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珂瑋
(張家港市圖書館,江蘇 張家港 215600)
中國圖書館學會于2008年發布的《圖書館服務宣言》指出:“圖書館向讀者提供平等服務。各級各類圖書館共同構成圖書館體系,保障全體社會成員普遍均等地享有圖書館服務”。隨著我國民主建設的推進和“以人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國公共圖書館界依據《圖書館服務宣言》的精神,以實現和保障公民基本閱讀權利為職責,積極探索圖書館平等服務模式,在維護公民享受圖書館服務的權利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分析和總結我國公共圖書館界平等服務的實踐,不但有利于圖書館平等服務的開展,而且可為沒有實行平等服務的圖書館提供有益的借鑒。
公共圖書館平等服務是指服務對象的平等,即對所有讀者一視同仁,沒有區別地提供服務,具體體現在地位平等、機會均等、標準統一??v觀幾年來圖書館界的實踐,我國公共圖書館實行平等服務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對于什么是總分館制服務模式,目前還沒有一致的定義。于良芝教授認為:“總分館制這一圖書館服務體系是指由同一個建設主體資助、同一個主管機構管理的圖書館群,其中一所圖書館處于核心地位作為總館,其他圖書館處于從屬地位作為分館;分館在行政上隸屬于總館,或與總館一起隸屬于同一個主管部門,在業務上接受總館管理”。其基本特征是:圖書館的總館建設主體與分館建設主體統一,即經費來源統一;總館主管部門與分館主管部門統一,即管理統一;總分館統一人財物管理、統一規劃和實施服務、統一服務水準。作為社會的公共資源,如何讓圖書館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使讀者能夠方便閱讀、公平閱讀、自然地閱讀,提升整體社會成員的文化素質,構建總分館制服務模式是當下比較盛行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如蘇州圖書館、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圖書館、哈爾濱市圖書館等所實行的服務模式是較為成功的總分館制服務模式。
筆者以浙江省嘉興市圖書館實行的總分館服務模式(簡稱嘉興模式)為例,詳細說明這種服務模式的運作過程。嘉興圖書館作為總館在嘉興市政府的主導下,制定全面的總分館建設方案,包括資金投入模式、分館布局、分館建設標準和運行模式、分館管理制度、效果監測等。嘉興模式把少數分館設在區一級,多數分館設在鄉鎮一級,資金投入采取“三級投入”的方式,以一所鄉鎮分館為例,是指分館的建設和每年的維持資金由市、區、鎮三級政府按1:1:1的比例投入,任何一所分館從立項論證到建設規劃再到日常運行,全部由總館統一操作和管理。總館統一采購、加工和配送資源,對分館的資源定期 (通常是一周至兩周 )進行輪換,總館與分館共享同一個資源體系和同一個自動化管理系統,總分館之間實行統一借書證和通借通還服務。各分館日常管理工作由總館派遣分館館長執行管理責任,其他人員由鄉鎮政府和總館共同負責招聘,但其工作任務、業務培訓、工作考核等由總館統一管理。嘉興模式通過總分館制度,解決了鄉鎮圖書館的辦館難題,尤其是“多級投入、集中管理”的制度模式成功地實現了在嘉興市市本級層面上公共圖書館服務鄉鎮的全覆蓋,在行政制度上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嘉興模式的成功得益于文化主管部門的強勢推動,這種服務模式對人財物的集中管理和利用,將有效解決基層購書經費不足、管理水平低下等問題,同時統一采購、分編、調配資源,也將使有限的資金得到最好的利用。
圖書館聯盟是為了實現資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組織起來的、受共同認可的協議和合同制約的圖書館合作組織,是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為實現資源共享、節約經費而建立的新型合作模式。由于財力、人力的限制,有些地區或有些館之間實現總分館制還有障礙。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完善,圖書館聯盟服務模式應運而生?!爸榻侵迶底謭D書館聯盟”、“長江三角洲圖書館聯盟”等圖書館聯盟在聯合編目、書目檢索、館際互借、數字資源建設等方面加強合作,形成了區域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
目前,圖書館聯盟服務模式主要有兩種模式:(1)實體合作。即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通過成立管理機構,根據各成員館的收藏和服務特色,確定其所承擔的文獻收藏任務,建立聯合目錄,開展文獻通借通還服務;(2)網絡合作。即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通過設立系統管理中心負責網絡系統的正常運行和日常維護,以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為基礎,以因特網的豐富信息資源和各種信息搜尋技術為依托,通過網絡、移動設備、電話等為讀者提供網上查詢、參考咨詢和遠程文獻傳遞服務。
如吉林省通過建立圖書館聯盟,積極打造圖書館服務網絡,最大限度地發揮圖書館資源作用。吉林省圖書館聯盟打破行業壁壘,推動吉林省內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結成共建單位,并依托幾家大的圖書館建立了公共服務平臺和網絡平臺,實現了“一站式”查詢和“一卡通”服務。讀者持有吉林省圖書館聯盟的“通閱卡”,即可借閱所有成員館的館藏資源。該聯盟實行地區性聯合采購,降低文獻購置成本;開展聯合編目,使數目數據實現一館錄入多館利用;發揮各自人才優勢和資源優勢,實行聯合參考咨詢;實行館際互借,改變了文獻信息資源不足而又重復建設的現狀。
