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興山縣地處三峽庫區腹地,是地質災害多發區,目前全縣已累計發現地質災害441處,方量約1.52萬m3,危及到3 931戶16 788人,6座電站,2所學校和部分企業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影響社會安定和縣域經濟社會的發展。為了做好地質災害防災監測、預報和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縣委、縣政府采取以下五條措施,扎實做好群測群防監測預警和地災防范工作。一是制定應急預案。縣政府下發了《關于做好2011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把地質災害多發區域和地段列為防范重點,以山區風化殘積土層和各種因素的劈坡導致巖土體失衡而誘發的邊坡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作為監測預警重點。從4月15日至10月15日為汛期防范時期,對應急預案的組織體系監測、預防和預警機制,部門職責等制定了操作性強的具體規定。二是科學布點,群測群防。縣水土保持局、水利局和國土資源局在全縣8個鄉鎮設立群測群防監測點,發放地質災害防災避災明白卡,培訓地災監測人員,要求監測人員按要求采集監測數據并及時上報。三是加強應急管理,確保安全度汛。建立健全縣、鄉(鎮)、村三級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完善汛期值班、險情巡查、災情速報、地災評估和應急管理等制度,對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危險點制定人員緊急避險和財產轉移的應急預案,做到科學防災、避災和救災。完善地災基層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形成“政府組織協調,群眾廣泛參與,防范嚴密到位,處置快捷高效”的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機制。積極推進地災氣象預報預警平臺建設,建立和完善地災預報預警信息反饋機制及網絡體系,提高地災預報預警準確性。四是加強宣傳教育,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普及地災防范基本知識,提高廣大干部群眾和中小學生的防災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五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實行縣領導包鎮、鎮領導包村、村干部包片的三級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制,層層簽訂防災責任書,明確防災責任人。國土資源、建設、水利、水保、民政、公安、交通、農業、林業、經貿、衛生、氣象、旅游、財政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協調,健全互動工作機制,把災害危險點的監測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