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袁楚
多長一個心眼:3·15網購安全提醒
文 袁楚
凈化整個網購環境并非淘寶一家之力可以完成,需要整個行業共同的努力,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學會如何在網購交易中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3月10日,淘寶網和杭州市工商局、杭州市消保委聯合發布了3.15網購安全提醒,對消費者在網上平臺特別是B2C平臺進行購物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項,并提醒消費者在網購交易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交易流程,切勿貪圖小便宜,保護好自己的賬號信息,以免受到欺詐。
盡管從2010年開始,淘寶的戰略開始向淘寶商城和大品牌傾斜,但是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龐大的C2C長尾市場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特別是一些實體市場比較不好買到的小件商品,C2C平臺比實體商店更方便尋找和比價,而且C2C平臺商品種類更加豐富,不夸張地說,從C2C開始自己第一次網購經歷的用戶不在少數。
此前,2月28日淘寶網曾宣布將在2011年繼續提供2億元的淘寶基金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對消費者的購物提供全程保障。此前,淘寶網已經拿出1億元的淘寶基金致力于消費者的權益保障。同時,淘寶網將與國家九部委全面聯動,進一步拉動網絡消費和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加大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力度。不過,凈化整個網購環境并非淘寶一家之力可以完成,需要整個行業共同的努力,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學會如何在網購交易中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在淘寶搜索頁搜索某一件貨品,有可能會找到多達數百萬件商品,如果一個個地看,沒有幾天幾夜是看不完的,這時我們可以先選擇“消費者保障”產品,選擇這類產品意味著如果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淘寶會先行賠付;其次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心理價位選擇合適的價格區間;還可以在搜索結果里面,使用“價格排名、銷量排名、信用排名”等工具再次篩選,能挑出更可靠的商品。
另外,目前C2C平臺通常都會提供對店鋪的信用評級,可以通過相應的評級數據查看店鋪的信用以及之前是否違規、是否被處罰等信息,綜合考察一下就能了解這家店鋪是否可信。
消費者應該根據商品的市場價格對比賣家出售價格,多家對比,勿以低價作為選購商品的重要標準。想要購買到物廉價美的商品,請在購買前,根據自身對商品的需求與賣家進行咨詢了解。盡量選擇支持相應保障服務的商品,更能保障消費者的利益。謹慎購買低價商品,堅持正確的購物流程,未收到貨前不確認付款,不提倡使用即時到賬付款方式。
需要重點提示的是,不管是在哪個C2C平臺,消費者都不要輕易從他人提供的網址鏈接進入購買,尤其是進入付款環節時,當不確定對方發送的付款網頁是否安全時,先在登錄框內連續多次輸入錯誤的用戶名和密碼,如果此時還可以登錄成功,說明該網站可能套取你的密碼。
還是以淘寶為例,在淘寶上使用支付寶付款時,在賣家發貨之后一定的時間里,如果買家沒有確認收到貨,這時系統會默認買家已經收到貨并將貨款打到對方支付寶賬號上,有些不良商家就利用這個漏洞進行欺詐交易。因此在交易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交易的超時打款時間,如果交易打款時間較短,可以聯系賣家延長時間。對于不延長交易時間且購買的商品又不能準時到達的情況,消費者可以直接申請退款并向淘寶網舉報。如果發現自己在沒有收到貨的情況下,交易金額已經打到對方的支付寶賬戶,可積極聯系賣家協商處理。賣家不配合的,可直接向淘寶網投訴舉報。
實物與圖片不符是網購最常出現的問題。購買時,消費者首先要留意官網圖片,PS痕跡很重又沒有細節圖就要留心了;在確定購買前,要查看賣家信譽和評價。發現實物與照片嚴重不符,首先要保存聊天記錄,其次把有差異的地方拍下來,連同店鋪展示的圖片,一起發給C2C網站的客服并申請維權。
隨著網上交易的數量飛速增長,釣魚網站的數量也增長的很快,很多不良賣家為了騙取用戶的網上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平臺賬戶和密碼,將一些偽裝成C2C商品信息網頁的釣魚網站發送給網購消費者,所以消費者一定要注意域名是否是正確的域名。以淘寶為例,在瀏覽器地址欄里顯示的地址中,http://之后的第一個“/”之前一定是item.taobao.com或者item.tmall.com,都是以.com結尾,如果是以其他的域名結尾,多半是釣魚網站。另外,釣魚網站的登錄界面一般都是以http://開頭,而正常的第三方支付網站多半以https://開頭。釣魚網站也會以各種理由索要用戶的各種賬號密碼以及身份證號碼等等,而真實的支付網站是不會索取這些信息的。
現在不少B2C平臺都提供了無理由換貨服務,用戶在購買特定商品之后,如果遇到對商品不滿,又不會影響商品二次銷售的情況,可以要求已經做出承諾的店家提供無理由退換貨服務,如果賣家不愿意履行其服務承諾,消費者可以向平臺服務商提出申訴,要求平臺服務商出面協調。
對于不少因為特殊情況錯過維權的消費者,即使錯過最佳維權時間,還是有機會維權的。她可以在淘寶網幫助中心留言,留言中要提供相關會員名、訂單編號、事由等信息,并且需要提供有效憑證。留言成功后,淘寶客服會在48小時內幫助核實確認具體情況。
消費者購物前對商品的基本屬性要有基本的了解,對有疑問的商品最好不要買。其次,消費者在收到貨物時應該檢查外包裝是否完好,最好當快遞員面拆封對貨物進行檢查,如果貨物存在與網上描述不符的情況,可以及時聯系賣家,申請退款。
現在不少C2C商家通過和快遞簽約,提供代收費的服務,這方便了用戶,但是也帶來了一些安全隱患。我們在使用貨到付款的時候要注意,貨到付款不需要支付定金給賣家,只要收到貨再支付交易錢款即可;貨到付款也支持當面驗貨,驗貨以后如果商品出現破損或存在不符的情況,買家有權拒簽。如果下單之后想要修改或者取消訂單,建議及時聯系賣家說明。
另外,現在有不少騙子打扮成快遞員的樣子,以“貨到付款”的名義直接欺騙用戶,偽裝成需要到付的商品,因此在簽收貨到付款并交付貨款的時候,一定要確認的確是自己購買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