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哲 山東省金鄉縣人民醫院微機中心 272200
淺談醫院化驗室信息系統(LIS)的建設
劉學哲 山東省金鄉縣人民醫院微機中心 272200
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S)是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的一個部分,經歷了單機運行版、實驗室內部網絡版階段后,目前我國大多數實驗室采用以數據后處理為主要任務的系統。隨著軟件科學技術的進步,新的實驗室管理信息系統已涵蓋了從檢驗單申請到報告單發出的全過程,真正實現了檢驗流程的全自動化以及檢驗科辦公自動化。
醫院化驗室信息系統(LIS);醫院信息系統;計算機管理網絡
隨著IT技術的飛速發展,以Windowsnet為平臺的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得以廣泛應用[1],隨著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和實驗室大型檢驗設備的引進,LIS就是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存儲技術、快速數據處理技術來對實驗室進行全方位管理的計算機軟、硬件系統。LIS系統和HIS系統的無縫連接,已經成為臨床實驗室重要組成部分。通過LIS系統的應用,臨床實驗室能夠全面提高實驗室自動化程度,優化檢驗流程,降低差錯率,保證檢驗質量,它促進了檢驗科自動化、網絡化的快速發展,LIS極大地提高了實驗室的工作效率,全面提升了管理水平。因此LIS系統的應用,對臨床實驗室科學化、規范化、人性化的管理,對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建設醫院化驗室信息系統的意義
隨著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和全自動血球計數器等儀器的使用,檢驗科的大多數項目實現了全自動化分析。
全自動化分析引入后,組合化驗增多,更好地滿足了臨床需要,也使檢驗科的工作量和檢驗數據成百上千倍的增加,工作量大,任務繁重,報告結果仍處在原始的手工階段:抄寫,登記,報告單丟失后結果難以查詢,手工繪制質控圖, 不能對病人的結果進行動態追蹤,不能動態掌握儀器設備使用情況和試劑的消耗情況,手工計費易發生漏收或錯收,這就需要實行智能化管理。
檢驗醫學已步入了一個以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為主要特征的新時期,各種自動化分析儀器在檢驗醫學領域的大量應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向醫療部門的廣泛滲透,網絡信息化建設日益引起重視,高效率處理高速增長的實驗數據。充分發揮各種自動化儀器快速、準確的優勢,緩解自動化儀器測定的高速度與手工報告結果的低效率之間的矛盾,為臨床提供整潔、統一格式的中文報告,提高工作質量和檢驗學科的整體水平。
檢驗科由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規范化管理發展,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是從繁瑣的凌亂的手工報告檢驗結果走向簡便的計算機報告結果,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對過建立測定過程中質量控制的實時監測、分析、預警系統,提高檢驗質量,是建立規范、統一的報告單,確保不發生分析后誤差,提高數據可靠性的需要,這樣能集中管理檢驗信息,便于查找問題、分析原因,改進工作,加強全過程質量管理。加快檢驗結果向臨床的反饋速度,提高對危重病人救治水平的需要,建立完整的醫院信息系統,實現檢驗信息全院實時共享的需要,是檢驗學科提高自身素質,盡快適用信息化社會發展,實現檢驗信息社會化共享的需要。
通過門診醫生和住院醫生工作站提出的檢驗申請,生成相應患者的化驗條碼標簽,在生成化驗單的同時將患者的基本信息與檢驗儀器相對應;當檢驗儀器生成檢驗結果后,系統會根據相應的關系,通過數據接口和檢驗結果核準將檢驗數據自動與患者信息相對應。能實現檢驗信息電子化、檢驗信息管理自動化的網絡系統。代表當前最新技術的檢驗信息系統應該具備與醫囑雙向溝通、采用條碼管理手段、財務自動計費、儀器雙向控制等重要功能特點。
