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寧波舉行了首屆方志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上通報了我國新編地方志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修成三級地方志書6000余部,行業志、部門志、專業志約2萬部,地情7000部,綜合年鑒1500余種,名勝古跡志約400部等,已形成了大規模的方志社科成果群。
學者們說,方志內容涵蓋廣闊、品類繁多、卷帙浩繁、內容精深,它除了傳統認同的“資治、教育、存史”功能外,還具有為戰略研究和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為推進地方工農業生產發展服務、為防災抗災研究提供重要數據、為愛國主義教育和地情教育提供教材,以及所記述的反面典型事例可為我們提供警示作用等。
專家們提出,要大力宣傳方志文獻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特別是各地政府應廣泛傳播方志文化及其方志文獻中所涉及的本地的地情地貌知識,真正讓方志社科成果群“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