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杰 趙翠華
(1.山東省寧陽縣中醫院,山東寧陽271400;2.山東省寧陽縣婦幼保健院,山東寧陽271400)
細菌性陰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是常見的婦科炎癥之一,為混合性細菌感染, 主要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增多、惡臭, 可有輕度外陰瘙癢或燒灼感, 易復發,具有傳染性,10%~40%的患者無臨床癥狀[1],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目前奧硝唑治療細菌性陰道炎在臨床應用廣泛,筆者將中西醫聯合治療細菌性陰道炎的經驗報道如下。
筆者所在醫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BV患者90例,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隨機分為觀察組(奧硝唑與中藥坐浴)和對照組(奧硝唑)各45例。其中觀察組年齡18~49歲,平均(34.7±5.9)歲;未產婦9例,經產婦36例。對照組年齡19~49歲,平均(35.2±6.7)歲;未產婦10例,經產婦35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白帶增多且有異味,性交后多加重,檢查時可見陰道口有灰白色勻質分泌物流出,窺器檢查可見勻質稀薄乳狀的陰道分泌物。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經產與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BV 診斷標準: ①陰道分泌物勻質、稀薄、白色,常粘附于陰道壁;②線索細胞陽性;③陰道分泌物pH > 4. 5; ④陰道分泌物胺臭味試驗陽性。以上4項中有3項陽性即可臨床診斷為細菌性陰道炎。
治療期間保持外陰清潔,禁止性生活,飲食清淡忌辛辣油膩,本療程期間不服用其他抗菌藥物。
對照組:口服奧硝唑膠囊,0.5g/粒、2次/d。將高錳酸鉀水加溫至36~37℃左右,徹底沖洗陰道,1次/d。
觀察組:口服奧硝唑膠囊,0.5g/粒、2次/d。中藥坐浴:蛇床子20g,苦參30g,黃連、黃柏、蒲公英各15g,土茯苓20g,桂枝6g。用法:加水2000mL,浸泡1h后煎成1000mL,去渣后倒入盆中,薰蒸外陰,待水溫耐受后再坐浴20~30min,用一次性紗布擦洗陰道。每天1劑,每劑兩煎。
兩組均7d為1個療程,療程結束后5~7d復診。停藥后4周進行隨訪并觀察其復發率。
①痊愈:BV 診斷標準中4 項均陰性,臨床癥狀消失。②顯效:4 項標準中僅1 項陽性。③有效:4 項標準中2 項陽性。④無效:4 項標準中3 項陽性。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n(%)]
對照組有5人復發,復發率為15.2%(5/33),觀察組有2人復發,復發率為4.8%(2/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BV是由于陰道內微生態平衡失調,以加德納菌和各種厭氧菌以及支原體引起的混合感染,這些微生物的濃度比正常陰道中的濃度高100~1000倍,其感染率在15%~50%,且易復發,是育齡期婦女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可引起其他許多不良結局,與不孕不育和流產、子宮內膜炎和盆腔炎、宮頸癌等密切相關。史榮新等[3]對1025例農村已婚婦女陰道分泌物標本直接涂片鏡檢,發現其中細菌性陰道炎(BV)186例,檢出率18.15%(186/1025)。蔡德燕等[4]檢測分析不同年齡段女性陰道炎的病原分布情況后認為,BV是目前女性婦科發病率最高的疾病,而支原體和衣原體的感染率次之,其危害性相當大。
奧硝唑是第三代硝基咪唑類衍生物抗厭氧菌藥物,起效快、時程長、抗厭氧菌譜廣、抗菌力強、治愈率高,目前在BV治療中普遍使用。
BV屬中醫學“帶下”范疇,主要是肝經濕熱或肝郁脾虛,濕熱下注,郁結陰器所致。本方苦參、蛇床子清熱燥濕、殺菌止癢,黃連、黃柏、蒲公英殺菌收斂,土茯苓除濕、解毒,桂枝溫通經脈,全方具有清熱解毒、殺菌止癢、燥濕止帶之功效。且純中藥制劑無毒副作用,坐浴使藥物有效成分分布均勻、吸收徹底,直接作用于局部,藥效迅速。程玉英[5]亦采用中藥四物湯加減配合滌瑕洗液坐浴治療,效果確切,體現中醫辨證施治。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BV療效確切,比單用西醫治療療效更好,可以顯著減少細菌性陰道炎的復發。
[1] 施江平.甲硝唑聯合克林霉素治療細菌性陰道炎臨床研究[J]. 中國現代醫生,2011,49(1):91-92.
[2] 樂杰.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41-242.
[3] 史榮新,陳娟. 1025例農村已婚婦女陰道分泌物的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20):109,113.
[4] 蔡德燕,羅媛. 不同年齡段陰道炎病原檢測與分析. 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1):10-11.
[5] 程玉英.四物湯加減配合滌瑕洗液坐浴治療細菌性陰道炎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