高眼壓視網膜病理組織學改變;提高RGCs的Co活性,對視神經損傷有明顯保護作用。
5.銀杏葉:有活血化瘀、止痛、斂肺平喘的效果。銀杏葉提取物 (GBE)通過影響血液循環和代謝改變可增加神經元對缺氧的耐受性;調節神經遞質、防止細胞膜的自由基損傷等作用已廣泛用于周圍血管病和腦供血不足的治療。在正常人群中,CBE可以增加眼動脈的血流,恢復視功能。
6.藏紅花:有行氣活血、祛瘀化痰的功效。其有效成分藏紅花酸能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流變及微循環的作用。研究顯示藏紅花能提高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紅細胞、血小板聚集性,降低全血黏度,促進血液循環。Yuan B[5]報道藏紅花能顯著增加視網膜和脈絡膜的血流并有利于視網膜功能的恢復,改善視網膜視神經物質供應。
1.姜黃:是姜科植物姜黃的根莖。隨著姜黃素的藥理作用被研究得越來越透徹,在眼科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姜黃素可誘導細胞周期停滯和細胞凋亡、抑制腫瘤血管的形成、抑制機體中腫瘤生長所需蛋白的產生、抑制白介素-8的生成,降低細胞核因子NF-KB的活性等。趙璐等[6]研究發現,姜黃素對視網膜母細胞瘤治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和藥用價值;利用姜黃素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Mrudula[7]等研究發現姜黃素可以抑制糖尿病大鼠視網膜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VEGF)的表達,從而抑制新生血管生成。龔凌[8]等在研究姜黃素對體外培養的人胚胎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增殖影響中,發現姜黃素可明顯抑制人胚胎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增殖,并將其細胞周期阻滯在G2/M期。因此,姜黃素在防治眼底新生血管病變中可以發揮其抗新生血管的作用,給患者帶來幸福之音。
1.雷公藤:雷公藤多甙是從衛矛科植物雷公藤根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種極性較大的脂溶性混合物,其生理活性是由多種成分 (二萜內酯、生物堿、三酯等)協同作用,既保留了雷公藤生藥的免疫抑制等作用,又去掉了許多毒性成分,是目前臨床上使用較多的非甾體類免疫抑制劑。具有抗炎及抑制病理性免疫反應和抑制Ⅲ、Ⅳ型變態反應。長期使用無耐藥性、驟然停藥無反跳現象。王秀生[9]等通過應用穩定性核素化合物“云克” (99Te-MDP)聯合雷公藤多甙治療甲狀腺相關眼病,取得滿意療效。
2.山茱萸: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是一味平補陰陽的中藥,有補肝益腎、收斂固澀的功能,藥性平和,無副作用。近年來通過臨床實驗發現:山茱萸在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抗癌、升白血球、減輕放化療副作用及免疫方面均有療效。通過對山茱萸成分進行分析,其中山茱萸總甙 (COG)明顯抑制免疫反應,是一種有效免疫抑制劑。孟晶[10]等發現1%COG滴眼液能有效地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應。
綜上所述,中藥因其成分的復雜多樣性,能同時從多個不同環節對抗疾病,顯示出其在眼科疾病治療方面的優越性。因此,進一步研究和開發傳統中藥,將會對眼科疾病的治療有重大的推動作用。
[1]竇敬芳,翁教剛.川嗪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臨床研究[J].眼科新進展,1998,18(3):140.
[2]劉吉,周文炳,葛堅等.中藥川嗪治療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視功能損害的療效[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1999,17(1):14.
[3]肖斯賢,邱衛黎,曾慶純.葛根素注射液治療青光眼視神經損害的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04,6(11):265-266.
[4]祝枚東,蔡豐英.復方丹參注射液對慢性高眼壓兔眼神經軸漿影響的研究[J].中華眼科雜志,1999,27(3):175-178.
[5] Yuan B,ZhouYH,Lin.Effects of crocin analoys on ocular blood flow and retinal function [J].Jocul pharmacol Ther,1999,15(2):143.
[6]趙璐,游志鵬.姜黃素對視網膜母細胞瘤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0,28(9):935-937.
[7] Mrudula T,SuryanarayanaP,SrinivasPN,etal.Effect of curcumin on hyperglycemia-induc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 expression instreptor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 retina[J].Biochem Biophys Rescommnm,2007,361(2):528-532.
[8]龔凌,姜德詠,朱曉華,等.姜黃素對培養的人胚胎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增殖活性的影響[J].眼科學報,2004,20(4):246-248.
[9]王秀生,李國良,王強,等.云克聯合雷公藤多甙治療甲狀腺相關疾病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9,27(12):1369-1371.
[10]孟晶,黃麗娜,陳建蘇,等.山茱萸總甙滴眼液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應的實驗研究[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3,21(1):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