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學兵 鐘平勇
(1.湖南省衡東縣人民醫院放射科,湖南衡東421400;2.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影像中心,湖南彬州423000)
急性胰腺炎是多種病因導致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癥反應,是臨床常見急腹癥,病情變化復雜,并發癥多,死亡率高,臨床表現多種,以急性上腹痛并向腰背部放射、發熱、惡心、嘔吐、白細胞增多及血清胰酶增高為主要特點,僅根據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檢查約35%的病人可遺漏。多層螺旋CT診斷急性胰腺炎敏感性高,可顯示清晰的胰腺解剖結構,不僅能對其嚴重程度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并發癥并判斷預后,甚至還能發現病因, 早期的胰腺炎性改變會明顯地影響胰腺實質的血流灌注[1]。現將筆者所在醫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經手術和CT檢查及復查證實的6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報道如下。
本組患者63例,其中男39例,女24例,年齡22~77歲,平均38.5歲,發病年齡高峰25~54歲,臨床均表現為急性上腹劇痛,55例患者血尿淀粉酶明顯升高,占87.3%,24h尿淀粉酶升至500~2000U/L(蘇氏),24~48h尿淀粉酶升至500~1500U/L,僅9例患者血尿淀粉酶不升高,占14.2%,黃疸6例,腹穿有血性液9例,液體淀粉酶為1500~2000U/L,手術治療12例,沖洗治療4例,保守治療60例。45例為水腫型,23例為壞死型,28例有明確嗜酒及暴飲暴食病史,2例死亡。

圖1

圖2
圖1、圖2為一男性病例,43歲,突發劍突下右上腹痛4h,平掃顯示胰腺邊緣模糊,胰腺周圍右腎周及腸周可見積液。
所有患者均做CT檢查,設備采用西門子歡悅雙螺旋CT平掃+部分動態增強掃描的方法;對比劑為增強掃描采用優維顯300mg/mL 100mL肘靜脈團注法,用高壓注射器注射,患者采取常規仰臥位,范圍以左膈頂平面至胰腺各部分全部顯示,或視病灶情況而定,而擴大掃描范圍,5例平掃加增強掃描,有學者提出盡量避免增強掃描,因為含碘的造影劑可能會加重胰腺炎。
胰腺正常為A級;B級為胰腺體積呈局限性或彌漫性增大,其中包括輪廓不規則、密度不均勻、胰管擴張、局限性積液,但無腎周侵犯;C級為胰周脂肪結締組織的炎性改變;除胰腺病變外,胰周有單發性積液區為D級;E級為胰周有2個或多個積液區。
根據Balthager的五級分類法,63例住院患者中,有5例A級;26例B級;21例C級;其余11例為D、E級。其中52例胰腺炎患者被診斷為急性水腫性,均為A~C級,經保守治療后痊愈,11例D、E級的患者中,其中2例進行手術治療,因為合并膿腫;剩余9例經積極保守治療后痊愈出院。
急性胰腺炎的CT表現,63例患者中,急性單純性胰腺炎:10%~20%患者的CT平掃結果無明顯的陽性表現,其余均見不同程度胰腺體積增大,且多為彌漫性,少數可局限于胰頭,胰腺密度大部分模糊,可部分清晰,滲出明顯的除胰腺輪廓模糊外,還有胰周積液。12例膽囊結石及膽囊炎,7例膽總管結石,毛糙6例?;颊咭认貱T表現詳見表1;胰周臟器、組織、并發癥及伴發疾病CT表現詳見表2。

表1 胰腺CT表現

表2 胰周臟器、組織并發癥及伴發疾病CT表現
對筆者所在醫院63例胰腺炎患者治療中,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或壞死,出血和壞死的病灶呈局灶性或彌漫性,胰腺體積明顯呈彌漫性增大,約18例患者胰頭增大,增大最大值約30mm。36例胰腺體、尾部增大,增大最大值約32mm;胰腺密度改變,胰腺水腫的CT值低于正常胰腺40~45Hu。壞死區域CT值約5~10Hu。出血區域CT值明顯增高,約為60~70Hu。胰腺包膜水腫、增厚,當胰腺壞死或包膜下積液時,包膜即被掀起,厚1mm左右。胰周改變:壞死性胰腺炎胰周改變主要為胰周脂肪層模糊、消失,說明炎癥累及胰周脂肪組織,進一步發展,炎癥滲液進入胰周脂肪間隙,胰腺被膜增厚掀起,左腎旁間隙及小網膜囊內常見液體潴留,還可侵犯右腎旁間隙。腎前筋膜因炎癥狀而增厚[3]。術后的并發癥一般以假性囊腫為主,約為10%的發生率,如未能及時吸收積液、纖維組織粘連包裹。囊腫可內或胰腺外,多發生于胰腺外,絕大多數為單發,少數多發,大小不一,以圓形態為主,也可呈橢圓形,少見不規則形,囊壁均勻,可厚可薄,增強掃描囊壁有不同程度強化,胰周蜂窩組織炎、胰周膿腫等并發癥比較少見。根據CT表現預測急性胰腺炎的嚴重性及預后,CT檢查能確定胰腺炎癥浸潤范圍、程度、有無壞死、出血。多層螺旋CT檢查對急性胰腺炎有較高的診斷價值,不僅能明確診斷,而且有助于臨床定量,可發現并發癥和判斷預后[4]。
隨著影像學科的迅速發展,超聲、CT、MRI的檢查為臨床提供了可靠的診斷價值,特別是多層螺旋CT已成為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它檢查便捷、經濟,多層螺旋CT診斷急性胰腺炎敏感性高,胰腺的解剖結構顯示清晰,還能評估其嚴重程度、發現并發癥、判斷預后,甚至還能發現病因,對指導臨床治療有著重要的價值。
[1] 李明.多層螺旋CT灌注成像在輕癥急性胰腺炎32例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學,2009,21(15):63.
[2] 吳志娟,黃建康,朱玉春,等.急性胰腺炎累及腹膜后間隙80例CT表現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2):153-154.
[3] 嚴志漢,閔鵬秋,虞志康,等.急性胰腺炎擴散至腎周間隙的螺旋CT表現及其解剖基礎[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5,21(9):8-10.
[4] 徐方元,陳爽,韓云學,等.急性胰腺炎腹膜后間隙受累的CT表現與臨床嚴重程度的相關性分析[J].2010,29(1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