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寧夏 中衛 755000
眾多報告證明大環內酯類藥物長期,小劑量使用治療慢性鼻-鼻竇炎 (CRSsNP)有效。亦有報告證實局部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也有效。本研究將兩種方法聯合使用治療不伴有鼻息肉的CRSsNP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入選標準:有鼻漏,鼻塞,頭痛等癥狀超過10周,沒有接受過手術和系統藥物治療的10歲以上的患者,鼻內鏡檢查發現中、下鼻甲及中鼻道黏膜水腫,阻塞,或有源于中鼻道、嗅溝的膿性分泌物。CT影像學檢查,鼻竇黏膜增厚,竇內低密度影充填,符合歐洲CRS診療意見書(EPO2007)診斷標準。入選患者血常規,肝腎功能檢查正常,無高血壓,糖尿病,消化道潰瘍等對糖皮質激素藥物禁忌的病史。無大環內酯類藥物過敏史,排除原發性纖毛不動綜合征,真菌性鼻竇炎等疾病。
2009年4月以來就診于我院耳鼻喉科,按照上述入選標準依時間順序隨機選取CRSsNP患者72例納入研究,其中60例完成治療和隨診,12例退出研究。男,32例,女,28例,年齡10~52歲,平均29.41歲。病程3個月~20年,平均4.8年。鼻竇炎雙側者25例,單側者35例。伴鼻中隔偏曲者17例,變應性鼻炎6例,無伴支氣管哮喘者。
藥物治療:羅紅霉素,成人劑量,每日150mg/次,幼兒每日7.5mg/kg,1次服用。曲安奈德配霧劑,噴鼻,1次/d。每次每鼻孔2撳。每撳55μg。藥物開始治療后2周,12周和治療結束時各隨訪1次。隨訪期間如果患者出現用藥不良反應,給予相應檢查,處理或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若出現癥狀加重,多可能是間發的細菌感染,此時應通過分泌物細菌培養和作相應的治療,但不要終止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治療。根據患者療效確定療程,CRSsNP組藥物療法給藥時間12~28周。平均17.4周。
參考張羅等的主觀療效標準:(1)治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2)顯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仍有部分癥狀存在;(3)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
本組60例患者經上述治療后治愈42例 (70%),顯效15例 (25%),無效3例 (5%),總有效率達95%。
5例患者口服藥物出現輕微惡心,胃腸不適感。4例患者鼻用激素局部應用有鼻部干燥。鼻出血1例,經局部涂用眼膏后好轉。所有患者治療結束時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均沒有見異常。
手術治療CRSsNP或CRSwNP是以往比較推崇的治療手段,隨著長期隨訪發現手術失去的鼻竇黏膜不能再生,造成竇口引流不暢,術腔長期難愈。認識到鼻黏膜和鼻腔正常結構的保存和維護的重要性,操作越來越傾向保守。盡量保存鼻黏膜。不能動鼻腔結構,不干擾,破壞鼻腔鼻竇正常的纖毛輸送功能才是更為重要的。且還可以減少鼻腔,鼻竇以及相鄰器官的并發癥。
鼻竇黏膜慢性炎癥是一個非常緩慢的發展和修復過程。因此,抗炎藥物包括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和局部糖皮質激素的使用,原則上應不少于12周,長期維持的低濃度藥物,保證了抗炎作用的持續性。細菌生物膜是CRSsNP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對細菌生物膜的抑制有賴于藥物的濃度。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能低定值細菌的毒力和組織損害,但不能清除細菌。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可能更多的是其免疫調節機制在發揮作用,即下調機體對鼻局部刺激的免疫反應。小劑量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通常是指常規劑量的一半劑量。并非所有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均可用來治療CRSsNP。目前有充分研究提示14元環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羅紅霉素,紅霉素是有效的。而16元環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無效。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治療作用是緩慢的,且療效與療程的長短成正相關。通常在使用后4~8周才開始起效。療效評價至少在治療12周后,如果有效,應繼續延長治療3~9個月,會獲得更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