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萍
(三門峽市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河南 三門峽 472000)
姚江萍 女,1979年生。本科學歷,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
讀者是圖書館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是圖書館獲得讀者滿意的前提。尤其是首次到館的讀者,對圖書館的第一印象,會影響其今后對圖書館的整體評價和定位,有較強的定向作用。目前,塑造圖書館良好形象、提升圖書館的形象力已成為現代圖書館管理的重要內容。
印象是個體(認知主體)頭腦中有關認知客體的形象。個體接觸新的社會情境時,總是按照以往經驗,將情境中的人或事進行歸類,明確它對自己的意義,使自己的行為獲得明確定向,這一過程稱為印象形成。
在印象形成的過程中,信息出現的順序對印象形成有重要影響。最初獲得信息的影響要比后來獲得信息的影響更大,這種現象稱為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是每一印象作用的機制。第一印象一經建立,將會對其后的信息組織、理解有較強的定向作用。個體對后續信息的解釋往往是根據第一印象來完成的。
印象管理,亦稱印象整飾,指個體以一定方式去影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即個體通過進行自我形象的控制,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1]
兩個概念看起來很相似,其實有著本質的區別。印象形成是一種信息輸入,主體是讀者。他們在接觸圖書館的過程中,憑借其所見所聞對圖書館形成第一印象,產生首因效應,成為以后衡量圖書館優劣與否的重要標準,這種情形最容易在初次到館的讀者身上發生。圖書館在這個過程中完全是被動的、消極的、不作為的。而印象管理是信息輸出,主體是圖書館本身。圖書館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狀態、社會期待和讀者要求,主動進行印象整飾,揚長避短,使自己更加符合公眾對圖書館的期待,贏得讀者的喜愛。
圖書館的形象包括視覺形象、精神形象和行為形象。目前很多人在圖書館形象塑造問題上有個誤區:認為只要把圖書館大樓建得漂亮,內部設施現代化一些、完備一些,就是完成了對圖書館形象的塑造,至于讀者對圖書館的印象如何,滿意與否,都是圖書館左右不了的。這其實就是一種片面的、消極的印象管理。圖書館建筑、內部設施等只是視覺形象,不能代表圖書館的全部形象,只有精神形象和行為形象才是能否吸引讀者、留住讀者,實現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圖書館形象塑造是一種積極的行為,需要依靠圖書館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印象管理,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吸引讀者到圖書館來,為樹立圖書館良好的社會形象奠定堅實的基礎。
圖書館建筑是圖書館向社會公眾遞出的第一張“名片”,是圖書館館外環境諸多構成元素中體量最大、對視覺沖擊力最強的要素。相比傳統圖書館的實用性建筑,現代圖書館更注重其文化內涵的體現?,F代圖書館建筑大部分采用模數式,也就是所謂的大空間靈活隔斷的開放式建筑。傳統圖書館工作由于主要以收藏借閱為主,因此其建筑多采用固定式的單一功能。隨著圖書館社會功能的變化、信息交流方式和載體的變化,原有的圖書館建筑模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模數式建筑設計思想得到圖書館界的普遍歡迎,成為成熟的圖書館建筑樣式。[2]圖書館不再只是單純的“藏書樓”,而是文化藝術的象征,是一個地區、一個時代文明的標志,體現當今人們的審美情趣,并與周圍的歷史文化環境相協調?,F代圖書館形象使讀者感到親切而又神圣,有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
室外環境應根據圖書館的規模和空間大小精心設計和實施,應與防止大氣污染和觀賞美化功能結合起來,使整個圖書館建筑掩映在綠色林木和鮮花之中。優美的館體造型,以及反映讀者主題的景觀、雕塑等裝飾既增加了建筑的親切感,又能使讀者感受到圖書館的文化氣息與融入自然的魅力。
室內環境以自然采光、通風為主,并采用不同的無眩光照明燈具;色彩以安寧、平靜、穩定的柔和色調或淡雅色調為主,既能達到放松和鎮靜的效果,也對人的感官和心理產生一定影響。另外,不同的讀者對色彩有不同的要求,要盡量增加家具種類,提供不同形式的閱覽照明,讓讀者可以自由選擇;在家具布置上應結合室內狀況和使用功能,安排一些造型美觀、尺度宜人、色調和諧、制作精良的各式家具;座位環境的處理以不干擾旁人的學習為宜。據報載,新加坡某圖書館為了吸引讀者多來館閱讀,將圖書館布置得相當舒適雅致,有沙發、地毯、浪漫的臺燈、方便的復印機、打印機,還可以免費上網,在那兒讀書、寫作,將會讓人流連忘返。同時,室內環境中的溫度、濕度、光線以及噪音干擾因素,對人的心緒和感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室內的空氣流通及衛生環境對每個在那里讀書、工作的人也是非常重要的,清新的空氣可以保證讀者大腦血氧的供應。人在自然和諧的環境里會誘發出無限的創造思維能力,從而增加記憶效果,提高閱讀質量。
在圖書館事業發展中,人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正如印度著名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所說:“不管圖書館坐落在什么地方,開館時間和設備怎么樣,也不管圖書館的管理方法怎樣,一個圖書館成敗的關鍵還是在于圖書館工作者。”[3]德才兼備的人才是圖書館的寶貴財富,是現代圖書館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所以必須重視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新型館員。
①外在形象的塑造。圖書館員是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讀者都是一種無形的影響,應樸實而拒浮華,應斯文而拒粗野。要具有自然端莊大方的儀表儀容,給讀者以良好的人格形象。行為語言是圖書館特定場合的管理需要。圖書館員要樹立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觀念和對讀者高度負責的精神,做到有求必應,有問必答,百問不厭,和藹誠懇,讓讀者一進入圖書館便感到置身于溫暖的環境中。
