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東山 宣鋼焦化廠
淺談焦爐強化生產期間的熱工管理
潘東山 宣鋼焦化廠
焦爐生產是一項安全性、環保性、能耗要求、操作控制管理非常嚴格的工作,互為牽涉、互為聯動。隨著市場經濟的調整,社會的發展,對綠色環保生產、能源耗量的控制指標、以人為本文明生產的安全生產性要求、現代生產操作控制的高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隨著國家制度的不斷完善,經濟發展的不斷提升,安全、環保、能耗理念的不斷深化;焦爐生產管理中,只有把安全、環保、能耗、操作控制管理有機融組,狠下工夫,才是保證焦化生產長效運行的關鍵核心,才是化管理為效益的最根本的歸宿,也才是焦化生產的最終理念。
焦爐強化生產;熱工管理
我廠設備情況:焦爐型號為JN60-6型2×50孔6m復熱式焦爐,單集氣管,設計周轉時間19小時,年產焦炭100萬噸,炭化室容積38.5立方米。我廠牢牢抓住焦爐生產管理這條龍頭,從安全生產管理出發,保企業生命線;從環保操作出發,保現代綠色環保生產理念;從內部能源合理優化出發,保現代能源效益化理念;從嚴格操作控制管理出發,保現代生產操作控制管理的高水平;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取得了較好效果。本文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焦爐強化生產期間的熱工管理。
以點帶面地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熱工系統推行。該系統所轄的班組,紛紛圍繞各自的崗位職責、安全職責、操作規范,進行了零事故的管理。針對個別職工文化水平低,安全、技術、操作三大規程及確認制、聯保制不會寫,更不會背的難題,改變以往的單純扣罰,采用科技手段把職工引入到安全管理軌道,為他們找來微型錄音機,并將相應的安全制度錄制下來,供他們在茶余飯后、工余時間邊聽邊記、邊背誦,將安全制度植入到職工的心田。消滅安全管理的盲點和死角。經過長時間的運作,熱工系統以調火溫度控制,信息反饋父老鄉親,熱修爐體維護,直橋組荒煤氣導出等無人身、機器設備操作事故為亮點的“零事故管理”首戰告捷。下一步還要趁熱打鐵,將“零事故管理”模式向生產班系統延伸。在規范勞保用品穿戴、學習用安全規章制度杜絕習慣性違章,嚴格裝煤制度、推焦制度、熄焦制度等一系列可近代領域內,主動預案,反復演練。下面談談具體措施。
要重視班組安全管理,把安全貫穿于全員、生產全過程,充分利用班前班后站隊時間加強員工安全教育培訓,提高自我防護能力。加強班組員工勞動紀律、生產操作和工藝紀律管理,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強化各員工嚴格按照操作規程精細作業。
生產設施老化劣化嚴重,已進入“老齡期”。日常工作中,必須加強焦爐后期改善性維護,及時排查和整治各類隱患。要加強爐體維護,延長使用壽命。加強爐體的日常維修工作,爐體維護的好壞是焦爐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經濟效益方面的一個體現;因此,規范日常各方面的操作管理是這一保證的關鍵;對此,加強了爐墻的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并及時進行有計劃性的噴補,此也是保證焦爐環保生產的一個方面。
隨著“環保城市”建設的推動,現代工業企業綠色環保生產必將被推上更高要求的臺階。因此,目前形勢下,焦化生產行業的特點決定了環保管理在生產管理中無疑成了不可或缺的重點。
一般講,焦爐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環保污染問題主要是煤煙、荒煤氣、黑煙等。而控制治理這些主要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嚴格焦爐生產的各方面操作;二是適時地做好必要的投入、改造工作。
①理清薄弱環節,梳理焦爐出現污染點的部位和環節,各崗位、各作業點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制止非環保性操作現象的出現。
②增強“按崗位操作規程操作的規范性”的意識。關鍵是操作要到位,環保意識要增強。
③加強日常檢查、治理的力度,如爐墻的定期檢查、燃燒狀況的檢查及爐墻的及時噴補、修補工作。
④加強內部環保檢查考核制度。
①焦爐設備是焦爐的基礎,加強設備的維護管理是生產穩定順行的前提條件,應該加強設備維護、檢修,備品備件的準備,如焦爐鐵件備件的準備等,并盡早組織更換已損壞的設備,確保焦爐的完好。加強設備的點檢和計劃檢修,逐步推行“點檢定修”制。
②加強與同行業間的技術交流,及時掌握行業發展動態,引進應用國內焦爐工藝新技術、新材料,適當加大科技資金投入,促進焦爐技術裝備水平的提高。
③進一步加強對職工技能培訓,提高職工素質,強化焦爐操作與管理。
④焦爐即結焦時間的穩定和煤源的保證、裝爐煤水分的穩定,對焦爐的正常生產和壽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就焦化公司實際情況來看,煤源不足,配煤水分偏高直接影響到焦爐的正常生產,要充分重視這一問題,盡可能為焦爐生產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條件。
[1] 嚴文福,鄭明東. 焦爐加熱調節與節能[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2005
[2] 祝永強. 5.5m焦爐預修炭化室墻的分段挖補. 燃料與化工.2006,(1):25~26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