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贊群
湖南省株洲智成醫院,湖南株洲 412005
工業噪聲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調查
鄧贊群
湖南省株洲智成醫院,湖南株洲 412005
目的:探討工業噪聲的危害性,為改善工作環境,保證工人身體健康提供科學依據。方法:調查某公司各噪聲崗位的噪聲強度,同時詳細詢問工人職業史、工種工齡、既往史,并進行健康監護各項檢查。結果:本組調查對象中,聽力減退者386名,檢出率為30.02%,高頻聽力損傷者22名,檢出率為1.71%。結論:工業噪聲對工人身體健康的危害極大,建議有關部門應最大限度地改善工人的作業環境。
工業噪聲;人體健康;噪聲作業;高頻聽力損傷。
隨著現代工業的高速發展,工業噪聲污染日趨嚴重,噪聲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也起人們的普遍關注[1]。為了解工業噪聲對其作業人員的影響,我院于2010年7月對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的噪聲作業人員進行了全面的健康監護檢查,現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以期為改善噪聲污染狀況,保證員工的身體健康提供科學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擇智成化工有限公司直接接觸噪聲的作業從員為調查對象,將接觸噪聲強度低于85 dB(A)的人員列為低噪接觸組,接觸噪聲強度高于85 dB(A)人員(含85 dB)列為高噪接觸組,作業工齡<5年的人員列為低齡作業組,作業工齡5年以上的人員(含5年)列為高齡作業組。
1.2 現場勞動衛生學調查
對公司各生產分廠(含車間)的工藝流程進行初步了解,對各噪聲源的分布情況進行布點,并對各區域點的噪聲強度逐個進行噪聲強度監測,對各區域點的作業人員進行登記并按上述要求進行分組。
1.3 健康監護檢查
①詳細詢問職業史、總工齡、工種工齡、既往史、耳毒性藥物的接觸史與自覺癥狀;②內科仔細檢查心、肺、肝、脾、血壓與心電圖;③外科檢查脊柱、四肢、皮膚、關節等;④五官科檢查眼、耳、鼻、咽、喉、口腔等與聽覺的音叉篩選與電測聽檢查;⑤輔助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胸透、B超(肝膽脾胰)與腦電圖檢查。
1.4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基本情況
本次健康監護檢查應檢1 340名,實檢1 286名,參檢率為95.9%,低噪接觸組503名,高噪接觸組783名;低齡作業組480名,高齡作業組806名;各組的年齡均為20~58歲,其中,男964名,女 322名,接觸工齡最長為31年,最短為1年,平均9.7年。檢出聽力減退者386名,檢出率為30.02%,檢出高頻聽力損傷者22名,檢出率為1.71%(聽力減退即聽覺疲勞人員,高頻聽力損傷含聽力損傷與噪聲性耳聾兩種情形)。
2.2 高、低噪接觸組聽力損傷情況比較
高、低噪聲接觸組聽力損傷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9,P<0.05),說明高、低強度噪聲對作業人員的聽覺損傷有顯著性差異,高強度噪聲對人體聽覺的損害較多見,且嚴重。見表1。

表1 高、低噪接觸組聽力損傷情況
2.3 高、低齡作業組聽力損傷情況
高、低齡作業組聽力損傷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47,P<0.05),說明工齡的長短與聽覺損傷有較密切的關系,隨著噪聲作業工齡的增加,高頻聽力的損害甚至噪聲性耳聾的發病也隨之增多,且日趨嚴重。見表2。

表2 高、低齡作業組聽力損傷情況
2.4 噪聲作業人員工齡長短與Hb降低情況
不同工齡作業人員Hb降低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4,P<0.05),說明工齡的長短與血紅蛋白降低有較密切的關系,長期從事噪聲作業的人員血紅蛋白降低的發生率較高。見表3。

表3 噪聲作業人員工齡長短與Hb降低情況
2.5 噪聲對人體的非特異性損害情況
本次檢出高血壓88名,心動過速136名,心律不齊(含期前收縮、傳導阻滯)35名,神經衰弱綜合征127名,腦血流圖異常76名,消化性潰瘍13名,月經失調23名,見表4。

表4 噪聲對人體的非特異性損害情況
從以上數據及分析可以看出,工業噪聲對人體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危害程度較大,不單對聽覺系統有損害,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都有一定的影響[2-3]。
長期接觸工業噪聲后,聽覺器官首先受損害。噪聲可通過氣傳導由鐙骨傳至卵圓窩的前庭膜,引起蝸管內淋巴震蕩,產生響感覺,也或通過骨傳導由顱骨直接傳入耳蝸,通過耳目蝸骨壁的振動傳入內耳;短時間暴露于強噪聲環境中可引起聽覺適應,較長時間停留在強噪聲環境中時聽力下降明顯,可引起聽覺疲勞[4]。上述兩種情形在離開噪聲環境后可恢復聽力,如在聽覺疲勞發生的基礎上繼續接觸強噪聲,可引起聽力不能完全恢復的聽力損傷甚至噪聲性耳聾。
噪聲作用于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使大腦皮質興奮與抑制的功能失去平衡;如長期在工作噪聲環境中,可引起神經系統的一系列反應,如頭痛、頭昏、耳鳴、心悸、睡眠障礙等神經衰弱癥狀。
噪聲作用于心血管系統,使交感神經緊張度增加,可出現血壓不穩(多數表現增高),心率加快,心電圖有改變(竇性心律不齊,缺血型改變),腦血流異常等,長期職業接觸噪聲可引起心肌缺血、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升高[5]。
噪聲還能影響消化系統與內分泌系統[6-7];健康監護體檢中發現,噪聲作業人員易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因胃液分秘減少,蠕動減慢,常有食欲不振、消瘦;女職工因腎上腺皮質功能紊亂,可引起月經失調等。
[1]張力.某大型燒結廠職業病危害因素調查與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1,9(6):109-111.
[2]郝志平.工業噪聲對人體健康危害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09,38(12):1080-1081.
[3]吳執中.職業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204-207.
[4]高群,鄭晶,任剛,等.某防盜門業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J].中外醫學研究,2009,7(7):187-188.
[5]趙一鳴.聽力對噪聲的易感性在噪聲所致高血壓中的作用[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02,22(2):128-130.
[6]Enzi P,Frenzilli G,Gesi M,et al.DNA damage associated with ultrastmetural alterations in rat myecardium after loud noise exposure[J].Environ Health Perpect,2010,11(4):167-471.
[7]陳卓.噪聲對作業工人薛之影響的方差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08,9(5):540-541.
R135.8
C
1673-7210(2011)08(b)-122-02
201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