②內在形象的塑造。思想素質是圖書館員從事圖書館工作的基本要求。當代圖書館員必須具有高度責任感和高尚的職業道德,真正樹立獻身于圖書館事業的思想。給自己的人生航標定向——即人生價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獻?!翱词聵I重如山,視名利淡如水”,為圖書館事業發展甘居清貧,為讀者成功甘做鋪墊。
③專業素質的培養。專業素質是當代館員的立身之本。圖書館員不但要具有雄厚扎實的圖書館學、目錄學、情報學、信息學、圖書館事業史等理論基礎,同時應掌握圖書館工作流程與各種技術的操作方法,具備進行專業研究應用開發的能力;熟練的業務技能和較強業務組織管理能力。只有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充實提高自身文化素質,才能與時俱進,做一名合格的信息導航員。
館藏資源是否能夠滿足讀者的需求,是讀者對圖書館印象形成的關鍵一步。不同類型的圖書館、情報機構共同構成了整個國家的圖書情報系統,在這個系統內,各圖書館的辦館方針及其所擔負的任務各不相同,面對讀者的多樣化需求,要豐富各種類型的文獻資源,盡量滿足讀者的閱讀要求。
①繼續豐富紙質文獻資源。傳統文獻目前仍然是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基礎,在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中占有主導地位。雖然網絡閱讀日益普及,但是人們的閱讀習慣短時間內還是難以改變,再加上電子出版物和網絡信息的閱讀必須借助于計算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紙質文獻仍然會是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中的最重要部分。
②適當增加電子出版物和虛擬資源的數量。隨著圖書館網絡化的發展,具有諸多優勢的電子出版物和虛擬資源在館藏中的比例將不斷提高,成為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傳統出版物相比,電子出版物具有計算機檢索、信息計量、知識項居多、多媒體信息和超文本等特有的功能,它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信息和知識的記錄與傳播方式,并成為圖書館提供服務的重要文獻類型之一。[4]虛擬資源內容豐富、更新速度快、費用支出少,逐漸成為人們查閱資源的新寵,但是由于該類型文獻資源雜亂無序,需要圖書館根據讀者需求,有針對性地收藏虛擬資源,并對其進行選擇、加工、整理,以方便讀者利用網絡資源。
③加快資源共建共享的步伐。資源共建共享能迅速地豐富館藏,并最大限度地克服重復建設和缺漏并存的現象。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資源的共建共享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技術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在滿足讀者信息資源需求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由于國家政策的不完善、操作上的不統一、技術上的不標準、地區發展上的不平衡等因素,資源共建共享仍然存在一些困難,需要我們去努力解決。
為了達到宣傳館藏、吸引讀者、提高讀者閱讀水平的目的,圖書館應積極開展宣傳推廣工作,使讀者了解圖書館能為他們做些什么,能為他們提供哪些優質的服務,能幫助他們解決哪些問題?在宣傳館藏方面可以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包括新書推薦、專題書展、圖書評論會、圖書館網站、電視廣播等形式引導讀者了解文獻,利用文獻,擴大館藏文獻的流通范疇,有效發揮館藏文獻作用。在圖書館服務內容宣傳方面,要通過媒介、讀者座談會等形式,向讀者宣傳介紹圖書館的基本性質、基本職能、基本任務、本館的服務設施、館藏文獻的特點、布局等。通過圖書館網站、博客和宣傳櫥窗等形式,鼓勵讀者暢談利用圖書館的成功經驗和取得的成果,能極大地鼓舞并帶動其他讀者更加有效地利用圖書館,圖書館也會因而受到社會的關心和支持。通過開展科技培訓、科普展覽、科普咨詢等活動,先進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能廣泛地傳播到讀者用戶之中。信息時代,要大力推行圖書館網站、博客、微博、QQ、MSN等現代化工具,將圖書館的有關信息及時準確地傳遞給讀者。相信通過全面系統、形式多樣的宣傳推廣工作,圖書館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形象定能深入人心。
圖書館形象是視覺形象、行為形象、精神形象的有機統一,是圖書館無形的資產和信譽標志。但是圖書館能否真正樹立起良好的社會形象,筆者認為,印象管理的有效實施是關鍵。只有形成讀者對圖書館良好的第一印象,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圖書館,給公眾一個認識、了解和熱愛圖書館的機會。所以,積極進行印象管理,對于圖書館形象塑造工作非常必要。
[1]郭念鋒.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2]任燕燕.圖書館建筑與人文關懷[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6(2).
[3]邵婷芝.創建現代圖書館人本管理的運行機制[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1(1).
[4]陳瑞珠.淺論當代圖書館員素質與職業形象[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3(4).
[5]焦青.轉型期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的思考[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
[6]王惠君.論圖書館形象[J].現代情報,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