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環 張勇枝
(1.內蒙古滿洲里市文物管理所;2.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
鐵路運輸的時間性很強,只有嚴格的按時運行才能保證運輸的安全和暢通,否則后果不堪設想。確保按時安全運行的計時器——鐘表,是鐵路系統不可缺少的必備工具之一。
20世紀50年代之前,中東鐵路系統所用的鐘表分兩大類,即掛鐘和懷表。掛鐘——多用在候車室、站臺和調度室等場所;懷表——多數是站長、司機、調度、列車員等人佩戴的工作用表。這種鐵路專用懷表,表背刻著路徽、路局和編號,當時人們稱其為“鐵路官表”。
本文只談中東鐵路各歷史時期所用的鐵路官表。
圖1-1、圖1-2,該表是中東鐵路(1903-1935年)初期使用的工作懷表,存世量已很少。20世紀初期,鐵路用表的表盤1—12的數字寫法比較亂,有用羅馬數字寫的,也有用阿拉伯數字寫的,無論哪種寫法都不能區分上、下午的時間,只能特意強調上午10點或下午10點,給列車運行報時帶來極大的不便。隨著科學管理意識的加強,在1910年前后逐漸采用了24時報時,這樣只要報10點和22點,即可區分出上午和下午。所以,之后的鐵路官表均采用24時畫表盤。該表的背面刻著俄文K.B的路徽,為套寫美術字,也叫花體字。這是一種不規范的花體字路徽,很快被淘汰了,由此可見這款鐵路官表既早又少,現存世量已實在不多了。

圖2 -1

圖2 -2
圖2-1.圖2-2,該表是南滿鐵路時期(1905-1935年)使用的工作懷表,瑞士產歐米茄牌名表。當時佩帶這種表的應是鐵路系統較高級的員工,如站長、調度長或火車司機長等。這塊表屬哈爾濱鐵道局資產,編號1279,應是局屬某站或上述員工的工作用表。
圖3-1、圖3-2,為私人藏品。該表是偽滿鐵路時期(1935-1945年)使用的工作懷表,屬瑞士生產的雜牌表類。當時佩帶這種表的應是鐵路系統的普遍員工,如列車長、值班員、調度或普通司機等。從事這些職能的員工除了佩帶這類的瑞士雜牌表以外,更多的還佩帶日本生產的精工舍、西鐵城表。該表屬哈爾濱鐵道局資產,標號979。
圖4-1、圖4-2,該表是中國長春鐵路時期(1945-1952年)使用的工作懷表。中長鐵路時期沒有路徽只用縮寫的中、俄文對照表示。但關鍵是在這個文字組合里,融入了我國剛剛頒布的“人民鐵路”的路徽,這就意為著我們現在是該鐵路的主權國,也體現了在以往的中東鐵路歷史中從未有過的中華民族的國家尊嚴。中長鐵路處于戰后經濟貧困時期,鐵路系統也是以接收敵偽資產為主,多數日偽時期的鐵路官表仍然留用,真正補充新的“中國長春鐵路”官表不多,所以這種表的存量也不大。
鐵路系統歷來對所有的工作用表有著嚴格的管理、分配和保養維修制度。不管是大鐘小表都需要登記、編號、造冊;按職級、工作需要分配,按編號登記存檔;各路局有專職部門管理并設專人維修、保養,佩發官表的員工可以定期送去保養(擦油泥),隨時出現故障可隨時送去維修,保證所有的工作用表能正常、準確的運轉。

圖3 -1

圖3 -2

圖4 -1

圖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