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亮 憑祥市公安消防大隊 532600
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探析
楊繼亮 憑祥市公安消防大隊 532600
過高層建筑的火災原因及造成蔓延擴大、重大人員傷亡因素,提出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高層建筑;火災分析;管理措施
近幾年,高層建筑在各地拔地而起,大大改變了各地的面貌,部分高層建筑甚至成為了城市的標志性建筑,為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幫助,然而,頻繁的高層建筑火災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影響,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問題也成了大家關注的熱點。本文結合多年來消防工作者在高層建筑防火工作的技術探討及近年來高層建筑重特大火災事故分析,提出一些相關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供大家探討。
高層建筑層數多、垂直距離大、人員集中,加上各類管道豎井多、火勢和煙霧向上蔓延快,增加了安全疏散難度,從發生火災的高層建筑疏散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地帶的時間會相對延長。廣西南寧市地王大廈地上58層,高276米,據火災模擬疏散統計,在發生火災時,要把整棟大樓里的全部人員疏散到地上需要約4個小時。普通電梯在火災時由于被切斷電源等因素,多數建筑的安全疏散主要還是依靠疏散樓梯,而樓梯一旦有煙氣竄入,就會嚴重影響人員疏散。如果火災得不到及時控制,火災蔓延擴大很有可能將消防電源燒毀,從而致使用應急照明和應急廣播癱瘓,給疏散帶來極大的困難。大部分人在日常工作中上下高層建筑一般都使用電梯,對整棟樓層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不熟悉,也會給火災中安全疏散帶來極大的困難。
高層建筑中樓梯間、電梯井、管道井、風道、電纜井、排氣道多,如果防火分隔措施不利,在發生火災時,容易產生煙囪效應,火勢將迅速向上蔓延,并容易形成立體燃燒。據實驗資料證明,在火災初起階段,因空氣對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煙氣擴散為0.3m/s;煙氣沿樓梯間或其他豎向管道擴散速度為3~4m/s。如一座高200m的高層建筑,在無阻擋的情況下,煙氣在一分鐘左右就能從一樓豎向管道井擴散到頂層。近年來的一些高層建筑火災就是因為防火分隔措施不利,致使火災在縱向樓層相互串通,造成火火蔓延擴大。高層建筑特別是高層居住建筑采用大量的可燃材料裝修,也是造成火災迅速蔓延擴大的一個主要原因。
1、先天性火災隱患多。高層建筑消防技術復雜,在施工設計上存在一定問題,如使用新材料、新技術時,沒有考慮到防火問題,加上消防技術審核把關不嚴或技術審核不到位,遺留先天性火災隱患。早期建筑物的設計大部分只考慮其使用功能,忽視其必要的防火能力,存在先天性火災隱患,例如,沒按國家消防規范要求設計防火分區、自動消防系統、疏散通道等,或即使設計但施工不到位;各管道豎井在連接或穿過各樓層、地面、墻壁時的封堵措施、技術保障不到位,導致“阻燃”結構不阻燃。為圖美觀時尚,內裝修大量采用可燃物,耐火設計不符要求。或由于周圍環境的限制而減少或缺少環形消防車道,這些先天性設計、建造缺陷使得大樓在發生火災時,不但失去了它原本應該具有的防火能力,還進一步阻礙了人們逃生、救援,以致釀成更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如2009年“4.29”淮安金馬廣場火災,位于大樓2層的金陵鴨血粉絲店外部的廣告牌燃燒猛烈,火勢迅速沿外墻向上、向建筑內部蔓延,救援難度特別大。
2、人為因素造成的火災隱患多。因高層建筑內入駐單位性質不同或人員復雜,且對外接觸頻繁,出入人員復雜,有些人員不一定能遵守大樓的管理規定,如在禁煙區吸煙、未經同意擅自觸動電器開關或闖入機房重地、有意或無意地把易燃易爆物品帶入大樓等,給高層建筑留下眾多的火災隱患。由于居住的人員多,人為因素引發火災的概率也會相應增多。據調查,因吸煙不慎而引起的火災是高層建筑火災最常見的原因。高層建筑中部分人員為了進出方便,故意把防火門閉門器拆除,造成在發生火災時煙氣向疏散樓梯或相鄰防火分區串通蔓延。一些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加上各類違規操作普遍存在,是造成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廣西憑祥市鵬程大酒店2006年2月22日火災就是因為租房人員私自在房間里燒水煮面,出門忘記撥電引起的火災。上海靜安區教師公寓樓2010年11月15日特別重大火災據稱是因為施工人員違規操作電焊施工引起的火災。
3、消防設施未保持完好
建筑消防設施多,功能復雜,加上部分建筑的管理人員少,防火措施不利,防火檢查巡查不到位,或管理人員防火技術措施不到位,消防設施損壞了未能及時發現并整改,造成在發生火災時消防設施未能充分發揮作用,容易造成火災擴大蔓延。2010年吉林“11.5”特別重大火災就是因為消防設施癱瘓,在發生火災時,消防設施未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從而造成了火災擴大蔓延。
