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武,王國忠,龔欣明
(1.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檢測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3;2.江蘇通光強能輸電線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海門226100;3.遠東電纜有限公司,江蘇宜興214157)
GB/T 1179—2008《圓線同心絞架空導線》和GB/T 20141—2006/IEC 62219:2002《型線同心絞架空導線》中對各種類型的架空導線的節徑比規定了范圍,節徑比是偏大好,還是偏小好?在這兩個標準中,沒有像 GB/T 12706《額定電壓1kV(Um=1.2 kV)到35 kV(Um=40.5 kV)擠包絕緣電力電纜及附件》對電纜安裝時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規定那樣,對架空導線的最小彎曲半徑加以規定。國外一些架空導線標準,對導線的最小彎曲半徑也未作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標準DL/T 832—2003《光纖復合架空地線》第10.1.2條中規定:“纜盤的筒體直徑應不小于OPGW外徑的25倍”;在第12條中規定:“安裝架設時放線導輪直徑不得小于OPGW直徑的40倍,且最小直徑不得小于600mm”。也即規定OPGW的靜態彎曲半徑應不小于OPGW外徑的12.5倍;動態允許彎曲半徑不得小于OPGW外徑的20倍,且最小彎曲半徑不得小于300mm。《電線電纜手冊》第1冊第114頁中對裸電線及裸導體制品用包裝規定:“線盤的筒徑D2應至少30倍于導線直徑。對單層鋁線的導線,此倍數應適當大些。”架空導線的最小彎曲半徑究竟多少合適?本文就架空導線的絞合節距最佳值和彎曲半徑進行探討。
架空導線在絞合時,單線以螺旋形圍繞在基圓上,會產生彎曲和扭轉。因為基圓相當于一個圓柱體,表面處處都形成弧形,單線絞合時也就隨處都在彎曲。但單線在絞合過程中圍繞自身軸線產生的扭轉變形,不像彎曲變形那樣容易看出。架空導線生產方法有“無退扭”和“退扭”兩種。這兩種方法絞合時,單線扭轉情況不同,單線變形因而有所差異。在無退扭的絞合中,由于單線在一個節距中的自身扭轉近于一周,因此,與基圓柱面接觸的單線縱向表面,幾乎永久與柱面接觸,并在一個長度上受到壓縮;而單線外緣的縱向表面,幾乎永久處在絞線外緣,同時在整個長度上受到拉伸。但在采用有退扭絞合時,單線任一縱向上的表面,在一個絞合節距中基本保持原有的方位。因而,單線的某一縱向表面是按一定規律、周期性地變化著它與基圓柱面接觸的位置:如果開始時是與柱面接觸,在半個節距處就背離柱面,恰好處在絞線的外緣表面,單線某一縱向表面就周期性地承受壓縮和拉伸。這種壓縮和拉伸的交替使單線產生的內應力要比無退扭絞合的小。由于國網公司在大截面導線技術要求中明確規定了無退扭絞的630及以上的框絞機生產,且無退扭方式的生產效率高,現在導線工廠幾乎全部采用無退扭絞方式生產。本文也以無退扭方式生產的導線來研究單線的彎曲變形。
絞合中單線的彎曲變形如同圓柱上螺旋線的變形,單線軸線即為空間螺旋線,單線所在絞層的節圓即為螺旋線圍繞的圓柱面。
按數學概念,螺旋線的彎曲程度以曲率或曲率半徑(又稱彎曲半徑)表示,兩者互為倒數。曲率愈大,彎曲程度愈大,曲率半徑愈小。
單線絞合時的彎曲半徑ρ為:

式中,h為螺旋節距,即絞合節距;R0為螺旋線半徑,即基圓中心到絞合單線中心(軸線)的距離。
為了說明問題,本文以GB 1179—1983標準的LGJ-10/2、LGJ-70/10兩個規格來計算,說明單線彎曲變形量的大小與單線的直徑、絞線的節距大小的關系。這兩個規格的導線結構為中心1根鋼線,外面絞合6根鋁線,如圖1所示。圖中,D為鋼絲直徑,d為外層鋁線直徑。線徑參數見表1。鋁線軸線、最外側的螺旋線半徑分別用R0軸和R0外表示。


圖1 1+6鋼芯鋁鉸線結構示意圖
根據標準規定,鋁芯外層絞合節徑比應為10~1 4。h分別取10.5倍、13倍絞合外徑,同時,將(2)、式(3)分別代入式(1),求得鋁線軸線、最外側的螺旋線的彎曲半徑,分別用ρ軸、ρ外表示,見表1、表2。從表1和表2可以看出,鋁線外側的彎曲半徑明顯比軸線的彎曲半徑小,即曲率大;節徑比大時,彎曲半徑大,即曲率小。以外側的彎曲半徑、軸線的彎曲半徑所在平面作圖,如圖2。

