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華玉 曹國慶
(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48)
化工類高職院校《化學實驗技術實訓》課程改革初探
薛華玉 曹國慶
(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48)
從《化學實驗技術實訓》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入手,討論了改革的思路和實施的具體措施,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化工類高職院校;化學實驗技術實訓;課程改革
隨著社會與經濟發展,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將更多地受到社會的歡迎,高職院校正是培養“雙高”人才的場所。市場需要引領著高職院校的辦學方針,要求我們改革陳舊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和方式,調整課程設置,真正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素質、有能力、能創新的滿足社會需要的人才。對于化工類高職院校而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化工素質,《化學實驗技術實訓》課程是基礎。《化學實驗技術實訓》是高職院校化工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實踐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為后續專業課學習或日后從事化工產品小試和質檢工作奠定基礎。
目前,一些高職院校正在進行部分課程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對于基礎課程,無論從教學內容的寬泛性,還是從課程的定位而言,較難運用項目化教學或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基礎化學》作為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程,采用傳統教學方式,會使學生的化學基礎知識更為牢固,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容易被學生接受。而化學實驗技術實訓作為《基礎化學》課程的綜合實訓環節,可以進行改革嘗試。從課程內容來看,其傳統的驗證性實驗的教學內容僅僅讓學生學會“照方抓藥”,技能水平雖有一定提高,但不利于高職院校應用型、創新型技能人才的培養;從培養對象來看,“90后”學生思想獨立開放,喜歡深度思考,創造能力強,傳統的成績評定僅注重學生實驗報告優劣的評定,不能反映學生實驗技能的真正水平。因此,這種考核制度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因此,從根本上進行化學實驗技術實訓教學改革是當前高職院校需要面對的問題。筆者按照“以學生為主體,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學理念,對化學實驗技術實訓進行了改革嘗試。
《化學實驗技術實訓》是在學生基本具備《基礎化學》課理論知識和實驗知識的基礎上開設的實訓課程。該課程教學內容應該突出實現學生能綜合運用四大化學知識并在課程實驗的基礎上有較大提高的目標。另外,還應注重對學生文獻查閱、理解、運用能力及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
傳統的《基礎化學》教學模式僅針對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四個學科分別設置相應的實驗內容,沒有對四大化學實驗進行綜合、整合,內容不成體系,導致學生綜合運用化學知識進行實驗設計的能力欠缺。為此,筆者精心設計了必做實訓項目和自選實訓項目兩部分內容。(1)必做實訓項目是教師指定的實驗,可以是合成或提純產品實驗,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需要注意的是,這部分內容不能與《基礎化學》課程實驗操作內容重復。一般實驗教材會給出合成產品的具體操作步驟,很少涉及產品的鑒定和純度分析,筆者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產品進行鑒定,對產品純度進行分析,學生需要通過查資料、相互討論才能完成。(2)自選實訓項目部分學生分組完成,教師可以擬定一些生活中與化學相關的題目由學生選擇,或者學生自擬題目由教師審批。學生選定題目后查閱文獻、整理資料、設計方案。教師根據實驗室儀器、藥品情況,確定方案是否可行,不具備實驗條件的方案要求學生更改方案。通過完成必做和自選實訓項目,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得到強化,實驗態度和實驗作風更加嚴謹,團隊合作意識得到提升,感受到了科學研究的真實過程,為日后專業學習和畢業設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調研的基礎上進行改革 (1)不同的專業對課程內容設置有不同的要求,應通過與各專業教師溝通,走訪畢業生及用人單位,了解各專業所對應的核心實踐技能,再通過分析、思考、討論,確定各專業所需掌握的基本實踐技能,制定不同專業的化學實驗技術實訓課程標準并設定實訓內容。(2)在實訓內容的安排上,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設計型實驗,盡可能利用實驗室現有條件,開設既新穎又成熟,既有趣又安全,成本低廉,時間合理的實訓項目。(3)根據實驗內容,教師精心編寫實驗講義。
