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銳 劉天舒 李躍輝
1.湖南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3;2.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6;3.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中藥研究所,湖南 長沙 410013
近年來我國提倡全民健身,但有些運動如體育鍛煉、體育比賽和運動員的大強度訓練會導致損傷,以對抗性、強度較大的足球、籃球、排球、田徑等項目導致的損傷比較常見,且多在踝、腕關節、大腿前(后)肌群、腰、膝處等部位損傷,筆者所在醫院采用綜合療法對常見運動損傷患者進行治療,臨床上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2010年1月~2011年1月入院治療的80例運動損傷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治療組男30例,女10例;年齡16~47歲,平均(26.05±2.48)歲;病程1~15 d;以參加體育運動的青壯年損傷居多,14例腰扭傷,5例踝關節扭傷,5例大腿后肌肉拉傷,5例膝關節損傷,4例梨狀肌損傷,腕關節等其他部位軟組織損傷7例。對照組男29例,女11例;年齡19~46歲,平均(26.31±3.02)歲;病程1~18 d;10例腰扭傷,8例踝關節扭傷,6例大腿后肌肉拉傷,5例膝關節,5例梨狀肌損傷,腕關節等其他部位軟組織損傷6例。患者損傷后出現局部出擊疼痛、腫脹甚至瘀血,嚴重影響正常學習與工作。部分患者經X線片檢查結果可排除骨折、韌帶斷裂的可能。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損傷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治療組40例患者采用電針配合通絡方治療常見運動損傷,首先采用針灸加威靈通絡方外敷:為便于歸經和合理選取穴位,針刺前細心檢查患者的受傷情況,明確受傷的位置,按損傷部位在經絡循行線上視損傷范圍大小循經取穴,每次取5~8穴。針刺阿是穴,均朝向壓痛點針刺,進針得氣后,電針治療儀連續波15~20 min,頻率1~1.3 Hz,以患者耐受度設定強度。遠近搭配選用一些“特定穴”;根據經絡、臟腑相互之間的關系,用捻轉提插、平補平瀉法行針,留針30 min,期間每隔5分鐘行針1次,1次/d,5 d為1個療程。各部位運動損傷取穴方法見表1。
第2步,在治療5 h后使用通絡方外敷傷處,通絡方成分主要由威靈仙、血竭、乳香、紅花、沒藥、生草烏、三七、生川烏、透骨草等組成,將這些成分研磨至沫狀,并用姜汁和蜂蜜調和。
對照組40例患者只單純采用上述針灸療法。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并記錄結果。
痊愈:患處腫脹疼痛消失,功能恢復正常;顯效: 患處腫脹疼痛基本消失,按壓有輕度疼痛,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有效:患處腫脹疼痛減輕,功能改善;無效:癥狀無改善。
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均在兩個療程后觀察療效,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為72.5%,治療組患者的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各部位運動損傷取穴方法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運動性損傷是臨床常見病,嚴重的患者多以高強度運動員或者工作強度的工人居多,也有因體育教學、訓練或課外活動中因準備活動不充分,姿勢不規范,場地等原因易引起肌肉及韌帶的拉傷,如不及時有效的給予治療,則會加重傷病使組織粘連機化或變成慢性勞損。運動損傷中多以軟組織損傷為主,在中醫上稱之為傷筋,屬瘀證范疇,筋脈扭挫、經筋受損、經絡被阻,而致氣滯血瘀,氣血運動不暢則局部腫脹滿氣血瘀滯,不通則痛,故疼痛不適,出現關節肌肉活動不利等癥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針刺療法可激發經氣,通經活絡,疏通氣血,緩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機體新陳代謝加快,有利于患者康復,且無副作用。通絡方乳香、沒藥、紅花等含有大量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藥物,而活血化瘀中藥能夠改善血液循環,調節免疫功能,激活巨噬細胞系統對細菌的吞噬作用,對無菌性水腫有積極的治療作用。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電針配合通絡方綜合療法治療常見運動損傷患者療效滿意。
[1]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114-116.
[2]魏江玲.按摩與中藥外敷聯合治療踝關節急性扭傷40例[J].中醫藥臨床雜志,2004,16(3):273.
[3]余潔.中藥熏洗治療踝關節扭傷[J].河南中醫,2004,24(2):43-44.
[4]張健,呂沛霖.中醫藥防治競技運動損傷的研究探討[J].陜西中醫,2006,27(80):968-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