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寧,鄢春根
(1.景德鎮陶瓷學院圖書館,江西 景德鎮 333001;2.中國陶瓷知識產權信息中心,江西 景德鎮 333001)
教育部和國家知識產權局2004年11月聯合發布的 《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知識產權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高等學校是產生和傳播知識的重要場所,是知識產權的創造、管理、實施和保護的重要主體”[1]。專利作為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數量與質量是一所高等院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科研與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是衡量一所高校辦學水平的指標之一。
專利信息是指專利文獻向公眾提供的信息,包括:專利文獻所公開的發明創造信息,即專利技術信息;與之相關的專利權限范圍、地域、時間、權利人及有效性等法律信息;有關專利申請人的市場意圖、重點保護技術及其發展動態等商業信息[2]。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統計,專利信息包含了世界上90%~95%的技術信息。有效運用專利情報,可平均縮短研發時間60%,節省研發費用40%[3]。 專利情報(信息)分析,是指對專利說明書與專利公報中大量的專利信息進行分析、加工、組合,并利用統計學方法和各種信息處理技術將之轉化為具有總攬全局及預測功能的競爭情報的過程[4]。
為了解江西省本科院校的專利申請情況,本文對江西省本科院校專利申請情況進行全面分析,以便為各級管理部門和相關單位提供參考。
本文分析數據來源于國家知識產權局截至2009年底公開(公告)的專利申請,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與外觀設計專利。利用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出版社的專利信息分析系統,通過“申請(專利權)人”字段,檢索江西省20所本科院校 (不含南昌陸軍學院)的職務專利共1091項,并進行標引與系統分析。
專利申請包括各校以第一申請人和非第一申請人申請的專利,既含以學校名稱申請的專利,也包括學校的附屬企業(如江西江中飲料廠)、研究院所 (如景德鎮陶瓷學院的中國輕工業陶瓷研究所)、附中、附小和附屬直屬醫院(如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的前身南昌市第一醫院)的專利,以及合并單位在合并前的所有專利,但不含已經完全獨立的單位 (如原江西中醫學院的江中集團)的專利。
通過檢索1985-2009年江西省本科院校申請、公開的專利,可以統計出1985-2009年江西省本科院校專利申請、公開的數量。由表1可以看出,江西省本科院校專利申請從1985年到2004年發展相對比較平穩,2005年后步入快速發展軌道。表1中2009年的申請量顯示減少是因為發明專利申請一般需要18個月后才公開,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也需要一定的審理時間后 (一般為半年以上)才公開。近幾年(尤其是2009年)的專利申請很多到2009年底尚未公開或公告,該部分數據還未錄入系統,造成表1中顯示2009年的申請量比實際申請量少很多的情況。實際上2009年的專利申請量是上升的,這可以從專利公開趨勢中得到旁證,趨勢顯示近幾年專利公開的數量是逐年急劇上升的。
從表1可以看出,1985年~2004年江西省本科院校共申請專利287項,2005年~2009年共申請專利 (還不包括近幾年申請尚未公開的專利)804項。這說明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的日益重視和江西高校專利意識的提高,江西省本科院校專利申請數量出現了可喜的增長現象,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

表1 1985-2009年江西省本科院校專利數一覽表

表2 江西省本科院校專利類型分布一覽表
表2顯示了江西省本科院校專利申請以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為主,兩者合計1063項,占總量的98%,其中創造性最強的發明專利占總量的68%,遠遠超過同期國家知識產權局公開(公告)的專利申請中發明專利占39.4%的平均水平,專利的質量相對較高。
3.3.1 IPC構成分析(部)

表3 江西省本科院校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IPC構成(部)分布一覽表
從表3可以看出,江西省本科院校發明與實用 新 型 專 利 在 IPC (InternationalPatent Classification,國際專利分類表)分布主要集中C部(化學、冶金)、A 部(人類生活必需)、B 部(作業、運輸)和 G部(物理)4部,共 922項,占總量的86.7%。其中C部以386項位居第一;而H部(電學)、F部(機械工程、照明、加熱、武器和爆破)、E部(固定建筑物)和D部(紡織、造紙)4部則很少。這與江西省本科院校的專業設置有關。
3.3.2 技術領域分析

