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鎮(東莞圖書館,廣東 東莞 523000)
在數字化時代,圖書館順應時代的要求,進行著服務載體、服務手段以及服務方式的變革和開發。展覽作為傳統圖書館服務延伸的方式之一,以其生動的形式、豐富的內容以及靈活的節奏被讀者接受,并成為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一個新的亮點,[1]在展示文化藝術、揭示館藏特色、營造文化氛圍等方面都發揮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文化部社會文化圖書館司在2003年制定的“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評估標準”中,展覽活動被納入為正式項目,這標志著展覽活動在公共圖書館服務中得到關注和重視,為圖書館展覽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東莞圖書館的展覽是伴隨著新館開館而逐步發展起來的。2005年9月28日東莞圖書館新館開館,展覽成為一項重要的服務職能列入工作范疇,并在投入、設施、人員等方面給予充分的保障。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東莞圖書館走出了一條適合本館館情的展覽業務發展模式。近年來,共舉辦各類展覽160余場,累計受眾達80萬人次。一些藝術水準高、主題突出的展覽,引起了讀者強烈的反響,到圖書館看展覽成為了讀者休閑、娛樂和學習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但是,隨著展覽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東莞圖書館的展覽和其他圖書館的展覽一樣遭遇了一些尷尬,暴露出許多問題:
(1)場地與人員。場地是辦展的基礎。東莞圖書館新館在設計上本來有一個專門的展廳,和自修室挨著,但是由于自修室座位設置太少,無法滿足讀者的閱讀需要,只好把展覽廳也改為自修室了,展覽移到了1200平方米的大堂。雖然面積很大,但因為是敞開式的,在展覽的過程中還是帶來了不少的問題。比如:展覽的設計和布置、作品的保管以及開幕式地點的選擇等,這樣就無法引進高檔次的展覽。2006年“廣東畫院丙戌展”放在東莞圖書館展出,由于一樓展覽場地不太適合展出尺幅較大的作品,所以又在四樓設立了一個展廳。盡管面積有600平方米左右,環境也還不錯,但是由于樓層太高,加上位置也比較偏,讀者相對較少。別外,現在,全國大部分大型圖書館都有專門的展覽策劃部門,配有專門人員。而東莞圖書館目前并無專門的展覽策劃部門,專門負責展覽的工作人員僅有2人,還歸屬讀者服務部管理。
(2)觀眾的局限。展覽觀眾亦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東莞圖書館近年來的一些展覽,尤其是四樓的展覽,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開幕式上熱鬧非凡,正式開展后卻冷冷清清,觀眾稀少,而缺少觀眾的展覽,即使內容再好,也收不到應有的效益。
(3)內容單一。東莞圖書館早期也曾出現過展源緊缺的問題。近年來,隨著展覽知名度的提高,展源問題已經解決,展覽的檔期也大大縮短。然而,展覽數量問題得到基本解決,而展覽內容卻不夠豐富,可供選擇的展覽種類還比較有限,只能有什么展什么,精品展覽為數甚少。無法形成豐富的系列或專題展覽,或者是對某一專題或系列進行深入挖掘,造成了展覽或精而不細,或細而不精。
(4)沒有形成品牌。東莞圖書館舉辦展覽至今已5年,在這5年中,通過人們口耳相傳、媒體宣傳、現場展覽等方式,知名度得到了相應的提高,但至今還沒形成品牌。相比較而言,北京圖書館早在1987年開始就用7年的時間系統地介紹與宣傳了13位在我國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譽的文學家、藏書家、民族實業家。上海圖書館更是成功舉辦了“新疆喀納斯風光攝影暨湖怪探索展”“福州漆畫壽山石藝術展”“吳昌碩、李苦禪國畫藝術傳世佳作展”等有影響力的展覽,而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文化展覽中獨領風騷。
圖書館展覽就專業性和藝術性來說,肯定不能和博物館、美術館、藝術中心的展覽相比,這也是圖書館展覽需要解決的問題所在,但是圖書館展覽也有固有的優勢,那就是文化性。公共圖書館作為本地區的文化活動中心,就其內部環境來說,比其他地方更具文化氣息。所以,圖書館展覽要吸引觀眾的目光,必須給展覽附上更多的文化內涵。在東莞圖書館展出的“曾凡忠收藏報紙展”“可可西里展”“我們在路上——瓦藍助學行動圖片展”“山那邊的孩子”等一系列的展覽為什么能引起讀者強烈的反響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展覽的內容能打動人。讀者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張張報紙、一幅幅圖片,更多的是在感受一段段精彩、感人的故事。圍繞“文”字辦展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館藏文獻展。圖書館有豐富的館藏資源,但是,由于時間、知識結構加上快餐文化盛行等原因,許多館藏資源并不被讀者所了解。在“藏是為了用”的今天,公共圖書館在開展展覽業務的同時,也應揭示館藏,在對館藏文獻資料進行整合后,利用圖片、實物、文字等形式向讀者展示,這不僅能夠滿足廣大讀者日益增長的多方位的文化需求,同時也拓展了圖書館宣傳自身價值的范圍。2003年,東莞圖書館自辦的“文明薪火,傳世書香——中國歷代藏書家圖文展”一經展出,便引起了讀者強烈的反響,至今仍有讀者留言要求重新展出。
