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詩佳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
游戲化學習在中國的發展狀況分析
凌詩佳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
游戲化學習(Game Learning),又稱為學習游戲化,顧名思義就是采用游戲化的方式進行學習,在游戲中學習知識、技能。因此,也有些學者稱其為“玩學習”。
游戲化學習概念雖然是最近才提出的,但是實際上關于它的研究很早就開始了。游戲化學習軟件最初的原型是教育游戲(educational game),關于教育游戲的研究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就已經開始了。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教育游戲的開發有了長足的發展,已經從最初的電視游戲發展到了計算機游戲(computer game)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游戲的類型也逐漸增多,并且有了廣泛的應用。其中,技能訓練類型的教育游戲被應用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中,Savery和Duffy研究指出技能訓練類型的游戲在基于問題的教學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而模擬類型的教育游戲是對現實世界的模擬,具有與現實世界的特征保持一致的場景[14]。模擬類型的教育游戲對一些人們難以接觸的環境或較為危險的環境進行模擬,供學習者學習和研究使用,例如軍事飛行fist等。
在歐美國家對游戲化學習軟件的研究、開發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無論做教育軟件還是直接用來教學,游戲化學習在國內目前都沒有成功的。以奧卓爾軟件公司制作的奧卓爾游戲化學習軟件系列為代表來看,會發現在他們的游戲中,游戲和知識內容是完全分離的,知識內容是以題目的形式出現的,當需要與攻擊怪物時,首先需要回答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與普通教育軟件中的問題是類似的,如果回答正確則攻擊怪物,否則,就會被遭到怪物的攻擊。也就是說知識內容并沒有真正的融入到游戲中去。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首先,開發游戲到目前為止還主要是行業行為。在理論上和邏輯上,政府可以投入、組織一個團隊或者委托一家公司進行開發。但實際是做不到的。一是人才條件,目前國內非常缺乏游戲開發的人才;二是政府本身未必愿意拿這個錢,因為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資金等才可能開發出一款像樣的游戲;三是即使政府可以掏錢,它也未必愿意真將部分教育過程游戲化。理論上提倡游戲化學習,與實際上將教育過程游戲化,在現有教育體制下是兩回事。
其次,是現在對教育和學習理解得太狹隘。目前我們的教育目的還是低層次的應試教育和標準化教育。在這種思路指導下,開發游戲的難度變得非常高,作為游戲本義的玩家主體,和僵硬的特定教育目的之間的矛盾很難調和。本來某些課程,如歷史、地理、英語等,還是有可能設計成一款很好的游戲,同時也能夠實現教學目標的。但是其前提是,游戲開發者必須同時對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深刻了解,這個條件要求非常高,因為極少有人能同時對游戲開發技術和特定的教育任務兩方面都非常了解。因此現在產生于應試教育和標準化教育這種思路指導下的所謂教育游戲,也就只能出現這樣滑稽的面貌:要背會幾個單詞才能過關,或者設計出一款網絡游戲,玩家在游戲中碰面,你問我幾個知識點,我問你幾個知識點,如此之類。玩家心理和教育任務之間的矛盾,以及最終呈現這種莫名其妙面貌的一個著名例子,是盛大的《學雷鋒》。在這款游戲中,撿垃圾能得分,扶老太太過馬路也能得分,結果玩的時候人人都去撿垃圾,老太太站在馬路當中根本沒人去扶。玩過游戲的人都理解,撿垃圾是游戲元素,但扶老太太過馬路絕不是游戲元素。結果是很快這款游戲本身也沒人玩了。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用教育游戲來實現我們那些僵硬的教育目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最后,現在中國的社會輿論對游戲的觀念是一種偏見。許多人根本不去接觸它,根本不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就集體性排斥,乃至政策性排斥,從政策上對它加以限制。從學校老師到學生家長都不停的宣講著玩游戲的危害性。這其實是重大的誤解,政策性排斥更是將誤解當作了真理。國內的教育專家基本不接觸游戲,不知道游戲實際是怎么回事,而他們面對的恰恰是受游戲影響長大的一代。他們所謂的游戲化學習,還僅僅停留在用游戲工具來灌輸知識點的層次上,這是低層次的,也是根本錯誤的方向。甚至我們對游戲的基礎理論研究還是空白,幾乎沒有人愿意申請此類課題,更不可能利用它來實現我們想要達到的目標。
實際上,游戲并不像許多國人認為的那樣膚淺,比如容易耽誤學生學習,容易使人玩物喪志等等。在游戲最原始的意義上,孩子們確實從中學到了很多與人相處的技巧。在現有的游戲中,也已經帶有足夠多的教育成分。比如《大航海》,比如《三國志》,它們不是教育游戲,但《大航海》中含有豐富的地理乃至氣象知識,《三國志》則以三國時代的歷史為背景,認真玩過的人起碼對其中涉及的知識會很熟悉,即使像《三國志》這樣的游戲,其中的歷史背景和相關知識是經過解構甚至惡搞的。一個好玩的游戲,都有教育成分,不管是競技類單機游戲還是以社區功能為主的網絡游戲均是如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玩游戲本身就是在實現教育功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游戲能使人專注一個事物的話,那么也能應用于學習。學習和游戲的本質是通過玩而學習到東西,所以要先提高興趣再學習知識。現在提倡游戲化學習,實際是想用游戲為特定的教育目的服務,通過游戲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
實現游戲化學習最好的一條路是:發現和利用現有游戲中的教育因素,引導其靠近教育目標。不論是通過技術分析還是抽樣分析還是其他手段,把這個研究清楚,然后來做自己的游戲。游戲化教育的路還很長很長,起碼要經過三個階段:社會環境好轉,游戲理論研究獲得突破,游戲應用于教育。看看現在的社會環境如何?第一步才剛抬腳,離第三步還很遠。政策排斥,國內游戲產業環境的惡劣,和人才的缺乏是攔在中國游戲化學習發展前面的三座大山。
中國的教育市場是最大的市場。知道全國中小學有多少學生嗎?2億人!政府應當大力支持游戲化學習產業的發展。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支持單機游戲,而不是只支持網游。單機游戲的開發更注重過程和細節,更有利于國產游戲水平的提高。所有的游戲公司都對2億人的教育游戲市場虎視眈眈、磨刀霍霍,政府對單機游戲的重點扶持更能夠加速國產單機游戲的成長,這有利于促進游戲基礎理論研究,有利于改善游戲化學習的環境,并產生良性循環。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4.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