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順
吉林省琿春市醫院,吉林 琿春 133300
本文以2006年~2010年在我二甲醫院開展的350例使用高頻電刀的手術病例為基礎,總結經驗,討論高頻電刀的安全隱患、安全使用原則和危險性預防。只要遵守使用原則應用高頻電刀,安全性可靠,手術效果好,可在基層醫院廣泛推廣。
1.1 一般資料 我院為二級甲等醫院,屬于基層醫院,技術能力有限。2006年~2010年共有350例使用高頻電刀的手術,其中婦產科120例,普外科82例,骨科98例,手外科30例,腦外科20例。
1.2 術中操作
1.2.1 手術通知單后,即檢查高頻電刀各部件,電纜線,刀頭與電線的連接,電極接口等各部件連接是否嚴密[1]。再開機測試電刀的功率,確保其工作正常。
術前探視病人,查閱病歷資料,了解病人一般情況,向病人講明術前取出金屬飾物及活動假牙的必要性,了解病人是否有植入物及其情況,取得病人配合,做好術前準備工作。
1.2.2 病人進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再次檢查病人佩戴飾物是否取下,將電源線插接號,麻醉后安置好手術體位,根據手術切口情況選擇正確的負極板粘貼位置,把一次性電刀負極板完好無損地貼于患者肌肉豐富、無骨骼凸出、無創傷疤痕且干燥、光潔、脂肪少、毛發少的地方,極板粘貼要均勻完全,不得受到局部壓力,接觸面積不得少于70%,確保病人皮膚無接觸手術床金屬部件。按要求檢查各接口的接頭,開機預熱機器。再次檢查病人皮膚有無接觸手術床金屬部件,如有及時給予隔離保護,洗手護士提前15分鐘洗手,把一次性手控刀安裝好。
1.2.3 麻醉后,醫生常規消毒術野,鋪無菌巾,洗手護士將受控刀柄交與手術一助,固定于手術單上,手控刀線要在無菌區留有足夠長度,方便使用和管理,巡回護士將連線與電刀連接,請醫生按動手控開關檢查輸出是否正常,待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手術醫生戴無菌手套時必須認真檢查手套有無破損,如有必須更換,防止醫生手灼傷。使用時,巡回護士根據切割和電凝效果調節電刀的輸出功率。術中巡回護士隨時檢查負極板粘貼情況,防止術中因特殊情況出現脫落。洗手護士加強電刀的管理,不要讓電刀在手術區內隨意扔放,剛使用的刀頭有余熱,易燙傷患者或醫務人員。不得踢、踩、拉動極板電纜。
1.2.4 術畢,巡回護士關機,撤去電纜、電源線,將電極板電線清晰干凈,保證機器壽命。一次性物品做醫療垃圾處理。
因正確使用高頻電刀,350例手術患者及相關醫護人員無一例出現燙傷灼傷,高頻電刀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手術效率,術中出血少,視野清楚,手術順利,術后切口愈合良好。高頻電刀在二甲醫院等基層醫院也可安全使用,大力推廣。
在許多手術中,高頻電刀的普及,以其創傷小、止血徹底等優點已被眾多的外科醫生所接受。在微創外科中,高頻電刀的使用更是不可替代的,它具有電凝止血、電刀分離、不用縫線結扎、無異物反應的優勢[1]。可它的安全性卻是一個重要課題,認真執行操作規程,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才能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做好安全操作,在基層醫院也可普遍使用這種儀器與技術。
3.1 高頻電刀存在的安全隱患
3.1.1 接地分流 在手術中患者身體不慎接觸或者過分接近直接接地的金屬物件和設備,使從負極板返回的高頻電流通過患者身體分流到地造成高頻分流灼傷患者[2]。
3.1.2 電刀筆按鈕失控 是高頻電刀常見的危險因素,在使用時將作用電極不恰當地置于患者體部或電刀頭不用時未妥善管理,當極端與組織接觸時,作用電極被無意中通入電流,造成這類傷害的大部分原因是不經意間的施壓于手動開關或手動開關按鈕未恢復使高頻電刀進入工作狀態,一旦接觸患者體部或濕潤的手術布單可引起燃燒。
3.1.3 電刀輸出功率過大 手術過程中將電刀功率設置超出了安全范圍,可引起電流增大,使組織過度損傷并傷及鄰近部位組織。
3.1.4 電極板使用不當 高頻電刀大多數的事故是燒傷,其中以皮膚燒傷最為常見,在回路電極板部位常有發生,電極板主要作用是回收高頻電流防止患者灼傷,電極襯墊的部分或完全脫落是造成燒傷最常見原因。此外,置放部位準備不當,回路電極安置不妥,材料或結構缺損,也可以造成燒傷。
3.1.5 遇易燃易爆物品 如應用乙醇對皮膚進行消毒時,由于患者術區皮膚乙醇液體過多、未干或手術單有濕潤的乙醇,當啟用電刀筆時可引起燃燒。
3.1.6 高頻電刀也能在別的部位引發傷害 由于電極手柄或導線有裂口絕緣損害等面對患者或手術人員造成燒傷。
