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永波 福建江夏學院圖書館,福建 福州 350108
移動圖書館服務的知識產權侵權風險分析
賴永波 福建江夏學院圖書館,福建 福州 350108
移動圖書館服務是未來圖書館的主流服務方式,但圖書館為讀者提供移動閱讀服務,在信息內容提供、信息網絡傳播、服務區域范圍等三個方面涉及知識產權侵權風險。為規避知識產權侵權風險,圖書館應采取以下對策:提高知識產權法律意識、建立嚴格的信息資源使用審核機制;加強資源整合、擴大移動服務內容提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技術的應用、嚴格控制訪問權限;發布版權申明、謀求規避侵權。
移動圖書館;移動閱讀;知識產權;侵權風險
隨著無線網絡、3G技術等為代表的移動網絡技術的興起和普及,上網手機用戶數量不斷攀升,讀者通過手機或者手持閱讀器對電子資源進行無線接收和閱讀即移動閱讀成為一種新的閱讀趨勢,它克服了需要電腦、網絡以及固定場所才能進行閱讀的限制,是數字閱讀、全民閱讀的深化閱讀形式,具有及時性、便攜性、虛擬化、人性化等眾多優勢。
移動閱讀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提升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圖書館將因為引入先進的移動閱讀應用而獲得更加廣泛的讀者群,它有利于促進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圖書館開展人性化服務,拓寬圖書館服務的時空范圍,提高圖書館為讀者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可以更好地提升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實現服務質的飛躍,移動圖書館服務將成為未來圖書館的主流服務方式。
圖書館作為移動閱讀服務的內容提供者,在為讀者提供文獻信息資源服務的同時,也面臨對作品的知識產權造成侵權的風險。2009年10月國家版權局等四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圖書館著作權保護工作的通知》,可見對圖書館涉及著作權保護問題已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本文擬對移動圖書館提供移動閱讀服務可能造成的知識產權侵權風險的幾種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規避風險的對策。
移動圖書館作為移動閱讀內容提供者面臨的知識產權風險,主要是向讀者提供信息資源包括實體信息資源和虛擬信息資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知識產權問題。移動圖書館提供移動閱讀服務的內容來源主要有圖書館自有數字化資源包括館藏資源的數字化與購買的電子資源,和本館購買的虛擬館藏如中國知網遠程訪問。圖書館自有的數字化資源有些是自有版權如掌上國圖向讀者提供的年畫、拓片等特色資源,有些沒有自有版權如出于教學科研需要數字化本館館藏,本館購買的虛擬館藏只有訪問權而不擁有版權。對于自有版權資源當然不存在知識產權侵權風險,對進入公有領域的著作,圖書館進行數字化和傳播也不存在侵權風險。對于專有領域還在版權保護期內的著作,圖書館應密切關注其版權歸屬問題。
國家版權局《關于制作數字化制品的著作權規定》明確指出:將已有作品制成數字化作品,不論已有作品以何種形式表現和固定都屬于《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5條第1款所指的復制行為。復制權是著作權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經濟權利,著作權人對自己的作品有權決定是否復制和許可他人復制。圖書館數字化本館館藏,讀者通過網絡訪問、瀏覽、下載、緩存作品等都是對作品的復制,只不過存在直接復制和間接復制、永久復制和暫時復制的差異。
規避侵犯著作權人的復制權的一個有效辦法就是充分利用有關著作合理使用的規定。我國《著作權法》第22條規定:“為了學校教學或者科學研究需要,少量數字化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科研人員使用屬于合理使用。如果大量數字化,雖為上述目的也是非法使用。”可見評判是否合理使用的標準包括:(1)著作數字化和傳播的是出而于公益性目的,是為學校教學和科研的需要;(2)被數字化的著作是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3)數字化作品的程度應該是少量的。圖書館往往大量數字化包括屬于專有領域本館館藏資源并用于提供移動閱讀服務,雖然出于為教學、科研服務等公益性目的,但數量巨大,因此存在侵犯著作權人的復制權的風險。
我國《著作權法》和《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都賦予著作權人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著作權條約》(WCT)第8條也規定:“文學與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人應享有以有線或無線方式對公眾傳播其著作的專屬權利,有權選擇公眾接觸其著作的地點與時間。”著作權人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內容包括對信息進行交互式傳播的權利以及對公眾提供著作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擅自以有線或無線信息網絡方式向公眾提供其作品。移動圖書館提供移動閱讀服務主要通過無線網絡方式,即便法律允許其可以通過數字方式掃描和復制著作,但對于著作的傳輸,將面臨侵犯著作權人信息網絡傳播權的風險。
移動圖書館作為移動網絡服務提供者還面臨侵犯作品完整權的風險。根據《著作權法》第9條第4款之規定,保護作品完整權是指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移動圖書館作為無線網絡服務提供者,除了提供內容服務外,還按照用戶的檢索條件,對相關信息資源進行組織、篩選后再有選擇性地傳輸給讀者,從而面臨侵犯作品完整權的風險。