表4 江西省本科院校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領域分布一覽表

?
為了解江西省本科院校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的技術構成情況,筆者將1063件專利主要從IPC分部和大類的角度進行了綜合標引,進行技術領域分布分析。
從表4可以看出,江西省本科院校的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化學與化工、儀器、醫學衛生、成型、分離與混合、冶金與晶體生長、電氣、電子與電信、食品與煙草等領域。其中:化學與化工類有323項專利,占總量的30%,位居第一;儀器類有140項,占總量的13%,位居第二;醫學衛生類有98項,占總量的9%,居第三位;通用工藝成型、分離與混合分別以84項和73項位居第四、第五位。

表5 江西省本科院校專利統計一覽表
從表5可看出,南昌大學、南昌航空大學、景德鎮陶瓷學院和江西理工大學的專利申請總量在50項以上,其中南昌大學、南昌航空大學和景德鎮陶瓷學院的專利申請總量和發明專利總量位居前三名;專利申請總量在20~50項的高校有江西中醫學院、江西農業大學、江西科技師范學院、九江學院、東華理工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江西藍天學院、宜春學院和華東交通大學;井岡山大學、江西財經大學、贛南師范學院、南昌工程學院、南昌理工學院、贛南醫學院和上饒師范學院的專利申請總量在20項以下。
作為江西省唯一的一所“211工程”大學,南昌大學由原來的江西大學、江西工業大學和江西醫學院合并而成,并接管了由南昌鐵路局管理的6家鐵路醫院,因此其以460項專利申請(其中336項為發明專利)名列第一;南昌航空大學以165項專利申請(其中114項為發明專利)位居第二。這說明南昌大學和南昌航空大學在技術創新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從橫向來看,江西省本科院校與國內著名高校相比,專利申請數量相距甚遠(如僅從大學名稱去檢索,同期上海大學擁有公開的專利申請2226項,其中發明1876項;湖南大學1165項,其中發明866項;南京航空航天大學1123項,其中發明989項),科技創新水平還有待提高。

表6 江西省本科院校專利申請法律狀態分析圖
專利的有效狀況,尤其是發明專利的有效狀況,反映了申請人的科技創新力和核心競爭力。從表6可以看出,在江西省本科院校1091件專利申請中,目前已經公開尚未授權的460件 (其中“實質審查的生效”369件),占總數的42%;視為撤回、駁回、專利權非正常終止等原因造成的無效專利申請302件,占總數的28%;處于授權狀態的專利有329件,即有效專利329件,占總數的30%,其中的發明專利只有117件,占有效專利的35.6%。由此可見,江西省本科院校近些年專利意識雖然明顯增強,但核心競爭力還有待提高。
近幾年,由于我國對專利高度重視,國家與地方對專利申請和實施推出了一系列的激勵措施,江西省本科院校的專利申請得到快速發展,發明專利的比例較大,質量相對較高。從以上分析可知,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化學與化工、儀器、醫學衛生、成型、分離與混合、冶金與晶體生長、電氣、電子與電信、食品與煙草等領域。在江西省20所本科院校中,南昌大學在技術創新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但與國內著名的高校相比,江西省本科院校專利申請數量不多,專利意識還有待增強,創新能力還有待提高。各高校只有進一步增強專利意識,積極申請和擁有數量更多、水平更高的專利,才能提高學校的整體競爭力。
[1] 丁海德,肖東,陸銀梅.青島科技大學1985-2007年專利統計分析[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16-120.
[2] 馬海群.網絡時代的知識產權信息理論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03(1):7-10.
[3] 郭婕婷,肖國華.專利分析方法研究[J].情報雜志,2008(1):12-14,11.
[4] 賴院根,朱東華,胡望斌.基于專利情報分析的高技術企業專利戰略構建[J].科研管理,2007(5):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