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鵬 江陰新順微電子有限公司,江蘇省江陰市 214431
微電子行業中的設備維修管理
李天鵬 江陰新順微電子有限公司,江蘇省江陰市 214431
本文闡述了設備維修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論知識,提出微電子行業生產線對待不同設備根據不同情況選擇適合自身情況的維修管理方式。
維修;設備管理;事后維修;預防維修;修正性改進維修;維修定位;設備點檢法
微電子行業生產線設備基本都屬于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設備,設備在精度方面除了要滿足嚴格的產品工藝要求外,對自身自動化控制的精確性及穩定性也有非常高的定位,這也就導致這些設備及其備品備件價格相當昂貴,正因為如此,這些高精度設備的維修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生產資金的合理使用,對降低產品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有重要意義。
什么是維修?英國標準3811號給“維修”下的定義是:“各種技術行動與相關的管理行動相配合,其目的是使一個物件保持或者恢復達到能履行它所規定功能的狀態。”在工業上,需要維護的對象有生產產品的一切設施和系統以及企業向用戶提供的各種產品。
所謂的維修是專指對生產車間的設備所進行維護和修理。維護是為了保持設備良好狀態所做的所有工作,包括對設備工藝腔體的清潔擦拭、尾氣排放系統處理,對設備傳動系統的潤滑,備件的定期清洗更換,對設備關鍵工藝參數定期檢查校正等等;修理是為恢復設備設計功能所做的所有工作,包括故障診斷、故障排除、故障排除后的測試以及全面翻修。
設備管理是指依據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通過一系列的技術、經濟和組織措施,對設備壽命周期內的所有設備物質運動形態和價值運動形態進行的綜合管理工作。設備管理主要框架是以良好的設備投資效益為目標;依靠科學技術、促進生產發展和預防為主的方針;保持設備完好,不斷提高企業技術裝備素質,充分發揮設備效能,實現設備保值增值等任務;設計、制造與使用相結合,維護與計劃檢修相結合,修理、改造與更新相結合,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技術管理與經濟管理相結合。企業更加重視在現行的維修體制下,維修模式、維修方法、維修費用、維修決策之間的管理優化問題。
設備維修大體可分為三種模式:一是事后維修;二是預防維修;三是修正性改進維修。微電子公司的生產方式都是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生產線批量生產。生產線上設備種類繁多,一般都是劃分為若干個工序,然后每個工序由專門的維修人員進行日常檢修,不同的工序不同的設備,所施行的維修與管理方式會存在些微的差別。
微電子行業車間內的設備維修基本都是多種維修方式并存的,但是總的原則是提倡修正性改進維修,施行預防維修,盡量避免事后維修,修正性改進維修是通過對設備零部件進行修復,包括零部件更換、尺寸補充、改進設計和制造等手段,消除設備先天性不足、缺陷或重復性故障,使設備性能得到回復和改善,從而提高設備將來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預防維修主要方式是定期維修與預知維修,定期維修是指設備使用到規定的時間時予以拆修,使其回復到規定的狀態;預知維修即在掌握現場設備運行狀況情況下盡量延長設備各部件在規定周期內的使用壽命,提高在用時間,降低維修成本,做好壽命周期費用最佳。微電子行業生產線的設備除非發生故障停機基本都是要求24小時正常運轉的,所以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對在用設備的維修,一般都是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有計劃地通過日常和定期檢查、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等手段切實掌握設備的技術狀態。根據產品質量產量的要求和針對設備技術狀態劣化狀況,分析確定維修類別,編制設備預防性維修計劃。修前應充分做好技術和生產準備工作,盡可能地利用生產間隙時間,適時地進行維修。事后維修是最原始的維修模式,他的維修費用最低,在一些簡易或價值低的設備中采用也是比較經濟有效的,但是由于事后維修都是發生在設備異常故障之后的行為,設備異常所產生的故障都是不定的,使得發生故障后修復時間長短不定,如果出現長時間未修復的情況,浪費的產能造成的損失會遠遠大于事后維修節約的成本。但是由于以預防為中心的維修還不能達到萬無一失,所以事后維修還是占有很大比重的。
對設備進行有計劃的保養檢修是維持設備穩定運行的保障。微電子行業中維修管理的理想狀態是有計劃的對設備進行預防性維修或改進性維修,盡量減少事后檢修情況發生,這就對維修人員對設備的了解深度,對工藝的熟悉程度有較高的要求,技術能力強的管理人員可以制定出比較全面的定期檢修流程,指導其它維修技師正確執行這些檢修內容,會使設備出現突發性故障的幾率大大降低,提高設備完好率,提高產能,保障生產,間接程度上也是節約了公司生產成本。
通過上面一段話的描述,我們都知道了預防維修在微電子行業設備維修管理方式中的重要性,首先,預防維修能夠減少設備發生不可預見故障的幾率;其次,預防維修可以利用生產間隙有計劃進行,從另一個程度來看等于是變相提高了設備利用率,提高了產能。但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也發現,要做到預防性維修,在備用預防維護備件的成本上也比較高,如果車間內所有的設備都要做到維修備用備件齊全,會占用公司成本很大一部分資金。所以很有必要根據不同設備采用不同的維修定位,不同的維修定位的設備在備品備件備用上區別對待。根據企業生產的性質和自身要求對設備在生產中的重要程度大概定位為兩種設備: 1)、關鍵設備 2)、一般設備。 劃分關鍵設備的條件可以考慮以下幾點1)、對生產的影響 2)、對產品質量的影響 3)、對維修費用的影響 4)、對安全及環境的影響等。對于劃分出的關鍵設備,維修管理工作中要推行強管理,在設備管理工作中全面推進設備點檢法。通過點檢能早期發現設備隱患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突發故障,保障生產,減少計劃外損失。點檢又是制定預防維修計劃及維修作業的依據.推行設備點檢要操作人員,專業點檢人員和管理人員各負其責,共同管理,具體如下: 1)讓操作工依靠五感,對設備運行狀況進行簡易診斷,即日常點檢,認真做好記錄,把好設備管理第一關。2) 要樹立專業點檢人員的中心地位,明確專業點檢人員所承擔的責任,讓其對自己所管理的設備全面了解,在管理中全面負責制定及修改點檢表。指導檢查日常點檢,進行專業點檢,及時安排處理點檢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制定備件計劃和檢查計劃,建立設備檔案。對于一般設備,在備件儲備上,除非一些采購周期較長的備件,比較貴重的備件盡量不去儲備。
在我們微電子行業,由于設備結構復雜,維修成本高,在對設備的維修管理中,做到準確定位,合理選擇維修模式,設備的維修不僅恢復原有的功能和精度,而且能很大限度的降低維修費用。在設備管理工作中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維修與技術改造結合起來,大力推廣新技術,使設備永遠保持一個良好的運行狀態,安全優質高效地為生產服務!
[1]徐憶柳,李曉東.維修工程管理研究與發展綜述.2012信息和電子工程國際研討會
[2]馬振凱.設備管理論文,2009.9
[3]王汝杰,石博強.現代設備管理.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7年4月,5024-4182-1
[4]馬新國.現代企業設備管理百科全書.黑龍江:哈爾濱地圖出版社,2006年3月,I-IS-11579
[5]沈永剛.現代設備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5次印刷
[6]張友城.現代企業中的全面生產設備管理.湖南科技技術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0.3969/j.issn.1001-8972.2011.2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