圖書館聯盟服務模式,不僅避免了圖書館重復建設和資金的浪費,降低辦館成本,而且促進了圖書館的交流與互動,資源的滲透與融合,優勢的共享與互補,可以帶動中小型圖書館的共同發展與進步,進而推動區域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流動圖書館服務,是為遠離圖書館或不便于到館的讀者及潛在讀者提供的館外文獻服務。目前,流動圖書館服務主要分為“汽車圖書館”和圖書流通站兩種服務模式。在街道、鄉鎮、社區開展流動圖書館服務或建立圖書流通站,不但使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得到延伸和擴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
2.3.1 “汽車圖書館”
“汽車圖書館”采用裝有書架和借書桌等設備的汽車,將圖書館的部分文獻定時定點送到廠礦、農村或其他偏遠地方,供讀者閱覽、外借,有時還開展宣傳圖書或普及知識的群眾性活動,如舉辦朗誦會、圖書展覽、讀者會議、座談會等?,F在“汽車圖書館”除提供印刷型文獻的流動服務外,還可播放電影、錄像片等。如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陜西省圖書館、天津圖書館以及惠州慈云圖書館、濟南市圖書館等先后建立“汽車圖書館”,并配備包括筆記本電腦、打印機、投影儀、監控等設備在內的一整套自動化管理服務系統,以及開放式書架、閱覽桌椅等,將圖書、報刊、電子文獻等送到企業、農村、社區、校園、軍營讀者手中,讀者現場可辦理借書證、借閱書刊以及查詢、下載網上信息等。
2.3.2 圖書流通站
圖書流通站服務模式具有靈活、方便、快捷、受眾面廣的優點,是公共圖書館實行平等服務的重要舉措。海南省圖書館、江西省圖書館以及珠海市圖書館、鞍山市圖書館等圖書館建立的圖書流動站,使讀者足不出戶就能讀到自己喜愛的圖書,尤其為文化生活比較貧乏、渴求精神文化方面滋養的讀者帶來了豐富的精神食糧。筆者以沈陽市圖書館建立的圖書流動站為例,探討其服務模式。沈陽市圖書館主要從四個方面開展圖書流動站服務工作:(1)在農村建立圖書流通站。通過配備專職的服務人員,借助圖書流動站為廣大農民讀者提供最新的科學養殖、種植技術?,F已建立農村圖書流動站50家,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農業書刊資料的作用;(2)在部隊建立圖書流動站,為部隊官兵服務。現已建立部隊圖書流動站21家,為豐富軍營文化生活,提高官兵文化素質、營造軍營文化氛圍提供了重要支持,較好地發揮了圖書館的社會服務職能;(3)設立社區圖書流通站,開展圖書借閱服務進社區活動,已建社區圖書流動站18家。除開展常規書刊借閱服務之外,還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社區讀者活動;(4)建立黨政機關圖書流通站,目前已建立21家圖書流動站,為各級領導的科學決策,提供了文獻信息的保證。沈陽市圖書館已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多領域的圖書流動站服務網絡體系,使圖書館的讀者服務,更加貼近實際,更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閱讀需求。
對于跨區域以及不同系統的圖書館來說,實現平等服務的有效方式是成立圖書館聯盟。通過實體和網絡合作,開展館際互借和聯合參考咨詢,可以彌補單個館無法有效滿足讀者專業性文獻信息需求。但這種模式因缺乏統一的管理機制,運作效果不佳。有些合作館在工作中往往從自身的利益考慮,圖書館聯盟服務效果不盡如人意。
經濟發達地區圖書館因經費、人員有保障,可以建立總分館制服務模式,為讀者提供周到的服務。但在建立總分館制服務模式的過程中,需要協調各方面的關系,需要主管部門的全力推動,特別要制定好總館和分館的管理權利,使總分館建設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李國新教授在哈爾濱進行總分館調研時曾指出:“總分館建設規范、系統,配套措施完善,感覺非常好,通過宣傳推廣,應該成為是中西部地區圖書館值得借鑒的發展模式”。這充分證明了總分館制服務模式是經濟發達地區公共圖書館成功的平等服務模式。
經濟欠發達地區圖書館建設是我國圖書館服務體系最薄弱的環節。面對農村及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行流動服務模式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圖書館的必然選擇。建立“汽車圖書館”或圖書流通站,一方面提高了文獻的流通率,另一方面也使基層讀者享受到圖書館帶來的平等的文化服務。
[1] 于良芝,邱冠華,許曉霞.走進普遍均等服務時代:近年來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8(3):31-36.
[2] 吳慰慈,李富玲.區域性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保障體系建設研究[J].圖書館論壇,2005(6):16-21.
[3] 李國新.實現縣級公共圖書館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J].圖書與情報,2008(1):1-4.
[4] 吉林建圖書館聯盟 地方與高校圖書館共建共享[EB/OL].[2010-12-15].http://news.qq.com/a/20081119/0011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