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覺晚
(湖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長沙·410125)
為了更有效地控制茶園雜草大發(fā)生,1996~2005年,筆者對原蘭嶺茶廠湘陰六塘、蘭嶺基地茶園(43.3hm2)和附近的農戶茶園,采用定園五點對角取樣調查和結合茶園病、蟲檢查及踏查等方法,記載茶園雜草種群數量及種群聚生和伴生等情況[1~3]。成齡茶園從1996年起禁用除草劑除草、幼齡茶園從建園起就禁用化學農藥治蟲、防病、除草;茶園蟲、病、草均未施用化學農藥,而是采用多種無公害生態(tài)調控措施,堅持十年?,F將該基地1996~2005年對茶園雜草種群及群落結構調查結果和茶園雜草生態(tài)調控措施整理如下:
蘭嶺茶廠六塘基地茶園共有雜草43科、112屬、128種,其中一年生和二年生(含越年生)雜草有71種,占55.47%,多年生雜草57種,占44.53%。在128種雜草中,以雙子葉雜草最多,有103種,占80.47%;單子葉雜草23種,占17.97%;蕨類植物2種,占1.56%。在128種雜草中,菊科有19種,占14.84%;禾本科有18種,占14.06%;薔薇科7種,唇形科、蓼科、十字花科各6種;石竹科、傘形科、大戟科、豆科各4種;莧科、茄科、紫草科、茜草科各3種;毛茛科、車前科、玄參科、馬鞭草科、黎科、莎草科、百合科、葡萄科、鳳尾蕨科各2種;商陸科、罌粟科、海金莎科、鴨跖草科、攏牛兒苗科、大蔴科、旋花科、防已科、報春花科、酢漿草科、馬齒莧科、番杏科、葫蘆科、桔梗科、蘭科各1種,另外還有木本植物的楝科、樟科、??啤⑵針淇啤⑹罄羁聘?種,它們的幼樹伴生在茶行或茶叢中,與茶樹爭光、奪肥、搶水,也成為茶園中的雜草(詳見蘭嶺茶廠茶園雜草名錄)。
主要雜草:根據多年觀察,蘭嶺茶廠六塘茶園主要雜草有22科、44種,列于表1。

表1 蘭嶺茶廠六塘茶園主要雜草Table 1 Weeds in Liatang Tea Garden of Xiangyin Lanling Tea Facotry
雜草群落:在長期生長相適應的環(huán)境中,雜草聚生在一起,形成單一的或伴生少量的其他雜草的混生群落。根據多年調查觀察,蘭嶺茶廠六塘基地雜草群落如表2。

表2 六塘茶園雜草群落Table 2 Weeds commanity of lintang Tea Garden
茶園雜草生態(tài)調控是從保護茶園環(huán)境和自然天敵,使環(huán)境和諧,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點上,采用一切有效的農藝栽培技術和非化學農藥防治的其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自然天敵或引進有效天敵,控制茶園雜草的大發(fā)生。原湖南湘陰蘭嶺茶廠六塘基地茶園從1996~2005年十年中堅持不用化學農藥治蟲、防病、除草,使茶園進入了良性循環(huán),主要蟲、病、草為害下降,天敵種群數量增加[4]。現將該基地所采用的生態(tài)調控茶園雜草措施分述如下:
要狠抓苗圃及未封行的幼齡茶園、臺刈茶園、重修剪茶園中的雜草防治。
要狠抓越冬和春季的防治,降低越冬和春季繁殖基數。
①專人負責,勤檢查,嚴防危險性雜草滋生蔓延。
②開墾建園要徹底清除原有植被的根,特別是多年生雜草的根部。
③調運種苗要嚴防外地雜草伴隨茶苗移栽入園。
④抓住茶園雜草在少、小,對外界環(huán)境抵抗力弱的關鍵時期,及時清除。
⑤及時清除園邊、溝邊、護林帶下的惡性雜草,減少扛板歸、商陸、狼把草等雜草種子來源。
⑥加強茶園肥培管理,及時修剪,促使樹冠封行,抑制雜草大發(fā)生。
⑦將修剪下來的枝、葉覆蓋在茶行中,抑制一年生雜草大發(fā)生。
⑧幼齡茶園、臺刈園、重修剪園,除覆蓋茶樹修剪的枝葉外,還要收集山菁、落葉或未噴過化學農藥的稻草。于春末夏初(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秋末冬初(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666.7m2鋪750~1000kg,在茶園行間進行覆蓋。除抑制一年生雜草生長外,夏季還可保蓄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有機質,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動和有益生物——蚯蚓的繁殖。秋末冬初茶園行間覆蓋,除抑制越年生雜草萌發(fā)生長外,還可保護天敵和提高茶樹的防寒能力。
⑨及時對幼齡、臺刈、重修剪園伴生在茶叢中的多年生雜草進行清除,清除其蔸根。此時期較易挖,務必抓住良機,清除多年生雜草。
⑩雨后及時耕鋤結合清除茶園雜草。但不翻土,避免下面的草子翻上來萌發(fā)為害。
?除結合耕鋤施肥除草外,還要看草情,分別在7月上、中旬、10月中、下旬專門進行一次除草,不能讓雜草開花結籽,一定要在開花結籽前進行。
?幼齡茶園、臺刈、重修剪茶園的行間寬大,陽光足,宜種間作,抑制茶園雜草的大發(fā)生。上半年以間作玉米或紅薯、豆科、綠肥,下半年間作蠶豆、豌豆、滿園花,要注意輪作。
筆者通過在蘭嶺茶廠茶園基地的十年實踐,平丘地區(qū)茶園不用化學農藥治蟲、防病、除草,采用生態(tài)控制措施是可行的[4],但事物是不斷變化的,上述調控雜草的措施,還須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充實。
1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主編.中國高等植物圖鑒[M].1~5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72~1980.
2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主編.中國高等植物圖鑒補遺[M].1~2 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1983.
3 陳立佩編著.湖南雜草圖說[M].長沙:湖南農業(yè)印刷廠,1987.
4 張覺晚,黃厚仁.蘭嶺茶廠茶園蟲、病、草無公害治理[J].茶葉通訊,1999,(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