移動圖書館具有文獻傳遞功能,對于讀者看到的文章,在初步速讀后,針對個別確實需要進行精讀和研究的文章,可以選擇將文獻自動發送到郵箱,以便方便使用電腦的時候進行仔細研究閱讀。文獻傳遞服務使讀者利用文獻資料變得更加容易,大大降低了文獻資料的使用成本,一方面這種使用一旦超越合理的幅度,就會影響到著作的銷售市場,損害出版商的經濟利益,從而間接地降低著作權人從銷售市場所獲取的報酬,另一方面接受文獻傳遞服務的讀者有可能濫用權利,無限制地進行復制和散布,從而對著作權造成侵害。由于各國著作權法均未明確對圖書館的文獻傳遞行為進行免責規定,這就意味著圖書館的文獻傳遞服務蘊藏著極大的侵權責任風險。
我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7條規定,圖書館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通過信息網絡向本館館舍內服務對象提供本館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數字作品和依法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數字化形式復制的作品。圖書館可以通過信息網絡為讀者提供數字化作品,但強調服務對象必須“在本館館舍內”,通常理解為在圖書館實體建筑內。此條規定為圖書館在數字環境下的信息服務提供了保障,但同時作了嚴格的區域限定,限制了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范圍,不利于館舍外讀者利用圖書館數字資源。在信息網絡傳播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移動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區域范圍已超出了圖書館建筑實體,用建筑實體來限定圖書館服務的范圍,實在與弘揚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共知的精神背道而馳。因此應該在概念和觀念上適度擴張館舍范圍的限定,在高校校園網內的服務應該被納入“本館館舍內”的服務范圍中,從而適用《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之規定。
4.1 提高知識產權法律意識、建立嚴格的信息資源使用審核機制
圖書館要嚴格遵守《著作權法》、《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著作權法律法規宣傳教育,不斷加強知識產權相關知識的學習,時刻關注國內外知識產權法規的變化,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同時,要建立嚴格、詳盡的資源使用審核機制和工作制度,按照“先授權、后傳播”的作品使用原則,盡量獲得版權所有者的書面授權或與數據庫商達成授權使用協議,包括獲取授權、合同條文審核、權利驗證、違約責任處理等方面的內容。在審核移動閱讀服務內容過程中要熟悉哪些作品屬于公有領域,哪些作品屬于私有領域,及時調整移動圖書館建設和服務的策略,清除侵權盜版隱患,杜絕未經許可復制或通過信息網絡傳播他人作品的行為,合理、合法利用電子信息資源,充分尊重和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避免發生知識產權糾紛。
4.2 加強資源整合、擴大移動服務內容提供
圖書館要針對移動手持設備和移動閱讀的特點,整合館藏資源,選擇適合移動閱讀的內容,并加大音頻資料、視頻資料的加工存儲。本館館藏資源尤其是自有知識產權的資源畢竟有限,這勢必會影響移動服務內容的提供。圖書館可以與其他高校圖書館和公共館建立圖書館聯盟,在“云環境”、“云計算”的網絡環境下進行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避免資源建設的重復浪費,解決移動服務內容提供的瓶頸問題。此外,移動圖書館提供移動閱讀的信息資源相當一部分來源于移動服務供應商,圖書館可以加強與移動服務供應商的合作,獲得發行作品的版權許可,這樣既可以擴充資源利用范圍,又具備了合法性。如上海圖書館與盛大文學協商合作模式,盛大文學通過“云中書城”向上海圖書館提供海量的數字版權;全美最大的電子書供應商Overdrive與紐約公共圖書館、愛爾華市公共圖書館、緬因州圖書館合作;美國移動技術提供商Boopsie與奧克蘭大學圖書館、西雅圖公共圖書館、圣克拉拉郡圖書館合作,提供移動閱讀服務。
4.3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技術的應用、嚴格控制訪問權限
4.3.1 統一身份認證
統一身份認證是指在移動圖書館應用系統中,讀者要向圖書館提出開通移動閱讀服務申請,圖書館向讀者發送單一許可認證短信,每一個讀者只能認證一臺手持設備,這樣就解決了知識產權的使用范圍問題。讀者再次訪問的時候均不需要再輸入繁瑣的賬號與密碼,如果更換手機可申請再次認證,訪問的所有個性化記錄都保持不變。如果手機丟失,可以向圖書館管理員申請關閉,新手機認證后,丟失的那部手機就再不能訪問。
4.3.2 進行轉發鎖定
轉發鎖定(Forward Lock)是指限制讀者對訪問過程中的頁面鏈接和下載內容的非授權傳播。也就是說,圖書館對移動閱讀內容附加了轉發鎖定的標志信息,接收此信息的手持移動設備啟動輸出鎖定功能,終端的輸出信號被禁止,下載內容不能發送給其他非本館認證成員,鏈接也不能使用,這樣就防止了信息內容的無限擴散,有效保護著作權人的知識產權。
4.3.3 應用數據加密技術、保持數據完整性
數據加密技術是指為了加強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而將數據格式轉化為密文進行傳輸和存儲,是圖書館保護數字知識產權的常用手段之一。它可以防止通過網絡傳輸的數據被修改、剔除、嵌入、替換或重發,保證讀者接受和使用該數據的真實性,從而維護了著作權人依法享有的作品完整權,減少知識產權糾紛。
4.4 發布版權申明、謀求規避侵權