提前布置任務,細致組織實訓 化學實驗技術實訓課程共一周時間 (15學時),其中包括若干實訓項目。以往教學安排上完全以教師為主體,從學生進入實驗室起,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狀態。教師先講授實驗步驟,學生按照教材一步步完成,從實驗開始到實驗結束學生很少需要思考,或者說沒有思考的機會。在教學改革中,應改變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模式,突顯“學生主體,能力本位”的現代高職教育理念。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不僅做好實驗課前準備,而且更要重視實驗過程實施,否則教學效果難如人意。在實訓周開始前,筆者召集參加實訓的學生開會,對實訓周的內容做詳細布置,特別是對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如何進行文獻查閱做了指導,對各項任務提出了詳細要求。對于學生完成的實驗設計,教師應認真瀏覽,及時對方案的不足部分提出建議,以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改正。在實訓過程中,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教師應放手讓學生做,給學生全面觀察實驗現象、發現問題并修正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正確測量、記錄實驗數據和處理不同類型數據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學生完成實訓報告后,分組進行實驗方案、實驗過程及結果的匯報,談經驗、說不足,分享實驗成果。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后進行總結,相當于一個小型的論文答辯活動。
改革陳舊考核模式,建立新考核標準 以往的實訓考核往往重結果、輕過程,學生實訓報告筆記端正、實驗結果好,數據處理正確即得高分,對于實驗過程的評價不重視。這使得成績評定方式不僅做不到公平、公正,而且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不僅能對學生實驗表現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而且也能對學生進行約束和激勵。應制定新的實訓考核標準,即學生成績由組內學生互評、教師過程評定、實訓報告及小論文答辯情況等多部分構成,成績評定多元化,評分透明、客觀,避免了實驗報告定成績的弊端。在實訓周開始前,筆者就把考核標準公布給學生,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我表達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強了班級凝聚力。
運行效果 在基礎化學教研室的努力下,我院對部分班級進行了化學實驗技術實訓的試點改革,要求學生在一周的時間里完成兩個綜合實訓項目、一個設計型實訓項目及相關實訓報告。通過一周的實訓,筆者認為運行效果較好,與非改革班相比較,在以下幾個方面有較大的改善:(1)實驗內容具有綜合性、趣味性特征,打破了四大化學課程間的界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2)在設計實驗過程中,學生增強了查閱文獻和計算機應用能力。(3)在分組實驗中,學生增強了相互協作的團隊意識。(4)通過小論文答辯,學生的膽量及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提高。(5)在摸索—嘗試—失敗—思考—嘗試—成功的過程中,學生提高了科學研究能力,培養了創新精神。學生在實訓體會中寫到:化學實驗重在探索和研究,探索發現真理;要學會團隊合作,提高效率,虛心求教;培養了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把學到的知識付諸實際,學到了很多書本上不能學到的東西;提高了實驗興趣……
存在的問題 (1)目前,班級人數較多,均在40人以上,而指導教師只有2名,面對學生實訓過程中層出不窮的問題,教師壓力較大,需要學院管理部門工作量認定的相關政策支持。(2)課時少,學生完成實驗的時間比較緊張。(3)自選實訓項目采用分組方式進行,有些小組的個別學生有不參與的現象。(4)一周的實訓要求學生付出較大的精力,少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5)考核方式具體化后,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給工作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針對教師大量精力的投入,應向學院相關部門匯報,爭取更多人力、財力的支持;應建立更為完善的評價機制,注重評價內容的全面化,評價標準的多元化,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激發每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考慮具體操作的簡便性、可行性;應申報并建設《化學實驗技術實訓》精品課程,建成一個良好的教學團隊,實現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化學實驗技術實訓》是面向化工類高職一年級學生(在第二學期開設)的實踐課程,其教學質量會直接影響學生實驗習慣、實驗作風、操作技能及對專業的學習興趣,因此,本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但課程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全體師生轉變傳統觀念還需一個過程;課程改革也對教師業務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初次嘗試實訓環節的課程改革,筆者對實踐課程的認識比較淺薄,有待于在后續的實訓課程改革實踐中繼續摸索,以提高教學實效,探索出更為成熟可行的改革實施方案。
[1]曾小君,袁榮鑫,徐肖邢.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措施[J].中國電力教育,2008,126(12):127-128.
[2]李羽讓,梅景春,彭金華,等.基礎化學綜合實驗教學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24(9):67-71.
[3]梅喜萍.90后大學生的思想特點、成因和教育對策[OL].(2010-05-26).http:// www.scuec.edu.cn/stu/affairs/?view-2290. htm.
[4]孟慶松.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如何向縱深發展[J].天津教育,2006,(10):4-8.
G712
A
1672-5727(2011)12-0123-02
薛華玉(1979—),女,江蘇武進人,南京工業大學2007級應用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應用化學系講師,研究方向為電化學傳感器。
曹國慶(1964—),男,江蘇武進人,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應用化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工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