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仕昌,李智鵬
(宜春學院高安校區,江西 高安 330800)
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課程設置的探索與實踐
劉仕昌,李智鵬
(宜春學院高安校區,江西 高安 330800)
介紹了宜春學院高安校區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的步驟,包括調研、確定核心能力、根據核心能力設置系列課程、確定綜合實訓項目與頂崗實習要求。
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設置;就業導向;能力本位
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設置,要以就業為導向,能力培養為本位,明確職業崗位對職業核心能力的要求,并圍繞核心能力的培養構建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支撐平臺,是人才培養的關鍵。新時期用人單位對模具技術人才的知識結構、職業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品質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從加強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內涵建設、提高教育質量出發,探討該專業的課程設置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要從勞動力市場的實際需要出發,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本位。
首先,高職院校的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設置,要以就業為導向,以典型的專業活動為核心和以國家職業標準為根本依據,構建體現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職業教育本質特征的專業課程體系,為培養適應模具設計、模具制造等機械制造行業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其次,課程設置要體現以能力培養為本位。高等職業教育是為社會各行各業第一線培養高技能型的人才,具有明顯的職業性。其最終的目標,應該是使學生的才能在職業崗位上得到迅速、充分地體現,將知識與能力直接物化在生產工具和生產對象上,應用于生產過程,創造出直接的生產力。
因此,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設置,要貫徹符合我國國情的“注重素質,理論夠用,突出技能”的職教教學原則,以職業能力為脈絡,以本行業目前裝備技術水平為參考,以“應知、應會”理論課程為標準。課程設置要強調應用性和針對性,有明顯的職業特征,技能訓練占有較大比重,通過專業教育,使學生一旦就業便能很快進入角色,并能適應該職業崗位的能力要求。
從以就業為導向、能力培養為本位出發,宜春學院高安校區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找準在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中的位置,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經歷了以下步驟:調研—確定崗位核心能力—根據崗位核心能力設置系列課程—確定綜合實訓項目—確定頂崗實習要求。
在設置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結構時,通過網上資料查詢,對企業進行問卷調查,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咨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走訪模具企業及協會專家等方法,對江西等地區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人才需求的情況、崗位分布和技能要求,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
隨著沿海制造業向內陸轉移和江西經濟的崛起,特別是高安建筑陶瓷工業園的迅速發展,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人才的需求在南昌、高安等城市呈供需兩旺之勢,當前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人才市場急需的模具應用領域人才崗位有:繪圖員、模具設計、模具制造、數控編程、數控機床操作、機械加工等。從崗位能力要求來看,主要有識圖與繪制機械工程圖、計算機輔助設計、機械加工、數控加工工藝設計與數控機床加工操作、模具設計、模具制造與維修能力等。
根據調研結果,經過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論證和指導,我們確定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培養目標為: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掌握模具設計與制造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具有熟練運用CAD/CAM軟件并實現自動編程的能力,具有操作、使用現代模具加工設備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模具設計、制造及維修能力,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級技能人才。
與專業培養目標對應的職業核心能力,為識圖與繪制機械工程圖能力、模具設計開發能力、模具制造與維修能力、數控編程與機床操作能力。因此,專業的課程體系應圍繞這4個方面的核心能力來建立。
我們圍繞培養職業核心能力來設置課程,以專業主干課程為核心,融合相關專業基礎課程,組成一個職業核心能力課程群,整個專業構成4個核心能力課程群,見表1。
表1 專業課程體系結構表
綜合實訓是在完成相應的的職業核心能力課程群之后,開設的項目課程。綜合實訓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就業崗位所需的綜合技能,為進入企業頂崗實習做準備。
綜合實訓項目的選擇,應以職業崗位的工作流程為導向,以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的要求為標準進行設計,通過完成一項或幾項完整的生產項目或任務,使實訓教學與實際的工作流程一致,使學生體驗崗位工作各環節的的主要技能要求,了解生產、管理或服務的程序,最大限度地增強學生對就業崗位的適應度。
根據專業工作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設置了4個綜合實訓項目:實物樣板測繪實訓、模具設計開發實訓、小型模具制造實訓、數控機床編程與加工實訓。每個綜合實訓項目,都是對前期開設的相應職業核心能力課程群所學技能的綜合運用。非常貼近實際崗位的綜合實訓項目工作內容,是實現就業上崗的重要環節。
頂崗實習是實現“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對接的重要手段,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安排學生到校企合作的有關企業,從事與職業核心能力相關的專業技術崗位進行頂崗實習,使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直接在崗位上實戰應用,既強化了學生的專業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實現了學校教育與學生適應實際工作的零接軌。
為使頂崗實習取得預期的成效,必須先對頂崗實習提出明確的要求,即要制定合理的專業頂崗實習教學大綱。學校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圍繞4個職業核心能力對應的職業崗位,制定的頂崗實習教學大綱,規定了每個崗位2~3個工作任務、6個考核指標,并明確了對學院指導老師和企業指導老師的要求,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為保障頂崗實習的成效奠定了基礎。
考慮到解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穩定性和人才市場需求變化性之間的矛盾,專業課程體系設置還需要注意以下4方面的問題:
(1)相近專業形成公共平臺課程,有利于保證該行業(崗位)學生均應修讀的公共文化和專業基礎課程的建設質量;
(2)面向多個相關崗位群、職業群的的工作需求,一個專業設置多個方向模塊課程,以適應人才需求崗位的變化,同時也有利于與社會考證接軌,促使學生在獲得畢業證的同時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和技能證書;
(3)為學生今后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服務,一個專業設置多個選修模塊,同時為學生拓展知識廣度和創新能力提供了學習空間;
(4)課程體系設置要注意融入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教育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品質意識、安全意識、環保意識等職業意識,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
總之,在以就業為導向,能力培養為本位原則指導下,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設置,要適應市場的需求,不斷改革,提高教育教學品質。
[1]孟廣斌.教學指導書: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培養方案[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出版社,2007.
[2]徐國慶.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謝錦平.以就業為導向、能力培養為本位的高職教育課程體系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8):45-46.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urse Settings about the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Junior College Major
LIU Shi-chang,LIZhi-peng
(Gaoan Campus of Yichun College,Gaoan Jiangxi 330800,China)
the Core purpos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with the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junior college course is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the setting of course regards the employment as the guidance,regards ability training as the standard of profession,clear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re competence with professional work,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system should be around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abilit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aoan campus of yichun college about the settings of course steps with the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e major,including research,establishing the core ability,setting series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core abilitys,establishing comprehensive training project and requirements with the future job.
the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major,the setting of course,the employment guidance,the core ability
G718.5
B
1672-545X(2011)08-0235-03
2011-05-02
劉仕昌(1974—),男,江西高安人,講師,宜春學院高安校區機電工程系教管辦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職業教學管理、材料成型技術;李智鵬(1976—),女,江西高安人,助理實驗師,主要研究方向:數控加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