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紅
云南省昆明市中醫醫院針灸科,云南 昆明 650211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 (簡稱BPH)引起的排尿困難,是男性中老年人的疑難病癥。病情頑固,纏綿難愈。由于很多患者對針灸的適應癥不太了解,在我科目前還沒有以前列腺增生癥為主病收住的病人。治療的病人都是以其他疾病為主病入院的。通過短時間的治療,都能取得滿意療效。
41例患者年齡50~82歲,平均年齡63.8歲。其中以腰腿疼為主病入院的23例、頸椎病為主病入院的16例、膝關節疼為主病入院的1例、便秘型腸預急綜合征為主病入院1例。
41例患者均在西醫院確診為前列腺增生癥,均服用過西藥,療效不明顯。
(1)臨床癥狀:初起尿頻,夜尿次數增多,漸排尿困難無力,排尿不盡,排尿中斷,尿線變細,尿滴瀝,嚴重時尿潴留,尿失禁。會陰部、陰囊或腹股溝區脹痛不適,尿道有灼熱感及分泌物,腰酸痛乏力。
(2)直腸指檢前列腺增大,中央溝變淺或消失。
(3)B超提示前列腺增大,剩余尿量大于60ml或CT確診。
囑患者先排空尿液。
1)主穴:五臟背俞穴 (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中脘、氣海或關元、中極、水道或歸來。
2)配穴:三陰交、雙下肢肝、脾、腎經循行線上結節較重的部位。
3)針刺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俯臥,先點刺五臟的背俞穴,以調節五臟氣穴。后仰臥針刺中脘穴、關元穴用補法。針刺中極得氣后,把針推而內之,務必讓針感向會陰部及尿道區域傳導。水道或歸來、三陰交、雙下肢肝、脾、腎經結節較重的部位,用平補平瀉法。
4)配合艾灸關元、命門穴各20分鐘。
(1)臨床治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前列腺指診為Ⅰ度以下增生,無壓痛,B超檢查明顯改善,前列腺液檢查正常。
(2)顯效:臨床癥狀大部分消失,前列腺指診為Ⅰ度增生,B超檢查改善不大,前列腺液檢查明顯改善。
(3)有效:臨床癥狀部分消失或改善,前列腺指診為Ⅱ度增生,B超檢查改善不大,前列腺液檢查有所改善。
(4)無效:臨床癥狀未見好轉,前列腺指診為Ⅲ度增生,B超檢查無變化,前列腺液檢查無變化。
41例患者治愈10例、顯效26例、好轉5例。
范某某,82歲,離休干部,2007年10月以“左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1月”入院。患者既往有前列腺增生病史20余年,平素感排尿困難無力,尿頻,排尿不盡,排尿中斷,尿線變細,尿滴瀝,夜尿4~5次。曾經多次在西醫院泌尿科住院治療。長期服用保列治,哈樂等西藥,療效不顯。2006年10月云大醫院B超檢查示:前列腺為5.9cm×3.9cm×3.9cm大小,按上述方法治療10次后,癥狀基本消失,夜尿1次。前列腺指診為Ⅰ度以下增生,無壓痛。B超檢查復查示:前列腺為4.0cm×3.0cm×3.0cm,1年后回訪癥狀無加重,未再服用西藥。
前列腺增生癥為國內外男科疾病中的主要疾病,由于腺體,微循環障礙,藥物不易透過前列腺上皮的脂膜,進入腺體組織,導致藥物難以奏效。前列腺增生屬中醫“癃閉”范疇,病位在膀胱,與肝、脾、腎正氣不足以及內生濕熱有關。依據五行生克,五臟之氣相互影響,故先點刺五臟的背俞穴,以調節五臟氣血達到動態平衡。針刺中脘穴、關元 (或氣海)穴用補法,以培補先后天之氣。中極穴為膀胱經募穴,針刺中極讓針感向會陰部及尿道區域傳導,使氣至病所,以清熱活血,祛瘀通絡。水道或歸來有加強清熱活血,祛瘀通絡的作用。三陰交、雙下肢肝、脾、腎經循行上結節較重的部位,是遠道取穴,起到引邪下行,以達利濕化濁,調暢氣機而利小便。艾灸關元、命門有培補元氣補腎納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