版權申明內容可以重申圖書館提供移動閱讀服務的公益性質,如掌上國圖的免責聲明:“掌上國圖秉承國家圖書館公益性服務的特點,讀者在使用掌上國圖各項服務時,除當地移動運營商收取GPRS流量費和短信費外,國家圖書館不收取任何費用。讀者使用期間產生的相關費用請與移動運營商聯系”。版權申明還可以明確規定著作的使用范圍,如與Overdrive合作的圖書館在網站上嚴正聲明,通過Overdrive獲取的數字內容受知識產權保護,版權歸著者所有,用戶只能用于個人而非商業用途,無權修改、復制、重新發布、共享、郵寄、銷售或用于其他與協議不一致的用途。對于一些未經授權但已收入移動圖書館服務的作品,可以通過版權聲明謀求避免侵權。例如版權聲明中可以這樣說明:如果您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以移動閱讀的方式為讀者使用,請速通知我們,我們將撤除您的作品,同時根據此前的作品使用情況向您合理付酬。
目前我國移動圖書館建設還處起剛起步階段,對移動圖書館服務涉及知識產權侵權風險的討論還比較少,特別在流媒體知識產權保護和技術應用方面經驗和成果甚少,適用于移動閱讀的知識產權法律和政策很薄弱。由于移動圖書館提供移動閱讀服務的信息內容自身具有易于復制、修改的特征,對移動閱讀服務內容的知識產權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移動圖書館建設過程中應該密切關注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1]劉永慶.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知識產權問題探討[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11):38-39
[2]王建.數字圖書館建設和運行中的知識產權問題及對策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0(9):32-36
[3]王根.中外版權制度中圖書館合理使用條款比較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0(23):39-42
[4]蔣玲.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文獻傳遞中的著作侵權風險及其規避[J].圖書情報工作.2010(11):80-83
[5]吉宇寬.P2P數字圖書館虛擬聯盟著作權侵權風險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0(17):36-39
[6]麥淑平.數字圖書館建設與服務的知識產權保護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2):17-20
[7]掌上國圖.[EB/OL].[2010-10-8].http://mobile.nlc.gov.cn/
[8]國家版權局等四部委《關于加強圖書館著作權保護工作的通知》[EB/OL].2010-11-9.http://www.xwcbj.gd.gov.cn/news/html/zxdt/article/1256855705246.html
[9]高春玲.移動閱讀市場驅動下的圖書館:角色與對策[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0(11):1-6
[10]Overdrive.What are digital rights[EB/OL].[2010-10-8].http://www.orerdrive.com.
[11]李穎,等.流媒體國際標準化DRM技術動態綜述[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0(11):38-46
Mobile Library Servi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Risk Analysis
LAI Yongbo Fujian Jiangxia College Library Fuzhou 350108
Mobile library service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future library service mode. But the library provide mobile reading service for readers, in information provided, information network dissemination, service areas from three aspects involv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risk.For avoi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fringements,the library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firstly ,impro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consciousness and establish strict information resources use review mechanism; secondly, strengthen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enlarge mobile service contents provide; thirdly,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and strict control of access ;at last ,release the copyright notice and seek the evade infringement.
Mobile library; Mobile rea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Tort risk
G250
A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6.042
賴永波(1977-),男,福建省永定縣人,福建江夏學院圖書館參考咨詢部主任、館員,碩士,發表論文9篇,研究方向:信息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