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玲
(廣西機械高級技工學校,廣西 柳州 545005)
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創新
楊慧玲
(廣西機械高級技工學校,廣西 柳州 545005)
為探索計算機教學的創新途徑,從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環境三個方面闡述了中職計算機教學的創新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學品質,為向企事業單位輸送優秀的計算機技術應用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創新;計算機教學;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環境
創新教育,是指以培養創新人格為核心,激發創新思維為實施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的素質教育。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社會需求的人才,不僅要具備淵博的學識,而且要具備創新能力。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關鍵在于創新教育。筆者就當今計算機教育的現狀,針對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淺談教學中的幾點創新體會。
要在計算機教學中進行創新,教師就要改變以灌輸、傳授知識為目標的舊教學觀念,建立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目標的現代教育觀。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傳授學生獲取新知識的方法和途徑,在于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創新的能力。由教學生“學會”,變為教學生“會學”。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讓學生直接參與探索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在學習中樹立成就感。教育理論家曾明確指出“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學生在體驗和創造的過程中學習”,因此我們必須更新教學觀念,充分認識到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和教師在進行創新教育中應當扮演的角色。
因材施教,是教師根據學生特點和教材內容,有針對性地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教學,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筆者在計算機教學中,嘗試運用了啟發式教學法、實踐教學法、分組討論合作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效果喜人。
啟發式教學法,是學生在教師“啟”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主動獲取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實質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探究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授word中自選圖形的繪制,筆者首先運用計算機展示了一些學校的校牌,并引導學生思考校牌在word中如何制作。然后以我們學校的校牌為例,對自選圖形的繪制及編輯進行講解。最后讓學生發揮想象力,為學校再設計一張精美的校牌。
學生對此興趣盎然,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和制作中。學生們在作品制作完畢后,首先是互評,然后教師總結點評,并指出大家設計的校牌有版權法的保護,任何人沒有得到制作者本人的同意是,不能將其使用的。在對學生作品點評的同時,融入了版權所有、翻版必究的法制和道德的教育。
實踐教學法,是充分發揮計算機的優勢和學生好動的特點,讓學生親自操作計算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計算機課程多數采用上機授課,教師利用廣播軟件講授知識。例如:在講授word表格的制作,教師先展示表格案例,引起學生興趣。然后引導學生創建及美化表格。能力強的學生采用自主探究、操作實踐的方法獨立完成;接受能力相對慢的學生,可在教師詳細講解下,采用邊講邊練的形式完成。實踐教學法,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動手能力,親自操作計算機,是一種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分組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分組形式圍繞問題各抒己見,互相討論,取長補短。
例如:筆者要求學生以柳州的景觀、文化、飲食、工業等為題材,制作一個宣傳柳州形象的網站。筆者先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網站的規劃和設計,然后每位學生負責擔任一個頁面的制作,全組同學共同完成網站的制作。采用分組討論合作法,學生們熱烈地討論,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小組成員互相協作,既幫助基礎薄弱的學生掌握了操作方法,又使基礎較好的學生有機會多次操作,加深印象,同時還使學生們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教學效果令人滿意。
因材施教,教無定法。在諸多教學方法中,沒有哪一種教學方法是完美無缺的,在教學中采用哪些教學方法,都需要因地制宜。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使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教學水平由量變轉為質變,才能滿足創新教育的需要。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網絡教育模式沖擊著傳統教育模式,勢必成為新世紀的主流教育。目前大多數中職院校的實訓機房,都已構架了局域網并連接互聯網,憑借網絡化的教學環境,開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將網絡作為學習工具的新型教學模式,是教學中的又一創新。
教師將課程的多媒體課件按章節進行分類后,共享到局域網上,供學生瀏覽和自學。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不僅在資源上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而且推動了教學的開展。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教學成果展、作業的提交與批改、互評等活動,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例如:在講授網頁概述時,就采用網絡教學,把各式各樣的網頁作品展示給學生們看。這種方式的授課,能夠將文字、圖片、視頻、聲音等集于一體,授課直觀,知識點針對性強,很快就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以后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教學過程中只有轉變教學觀念,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充分利用教學環境,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創新方式進行計算機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方式進行計算機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品質,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我們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職業適應能力,為向企事業單位輸送優秀的計算機技術應用人員,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1]曹志華.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職業技術教育,2008,(35):41.
[2]馬玉梅.中專計算機教學問題探究與學生興趣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0,(8):173-174.
The Innovation in Vocational Com puter Teaching
YANGHui-ling
(Guangxi Machinery Senior Technician School,Liuzhou Guangxi545005,China)
To explore innovative ways of the computer teaching,we have elaborated the innovation model of the vocational computer teaching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eaching concepts,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which will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and lay a talent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livery of the excellentcomputer technology personnel’s to the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innovation;computer teaching;teaching concepts;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environment
G718
B
1672-545X(2011)08-0220-02
2011-05-21
楊慧玲(1982—),女(壯族),廣西柳州人,助理講師,工學學士,主要從事計算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