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業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醫院病理科,吉林 通化 134000
肺炎性假瘤相對少見,近年來發病有增加趨勢,筆者所在醫院2005~2010年診斷7例肺炎性假瘤,手術后病理證實,現將典型病例分析報道如下。
患者,男,68歲,兩個月前著涼后出現胸悶、咳嗽、咳血,痰中帶血或整口咳血,為新鮮血,無呼吸困難,無發冷、發熱,在當地醫院住院治療,行消炎、止血對癥治療,未見好轉,上述癥狀加重,每日咳血5~6口,為進一步明確診斷來筆者所在醫院就診。專科情況:神清語明,鎖骨上及腋窩下未觸及腫大淋巴結,氣管居中,胸部左右對稱,肋間隙無增寬及狹窄,雙肺觸覺語顫對稱存在,雙肺叩清音,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羅音。輔助檢查:胸部CT示:左下肺葉占位。見圖1; X線片示:符合周圍性肺癌;纖維支氣管示:左肺下葉開口狹窄待查;彩超提示:胸腔腫大淋巴結;痰脫落細胞檢查陰性。臨床診斷為:左下葉肺癌。方法:全麻下行左下葉肺癌切除術。
病理結果:左下肺炎性假瘤,7枚淋巴結反應性增生。見圖2。

圖1 16排螺旋CT影像

圖2 炎性假瘤鏡下 HE×40
(1)炎性假瘤是否為真性及假性腫瘤各家意見不一,病理標本檢查酷似真性腫瘤,而鏡檢屬于炎性增生及炎性相關的腫瘤,因此即非炎性病變,也不是特異性炎癥如結核[1-2]。病名也多復雜,炎癥性肌纖維母細胞瘤、漿細胞肉芽腫、纖維黃瘤和組織細胞瘤。病例是反應性,而一些病例異型性。但按其組織形態稱炎性假瘤比較適宜,臨床檢查較少見,在輔助檢查下炎性假瘤與癌難區分[3-4]。(2)X線及CT特點:炎性假瘤邊界清晰,外形光滑,可有分葉,密度均勻,瘤體大小不一,單發或位于兩側中下肺野外側,圓形及橢圓形腫物。(3)病變特點:①肺泡上皮增生;②纖維組織增生;③纖維化、玻璃樣變及黏液變;④脂質聚集伴黃瘤細胞形成;⑤血管增生;⑥以淋巴細胞及漿細胞為主的炎性細胞;⑦含鐵血黃素沉積;⑧肺泡壁增厚。(4)鑒別診斷:①支氣管腺瘤。②未分化癌或肉瘤。③細支氣管肺泡癌。④真性血管瘤。最易誤診細支氣管肺泡癌肺泡上皮增生彌漫性,上皮細泡有異型,大小形態可不規則,可見核分裂,與炎性假瘤可鑒別[5-6]。(5)預后:肺炎性假瘤與肺癌臨床上很難鑒別,手術原則以盡量保留正常肺組織前提下切除病灶,位置表淺且小者做肺葉楔形切除,位置深且大者可做肺葉切除術。國內報道惡變率1%~4%。多數學者認為與細菌或病毒致炎癥改變有關,而應用抗菌藥物不規則,病灶不能完全被吸收導致遷延形成局限性瘤樣改變[7-8]。為減少誤診,臨床醫師及相關科室應進一步了解肺炎性假瘤與癌之間的鑒別要點,凡是臨床診斷依據不足時,應綜合分析,必要時應采取會診,避免誤診,本例病變存在肺占位,淋巴結腫大癥狀,但炎性病變存在淋巴結反應性增生,最終診斷依賴病理診斷。
[1]回允中.外科病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413-414.
[2]Gal AA,Koss MN,McCarthy WF,et al L.Prognostic factors in pulmonary fibrohistiocytic lesions[J].Cancer,1994,73:1817-1824.
[3]邵立新,陳中元,吳健彪,等.肺炎性假瘤的臨床特點及外科治療[J].中國癌癥雜志,2001,11(6):534-535.
[4]王鳳君.肺炎性假瘤九例臨床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06,9(4):331-332.
[5]李雷.肺炎型肌瘤的診斷及外科治療[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3,3(12):1846.
[6]王寶生.肺炎性假瘤[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01,7(4):576-578.
[7]王甘露.肝臟炎性假瘤的診斷與治療[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6,5(8):1091-1093.
[8]梅希成.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學表現[J].中國醫學創新,2009,6(3):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