3.1.7 電磁干擾 影響手術室中的其他醫療儀器的工作。如監護儀、灌注治療裝置、手術床和起搏器等。此外,流入起搏器導管的高頻電流還可能損傷處于電極部位的心臟組織,引起纖維性顫動。
3.1.8 廢氣污染 高頻電刀系統作用人體組織時會產生縷縷煙霧,污染空氣而可能傷及患者和手術人員。
3.2 高頻電刀危險性預防
患者身體上所攜帶的金屬飾物 (如金戒指、項鏈、耳環)都應在術前取下,患者的體表部位應與金屬完全隔開,輸液的手與金屬輸液架分開,放置床邊的手須用兩層中單包裹好,患者需戴上帽子,防頭發脫落接觸金屬頭托。病員體內種植有金屬物體 (如鋼釘、鋼環、鋼板等)時,應該使高頻電流避開金屬植入體,以防止產生渦流加熱灼傷病員[2]。安裝心臟起搏器者禁用電刀,以防止心室纖維顫動,避免在帶電解質的液體中如血液或生理鹽水中使用電刀,因為密集的電子束可因傳導至遠處造成燒傷。電刀附件易損品 (手控刀、腳控刀、電極板等)使用前應該仔細檢查其可靠性,防止其誤動作或者接觸不良造成直流成分的電擊,這是很危險的。應該使用質量可靠的額定安培的保險管,切記不可盲目加大保險管的安培數,以免造成儀器損壞而引起病員和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高頻電刀在安裝心臟起搏器的病人身上不建議使用,高頻電刀可以干擾起搏器停止工作,不得直接作用于患者心臟。指狀或者蒂狀組織如小兒陰莖不得使用電刀。合理選用高頻電刀功率,國標中規定額定功率在任何一秒鐘的平均值都不得超出400W,使用中不要盲目增大輸出功率,應以達到手術效果為佳,使用中任何可能的危險都隨輸出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功率大小以滿足手術效果為限。一般手術功率輸出建議在30W-70W之間使用,如有特殊需要 (例如截肢)建議功率不要超過200W。在機器使用之前和使用之后應該保證機器的功率處于最低,從而保證直接加在病員機體的功率是最安全的。高頻電刀安全保障體系規定對病人的低頻率電流必須小于10μA。因為人體神經、心臟對低頻電流很敏感,過大的低頻電流會嚴重傷害病人甚至死亡。高頻電刀本身能確保不輸出低頻電流,但使用中要特別注意當刀頭電纜斷線時產生的火花低頻電流直接危害心臟部位。因此,使用時要嚴格檢查電極板、刀頭接插件和連接電纜的完好性。同時,電刀的啟動和點向組織也不能過于頻繁,因為這種火花也含有一定低頻成分。手術中沖洗手術腔的生理鹽水等流出,弄濕病人身下所墊的床單時,高頻電流就可通過它接地,產生熱量,燒傷皮膚,因此,在手術過程中應防止沖洗的生理鹽水溢出體外。使用時,在作用電極完全與電凝組織接觸后才能接通高頻電流,且不得任意延長電凝時間。必須特別注意,在手術室不能有易燃、易爆氣體,因為高頻電刀產生的電火花可能會引燃這些氣體。手術室護士在電刀的使用中,既是操作者,又是指導者。當手術醫生要求加大電流時,巡回護士應檢查和排除下列情況后,才能調大電流:電極板和夾頭連接情況,夾頭與導線連接情況,電刀頭清潔情況 (有無炭化物),高頻電刀工作狀態,電極板與患者皮膚接觸情況。手術電刀使用結束后,揭除電極板的時間要適合,一般不超過20min,牽拉時,用力緩慢并整片揭除。手術過程中,器械護士應及時刮除電刀頭有機物,以保持良好的傳導功能;手術過程中不用的時候,器械護士應及時收回,以防電刀頭突然冒煙,發生意外,發現電刀頭功能不良時應及時更換。高頻電刀應由專業維修人員定期檢查和維修,調節各種參數,以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術中產生的煙霧,可以用吸引器吸取,迅速離開術區,減少醫務人員吸入。
綜上所述,正確而安全地使用高頻電刀,對于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減少安全隱患,減少醫療糾紛是非常必要的。要想在手術中安全使用高頻電刀,手術護士必須熟練掌握電刀的操作性能,設置相應手術的輸出功率,掌握安全措施,防止不安全因素的發生,保證術者、患者的安全。經過學習各類高頻電刀的原理、方法、操作安全的注意事項,使用中嚴格執行規程,并做好術前準備、檢查、消毒,注意電極板安放位置的選擇和連接順序,這樣才能發揮高頻電刀的優越性。在加強儀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只要我們加強工作責任感,做到凡事專心致志,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宗旨,相信我們一定會減小電刀使用中的安全隱患,使基層醫院也可以安全推廣使用高頻電刀。
[1]魏革,劉蘇君.手術室護理學[M].人民軍醫出版社,第二版,2006:5,125-127.
[2]萬曉蓉.高頻電刀在手術中的安全使用[J].中華臨床護理學雜志,第5卷第109期:5461~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