高成建筑火災中,人員在撤離逃生時具有明顯的共性,即在恐煙性、恐熱性、向光性、向闊性等行為心理驅使下,往往辯不清方向,失去正確的理解和判斷能力,容易產生聚集現象及發生人員的擁擠、踐踏、造成人為堵塞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從而造成更大的傷亡。
高層建筑內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每日進行防火巡查。高層建筑內的公眾聚集場所在營業時間的防火巡查應至少每二小時一次;營業結束應對營業現場進行檢查,消除遺留火種。高層建筑內的醫院、養老院、寄宿制學校、托兒所、幼兒園還應當加強夜間防火巡查,其他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可以結合實際組織夜間防火巡查。防火巡查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一是用火用電用油用氣有無違章;二是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完好;三是常閉式防火門是否處于關閉狀態,防火卷簾下是否堆放物品影響使用;四是消防設施器材、消防安全標志是否完好;五是重點部位員工在崗在位情況。高層建筑內的單位員工應每日進行崗位自查,檢查包括下列內容:一是用火用電用油用氣有無違章;二是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三是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標志完好情況。
對發現的火災隱患,及時由使用人或管理人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確定整改措施、時限和責任人,并落實整改資金。整改期間應采取臨時防范措施,確保消防安全。對隨時可能引發火災的隱患或重大火災隱患,應當將危險部位停產停業整改。管理人員還要加強對建筑消防設施定期維護保養工作。
高層建筑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以及公眾聚集場所的經營者應當建立并落實消防安全培訓制度,明確機構和人員,保障教育培訓工作經費,并定期對職工開展形式多樣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對新上崗和進入新崗位的職工進行上崗前消防安全培訓,對在崗職工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消防安全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國家消防工作方針、政策;二是消防法律法規;三是火災預防知識;四是火災撲救、人員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識;五是本單位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
高層建筑消防設施多,功能復雜,操作專業化,部分人員特別是非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對建筑消防設施的使用功能及操作不是很清楚,所以對高層建筑的消防設施進行標識化,將各消防設施的使用方法標識在相應消防設施的操作面,讓每一個在發生火災時,能及時正確地使用身邊的消防設施進行滅火,充分發揮消防設施在火災中的作用。
高層建筑的管理人員應根據建筑的實際情況,制定統一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明確組織機構和任務分工,并制定報警、接警處置、通訊聯絡、應急疏散的組織、撲救初起火災、安全防護救護等程序和措施。然后管理人員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屬于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演練時,應當設置明顯標識,事先告知演練范圍內的人員,并在演練后及時修訂、完善工作方案。同時不定期的強化每一個人的報告火警、撲救初起火災及組織人員逃生的能力,以確保在發生火災時,能及時向消防隊求助,組織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將火災損失和人員傷亡降至最低。通過加強演練,大大減少人員在高層建筑火災引起恐慌的心理。
[1]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200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3]消防監督檢查規定.公安部令第107號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4.109
楊繼亮,廣西崇左市憑祥市公安消防大隊53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