LIS是HIS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與HIS的無縫連接可以共享HIS中的信息資源,患者就診、交費后,在LIS 系統的終端通過患者的就診卡(或醫保卡) 調出患者信息,如門診號、姓名、性別、年齡、檢驗項目及費用等,使檢驗科能與門診部、住院部、財務科和臨床科室等全院各部門之間協同工作?;颊叩臉吮臼占谫N有條形碼的相應標本容器中,工作人員通過讀碼器讀取醫院HIS 系統的患者信息,住院患者的標本和條形碼的信息關聯由病區護士工作站完成。通過讀碼器讀取標本容器上的條形碼,LIS系統即可從HIS 系統中調出該標本所對應的患者各種信息,同時將其錄入到“標本接收信息錄入”模塊中,系統對所接收的每一份標本按專業不同自動歸類并生成多個工作清單。操作者根據自己專業提取工作清單,按工作清單上所要求的檢測項目通過讀碼器與檢驗相應儀器關聯,系統自動讀取患者的各種基本信息和檢測項目。
提供人工和自動審核功能,人工審核是指人工對某一數據進行瀏覽,檢驗結果的合理性。自動審核可以對不同檢驗種類之間的檢驗結果相關參照比對,同一患者的當前結果與過去數次結果的比對,保證標本審核的準確性及穩定性。同時提供了檢驗項目的上下限范圍檢查和空值警告提示。
檢驗工作中對數據的訪問、輸入和修改有一定的權限要求,建立結果數據冗余,實施身份的驗證,多級權限的管理機制,加強安全操作指導,可減少各種因素導致的數據破壞,而且可以防止數據的泄漏。在LIS與HIS其他子系統連接時,通過數據接口來交流信息,數據接口安全應遵守有關行業標準(HL7)和醫院的規定,保證接口雙方的安全[2]。簡單和標準化的數據接口穩定,也便于維護。
可以進行項目工作量、組合工作量、科別工作量、部別工作量、檢驗者工作量、送檢者工作量、儀器工作量、標本工作量、細菌工作量、組別工作量、日期工作量以及以上各個條件的組合的工作量統計和費用統計,使科室治理者很輕易把握和分析科室的運轉情況,為決策提供了數據;同時檢驗人員可以進行各種組合的實驗數據統計,如對一定年齡范圍和某一疾病患者的某一項目進行統計分析,這有利于檢驗人員進行研究。
LIS數據采集模塊連接,實時自動接收儀器質控數據,自動繪制質控圖,自動失控警。使用優頓圖對質控數據進行分析,辨別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以便檢驗人員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工作質量。
2.5.1 儀器管理,科主任在辦公室內就能查詢LIS網絡上儀器的運行情況,也可通過查看各儀器的質控情況從整體上分析儀器的運行情況。
2.5.2 試劑管理,登記實際的出入庫情況、使用情況,在試劑庫不足時報警,可統計出各儀器上試劑的損耗率,試劑的使用效率,各個項目的測試成本。
隨著我國醫療制度的不斷改革,傳統的醫療運作模式已不能適應患者要求,醫院管理向著科學化、規范化、人性化的方向發展。醫院HIS的更新換代,檢驗將徹底實現條形碼統一管理,使整個檢驗過程更加簡化,在這種新的工作模式下,標本只要在條形碼閱讀器上過一下,病人資料及待檢測項目就會從網絡上自動調入,分別送到檢驗的服務器和分析儀器,減少了實驗室信息傳遞過程中人為因素導致的誤差,真正實現了檢驗流程的自動化與檢驗全程質量管理[3]。提供及時準確的檢驗報告是檢驗工作者的基本職責,但僅憑檢驗人員的工作熱情和責任心往往難以達到這一要求,傳統的檢驗工作流程錯綜復雜,出點差錯也是難免的。LIS與HIS整合后,在臨床上取消了傳統的醫囑信息載體—檢驗申請單,檢驗標本也能準確定位到實驗室之間、小組之間及小組內不同的崗位之間,減少了差錯、漏洞和時間浪費,同時臨床上也能在第一時間內查詢到病人的檢驗結果。利用計算機這一現代化工具,對檢驗項目和標本進行管理,為檢驗項目的規范化操作提供了客觀保證,可從根本上杜絕因忙亂而導致的差錯現象。
[1]劉風華,曹廣亞. 檢驗科信息化系統應用體會. 檢驗醫學與臨床.2006, (3) (7) :342
[2]武永康, 等. 實驗室信息系統在檢驗醫學中的應用探討.華西醫學.2007.21( 3)
[3]黎永新,雷達,莫建坤,等.在LIS建立危急值、急診結果報告記錄的應用[J].現代醫院.2008,7(12):130-131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8.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