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均芳,范艷玲,闞景平
山東省青州榮軍醫(yī)院放射科,山東青州 26250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由胰腺消化酶對胰腺自身消化引起的化學性炎癥。臨床上有水腫型和出血壞死型,后者病情嚴重,可有休克、DIC或多臟器衰竭等并發(fā)癥,病死率高達25%~40%[1]。本病可見于任何年齡,以青壯年居多,女性多于男性。臨床特征是以突然腹痛,惡心、嘔吐及血、尿淀粉酶升高為主。急性胰腺炎治療過程較為復雜,需要配合正確有效的護理措施,這樣才能夠提高臨床治愈率,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本文就我院近年來收治的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及護理方法作出相關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2010年3月收治的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均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診斷標準[2],具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惡心、嘔吐、黃疸等癥狀,其中,男13例,女32例;年齡23~68歲,平均45.8歲;水腫型37例,出血壞死型8例;誘發(fā)因素包括飲食誘發(fā)者35例,膽管疾病者8例,其他2例;45例患者中合并休克2例,多臟器功能不全1例。
所有患者均給予禁食、胃腸減壓、抗膽堿能藥物、解痙鎮(zhèn)痛、抗生素及抑酸劑治療,同時給予抗休克、糾正酸堿平衡紊亂和水電解質紊亂治療,并對并發(fā)癥進行積極的處理和預防。
1.3.1 心理護理 由于急性胰腺炎具有突發(fā)性、嚴重性、多變性的特點,患者往往會產(chǎn)生極大的焦慮、緊張心理,過分擔心自己的病情,這樣對病情的好轉與康復更加不利。護理工作者應與患者及家屬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耐心安慰患者,介紹痊愈患者的情況,穩(wěn)定患者的不良情緒,幫助其樹立治療的信心;同時為患者解釋疾病的相關知識、各項檢查的目的,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1.3.2 一般護理 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幫助其安置合適的體位,一般可采取彎腰、屈膝側臥位,這樣可以減輕患者的腹部疼痛感;病室環(huán)境應舒適、干凈、整潔,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的新鮮空氣,保證合適的溫度和濕度,減少探視以保證患者充足的休息時間;對腹部疼痛劇烈輾轉不安的患者應在床邊安放護欄,防止患者不慎墜床;保持患者的皮膚清潔,及時為出汗患者更換衣物,同時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1.3.3 飲食護理 對所有急性期患者均嚴格禁食,并施行胃腸減壓,水腫型胰腺炎通常禁食3 d,出血壞死型禁食時間則更長。禁食期間給予靜脈輸液以維持患者的營養(yǎng)和液體平衡,每日液體總量不宜少于2 000 ml,施行胃腸減壓患者,每日的液體總量應增加,同時注意補充電解質,以保持電解質平衡[2]。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腹痛、嘔吐減輕或消失時,可恢復進食,由少量流質開始,逐步過渡到半流質、普通飲食。開始進食時宜先給對胰腺刺激小的糖類,然后逐漸增加蛋白質及少量脂肪。禁食患者出現(xiàn)口干或口渴時不宜進水,可含漱或用水濕潤口唇。對施行胃腸減壓患者,應做好口腔護理,以減輕胃腸減壓管造成的口腔干燥或不適。
1.3.4 建立靜脈通路及氧氣支持 對伴發(fā)休克及其他嚴重并發(fā)癥患者迅速建立2~3條靜脈通路,最好行深靜脈穿刺置管,在進行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中心靜脈壓及尿量監(jiān)測的同時,快速補充血容量,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根據(jù)尿量用呋塞米或甘露醇利尿,以防止腎衰竭,減輕腹水,排出體內有毒物質。患者入院后即給予2~3 L/min的氧氣吸入,鼻導管給氧不能減輕患者的缺氧癥狀時,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以改善患者肺的通氣功能及組織器官缺氧的狀況,提高動脈和組織的血氧飽和度,有效預防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和其他重要臟器功能的損害[3]。