(2)地方文化的挖掘和解讀。公共圖書館作為地區文化中心,對地方文化的挖掘和解讀有很重要的意義。通過介紹地方文化特色,激發人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愫,具有很強的社會教育作用?!懊總€城市都擁有著自身獨特的魅力與精神,需要我們去慢慢發現、挖掘、感受。相信不管是土生土長的東莞人,還是在東莞這片熱土上揮灑過汗水的新東莞人,抑或是前來尋夢,剛踏上這片土地的你我他,都將被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深深吸引著......”這是“東莞記憶圖片展”的前言,其實也是東莞人民在尋找城市印跡的心聲,一張照片、一段歷史、一個故事帶來了許多心思和遐想,這就是展覽的魅力。
創新服務的關鍵在于人,在展覽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展覽工作人員除了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之外,還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水平,要對展覽的策劃、宣傳、組織、管理等流程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和了解。
(1)觀念創新,要把展覽當作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來對待,而不能把展覽工作看作是圖書館“主業”之外的“副業”。基于這樣的認識,圖書館的展覽工作就會得到足夠的重視,并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積累經驗,從而形成自己的品牌。
(2)變被動為主動。信息時代給予了圖書館展覽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圖書館展覽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有開放的服務理念,前瞻性的服務思路,改變“等客上門”的觀念,變被動為主動,努力開拓展源,提高展覽的數量和質量。
(3)創新服務方式。公共圖書館的性質決定所有的工作都是為市民服務,展覽也不例外。許多展覽的主辦方其實對于展覽并不在行,展覽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與我們展覽工作人員的宣傳策展水平。
內容是展覽的核心,一個展覽能不能吸引觀眾的目光,是否能得到觀眾認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展覽的內容能不能打動人,特定的觀眾群決定了圖書館展覽的內容要區別于其他專業展覽。為了把圖書館的展覽辦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展覽,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
(1)選題。圖書館展覽的選題不僅要考慮有利于提高觀眾的文化修養,適應觀眾的心理需求,還要考慮是否適宜在圖書館舉辦。在東莞圖書館展出的“山那邊的孩子”“尋找城市的印跡”“陽光下的美麗”“童眼看東莞”等展覽之所以獲得成功,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主題能契合觀眾的關注點,與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相吻合。
(2)定位。圖書館的展覽不能全部是純藝術性的展覽,那樣太專業化,所謂曲高和寡,高深的東西能欣賞的畢竟只是少數人。但是也不能太低俗,那樣勢必影響展覽的品味。因此,要雅俗共享,相互兼顧。當然,藝術含量高的展覽也要經常舉辦,這樣,一方面可以開拓民眾的視野,起到慢慢引導的作用,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展覽的品牌。
(3)品牌意識。要把一個地區圖書館的展覽辦成一個品牌,必需具備兩個方面的條件,一是不斷地舉辦展覽,在辦展過程中創立品牌;二是要有品牌展覽。比如前文提到的北京圖書館舉辦的宣傳13位在我國乃至世界上享有盛譽的文學家、藏書家、民族實業家的展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粗制濫造的展覽不但降低展覽品位,還會直接影響公眾的藝術審美觀。
任何一個圖書館的資源總是有限,展覽也不例外,而且自制自辦展覽還是一個很費時間且成本很高的項目。圖書館資源共享的范圍不僅應有文獻資源共享、數據庫資源共享、編目記錄資源共享,還要有展覽資源共享等。資源共享的最大特點和無疑是節省時間、降低成本、擴大受眾面。資源共享辦展覽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第一是館際合作,要不斷搜索和收集全國各地圖書館展覽的信息,一旦發現好的展覽要主動和對方取得聯系;第二是加強地區之間的合作,作為一個地區的中心圖書館要積極主動地把我們自己好的展覽推介各分館巡回展覽;第三,把展覽和論壇結合起來,因為展覽更多的只是表象的東西,能通過表象看到深層次的畢竟是少數。如果能通過對話、講座、研討會、聯誼會等形式向讀者介紹作者的創作思路和手法,那么展覽的意義可能更加深遠。
[1]王世偉.圖書館展覽服務初探[J].圖書館雜志,2006(10):22-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