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鈞
(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中醫院,068450)
網球肘又稱為肱骨外上髁炎,是由于各種急慢性損傷造成肱骨外上髁周圍軟組織的無菌性炎癥,以肘外側疼痛、壓痛為臨床特征,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筆者自2010年以來運用針刀閉合松解治療網球肘48例,并與布洛芬膠囊口服組42例對照觀察,報道如下。
診斷標準:有肘部急性損傷或慢性勞損病史,癥狀逐漸出現,開始時常表現為做某一動作時肘外側疼痛。輕者不敢擰毛巾,重者提重物時突然失力,晨起時肘關節僵硬,部分患者疼痛可牽扯上臂、前臂及腕部。X線排除骨與關節疾病,臨床表現主要有:①肘關節外側疼痛;②局部壓痛;③網球肘試驗陽性。
治療組48例均為骨傷科門診患者,女33例,男15例;年齡26~46歲;病程2個月~1.5年。對照組42例,女30例,男12例;年齡24~45歲;病程1~12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予布洛芬緩釋膠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00089)0.3mg,每日2次口服,20天為1個療程。
治療組:針刀治療:患者取坐位,將上肢放在治療桌上,屈曲90°,在肱骨外上髁處找準痛點,在定點部位常規消毒,用2%鹽酸利多卡因做浸潤麻醉,進針刀方向沿身體縱軸平行進針,行縱行通透剝離松解粘連。治療完畢,創可貼覆蓋。5天治療1次,3次為1個療程。
療效標準:治愈:肘關節外側疼痛消失,活動自如,和對側比較無異常。顯效:肘關節外側疼痛基本消失,肘關節活動功能大部分恢復。好轉:肘關節外側疼痛減輕,功能活動改善。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 。
結果:本組48例,治愈40例,顯效6例,好轉1例,未愈1例,總有效率占97.9%。對照組42例,治愈8例,顯效20例,好轉3例,未愈11例,總有效率73.8%。兩組總有效率比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
針刀療法是建立在現代醫學生理學、病理學、解剖學、生物力學及中醫針灸學的基礎上,集針刺和閉合性手術的優勢,通過松解和切除組織的粘連、疤痕、結節卡壓等解除病變局部血運障礙。西醫學認為,網球肘是肱骨外上髁骨膜炎,前臂伸肌總腱炎、肱橈關節滑膜炎極易引起肱橈關節周圍的肌肉慢性損傷或勞損,易出現軟組織出血、水腫、滲出、增厚等炎癥改變。因肱橈關節屬于微動關節,如不及時治療則發生肱橈關節組織粘連,甚至肌腱鈣化,致使關節活動嚴重障礙疼痛。針刀閉合松解治療該病,能松解軟組織的粘連,消除肌腱韌帶的攣縮,效果立竿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