1.3.5 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及尿量情況;觀察患者大小便及嘔吐次數(shù)、嘔吐物的顏色、性狀和量;每日至少兩次腹部評估,以便及早發(fā)現(xiàn)有無腹膜刺激征和腸梗阻等;密切注意患者血、尿淀粉酶,血象及動脈血氣分析的變化;腹痛患者要觀察腹痛的部位、性質、持續(xù)時間和用藥后有無緩解或腹痛性質有無改變;遵醫(yī)囑為患者進行胃腸減壓后,要保持引流的通暢,觀察和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及量;發(fā)熱患者每日測4次體溫,高熱時可用頭枕冰袋和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方法或遵醫(yī)囑采用藥物降溫,并觀察降溫效果,及時記錄在體溫單上;根據(jù)患者身體情況、年齡和心肺功能,調節(jié)輸液速度,及時補充因嘔吐、發(fā)熱、禁食和胃腸減壓所丟失的液體和電解質,糾正酸堿平衡失調;觀察患者皮膚顏色、光澤、彈性,認真記錄24 h機體出入量[4]。如患者出現(xiàn)意識改變、血壓下降、尿量減少、皮膚黏膜蒼白、冷汗等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現(xiàn)時,應積極配合醫(yī)生進行搶救。
1.3.6 用藥護理 對腹痛劇烈者,遵醫(yī)囑應用解痙止痛劑,如阿托品可抑制胰腺分泌,解除胃、膽管及胰管的痙攣而止痛。必要時可給予杜冷丁或其他藥物止痛。持續(xù)應用阿托品時應注意有無心動過速等不良反應。高度腹脹或腸麻痹時,不宜用阿托品。禁用嗎啡,以防引起Oddi括約肌痙攣,加重病情[5]。注意監(jiān)測用藥前后患者疼痛有無減輕,疼痛的特點和性質有無改變。使用抑制胰酶活性藥如抑肽酶和加貝酯,前者應注意過敏反應,反應強烈者可發(fā)生過敏性休克。
1.3.7 健康指導 指導患者及家屬了解本病的發(fā)病過程和誘發(fā)因素,對膽道疾病應及時治療,注意防治膽道蛔蟲;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飲食衛(wèi)生知識,應有規(guī)律進食,避免暴飲暴食,宜食用低脂飲食,避免食用刺激性強、產(chǎn)氣多、高脂肪、高蛋白類食物,戒煙酒,以防復發(fā)。
本組45例患者經(jīng)治療,均痊愈出院,無死亡病例。患者住院治療期間病情穩(wěn)定,無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平均住院時間為15.4 d。
急性胰腺炎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胰腺組織的急性炎癥。近年來發(fā)病率有增高趨勢,且各國發(fā)病率差異較大,其中,約80%患者病情較輕,屬自限性疾病,預后良好。另有20%患者病情危重,預后兇險,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急重癥。臨床多以持續(xù)性中上腹痛、惡心和嘔吐等癥狀起病,常伴有輕中度的腹膜炎體征,血、尿淀粉酶和脂肪酶異常升高,影像學檢查可見胰腺形態(tài)和內部結構的異常[6-7]。重癥者可波及胰周和遠隔器官,引起全身性炎癥反應,甚至引發(fā)多器官功能障礙及衰竭。臨床上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治工作必須高度重視,及時給予有效處理,同時還應結合治療內容進行相關的護理配合,如心理護理、生活護理、飲食護理、用藥護理等。具有針對性的護理配合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減輕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改善患者身體基礎狀況,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治療過程中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降低用藥不良反應及疾病復發(fā)率等。通過實施相關的護理方法,本組患者均痊愈出院,無死亡病例,且治療過程中無明顯并發(fā)癥發(fā)生,提示急性胰腺炎治療配合系統(tǒng)、有針對性的臨床護理措施十分重要。
[1]Hector MT,Xochilt RL,Carlos DC,et al.Oral allopurinol to prevent hyperamylasemia and acute pancreatitis after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9,12(13):124-125.
[2]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491.
[3]顧基蘭.冰片、芒硝外敷聯(lián)合柴芍承氣湯內服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并發(fā)腸麻痹患者的護理療效[J].醫(yī)學信息,2010,23(10):57-58.
[4]吳丹,鄒敏.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空腸內營養(yǎng)支持療法的應用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0,15(29):161-162.
[5]鄺玉群.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間隙綜合征的護理[J].現(xiàn)代醫(yī)院,2011,11(1):100-101.
[6]周燕群.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術后的生存質量調查及護理措施[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0,3(19):374-375.
[7]李恒.EPBD術后并發(fā)急性胰腺炎的危險因素及預防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0,16(21):3275-3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