圖2 鋁線軸線、外側彎曲半徑
利用余弦定律,求得鋁線軸線、外側圓弧線相交點相對應的圓心角 α外、α軸,如表1、2所示(表中角度用弧度表示)。鋁線外側彎曲弧長相對于軸線彎曲弧長的伸長率用σ表示。

由于弧長 =中心角×圓弧半徑,則式(4)可變為:


表1 絞合節徑比為10.5計算得到的參數
各參數代入式(5),計算得兩種規格的鋼芯鋁絞線分別在節徑比為10.5、13時,鋁線最外側的彎曲弧長相對于鋁線軸線的彎曲弧長的伸長率如表1、表2所示。由表1、表2可以看出,同種導線結構時,相對伸長率與單線線徑大小無關;節徑比越小,相對伸長率也越大。在節徑比為10.5時,鋁線最外側的彎曲弧長相對于軸線的彎曲弧長伸長率達到了1.5627%,硬鋁單線的斷裂伸長率一般為1.6%,這時,對于這種結構的導線,盡管不至于使鋁單線斷裂,但個別薄弱處會使單線表面產生微裂紋。如果單線是鋁包鋼線,這么小的節徑比可能造成這種結構導線的表面鋁層開裂。
在實際生產中,由于考慮到用料少、電阻小、生產率高等因數,1+6結構的導線節徑比都大于11,不存在這種極限的情況發生。只是在導線用戶規定的技術協議中偶爾會出現節徑比偏小的現象。為此,導線廠家應以解釋說明。在多層絞線結構中,節徑比小時,單線的彎曲變形沒有這么顯著,不至于造成單線的損傷。

表2 絞合節徑比為13計算得到的參數
設導線的直徑為d,盤具的筒體直徑為D,導線第一層裝于盤具的示意圖如圖3所示。

3 導線第一層裝于盤具的示意圖
導線的緊挨盤具筒體的第一層導線外緣線與導線的軸心線相比,伸長率為

分別取盤具筒體直徑為導線直徑的30倍、20倍,即 D分別為30 d、20 d,得 ε分別為 1.03%、1.52%。由于絞合后鋁單線呈螺旋狀,并且單線間有一定的間隙,根據經驗,導線纏繞在盤具上后,導線外緣縱向比導線的軸心線伸長只要不大于1.5%,即只要盤具筒體直徑大于導線直徑的20倍時,對鋁單線的變形應該是沒有影響的。當然,盤具筒體直徑大,對纏繞的絞合導線結構影響就小,所以盤具筒體直徑以不小于導線直徑的30倍為宜。
通過分析和計算,對架空導線的節徑比和彎曲半徑建議如下:
(1)絞合節徑比:導線節徑比應符合GB 1179—2008要求,參照美國標準 ASTM B 232-01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oncentric-Lay-Stranded Aluminum Conductors,Coated-Steel Reinforced(ACSR)(鋼芯鋁絞線)和ASTM B416—98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oncentric-Lay-Stranded Aluminum-Clad Steel Conductors(鋁包鋼絲同心絞線),應采用優選節徑比,見表3。在DL/T 832—2003《光纖復合架空地線》應補充:鋼及鋁包鋼線絞制的OPGW外層節徑比取10 ~16,優選節徑比為13.5。

表3 導線絞合節徑比
(2)架空導線的彎曲半徑:對于普通導線,應不小于導線直徑的15倍;對于特種導線、鋁包鋼絞線或OPGW,不宜小于導線直徑的20倍,且最小彎曲半徑不小于300mm。導線用盤具筒體直徑應考慮導線允許最小彎曲半徑的要求。普通導線用盤具筒體直徑以不小于導線直徑的30倍、特種導線用盤具筒徑以不小于導線直徑的35倍為宜。
本文通過分析和計算,說明了架空導線的節徑比對單線性能的影響,對現行的鋼絲或鋁包鋼線絞制的OPGW的節徑比提出更改建議,指出了架空導線的優選節徑比及彎曲半徑和使用盤具筒徑的要求。
[1]GB/T 1179—2008 圓線同心絞架空導線[S]
[2]GB/T 20141—2006 型線同心絞架空導線[S]
[3]ASTMB 232—01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oncentric-Lay-Stranded Aluminum Conductors,Coated-Steel Reinforced(ACSR)[S]
[4]ASTM B416—98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oncentric-Lay-Stranded Aluminum-Clad Steel Conductors[S]
[5]王春江主編.電線電纜手冊第1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6]GB/T 12706—2008 額定電壓1 kV(Um=1.2 kV)到35 kV(Um=40.5 kV)擠包絕緣電力電纜及附件[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