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巨全
(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30)
微生物學專業英語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思考
姜巨全
(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30)
通過分析國內微生物學專業英語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自身在美國從事微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科研工作經驗和對美國微生物學專業學生學習特點的了解,以及在東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授微生物學專業英語的實踐經驗,歸納了在該課程教學的一些心得體會,提出了一些關于微生物學專業英語教學的方法和建議,希望通過論文的發表達到與國內同行探討提高微生物學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的目的。
微生物學專業英語;教學模式;探索與思考;教學效果
目前,專業英語是在大學中各個專業普遍設置的、由相應專業教師授課的、涉及專業知識的英語教學課程。它是繼公共英語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之后的一項教學補充和雙語教學的一種過渡。在我國,專業英語的教學工作仍處在起步和探索階段。因此,如何教好專業英語以適應相應學科、專業的發展一直是許多高等院校面臨的普遍問題。
20世紀以來,包括微生物學在內的生物科學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報道這些成就的科技著作和文獻,仍主要是以英語(尤其是專業英語)撰寫的。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能夠熟練掌握專業英語,閱讀國外科技文獻,學習借鑒先進技術經驗,同時撰寫英文文章發表自己的創新思維和學術成果。因此,微生物學專業英語教學對把學生培養成高素質的創新人才,適應國家經濟發展需求、促進國家科技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現在,很多高等院校采用對包括微生物學、植物學和動物學在內整個生物學專業學生集體講授生物學專業英語的授課方式。筆者認為這三個分支學科存在很大差異,各個分支專業的學生對專業英語教學內容需求各異,集中授課存在很多弊端。對于微生物學專業學生來說,進行單獨學科授課,讓學生學習更有針對性的微生物學專業英語是更為合適的教學模式,更適于他們在未來的微生物學領域從事科研工作的發展需求或是畢業后從事微生物學有關的工作需要。基于此,筆者針對自己所講授的微生物學專業英語課程進行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初步探索與實踐。在分析微生物學專業英語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從自身的科學研究、教學實踐和教學交流出發,總結了一些經驗和體會以供參考。
專業英語是學生在完成公共英語學習后,在初步掌握專業基礎課和部分專業課的基礎上開設的一門用于對已學習的專業知識從英語的角度再學習的重要輔助課程,是基礎英語的拓展和專業課雙語教學的準備和過渡。從大學英語、專業英語與雙語教學的關系來看,大學英語是基礎、專業英語是紐帶、雙語教學是具體應用,三者是一種相輔相成、互相補充又互相促進的關系。微生物學專業英語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一定的微生物學專業詞匯的基礎上,能熟練閱讀微生物學的英文原著和期刊、大型儀器、生物試劑、試劑盒說明書等英文資料;能準確翻譯微生物學專業文獻和撰寫微生物學英文專業學術論文;并能同國外同行進行正常的學術交流活動;最終達到聽、說、讀、寫、譯等綜合語言技能的全面提高。
微生物學是生物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很多近現代的生物學知識都是首先從微生物學研究中獲得的。在生物學的三大分支學科中,微生物學至今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外,它對很多諸如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學、生物制藥等新興學科以及免疫學和醫學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推動作用。然而,我國微生物學的研究水平仍然顯著滯后于國外。因此,對于我國微生物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如果有志于考取研究生進一步深造或直接從事科研工作,學好微生物學專業英語是查閱專業文獻跟蹤學科國際前沿動態,獲取國際先進科研經驗乃至撰寫科研論文發表學術見解與成果,參加學術會議進行學術交流等的必要手段。即使學生畢業后直接就業,在很大程度上所從事的也是與微生物學專業有關的工作。這就必然面臨大量接觸和使用微生物學的專業詞匯的實際問題。因此,掌握該專業的一定的英語詞匯量及表達方式,具備一定程度的閱讀該專業日常英文資料的能力也有助于學生在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情況下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以應對嚴峻的人才市場的挑戰。因此,微生物學專業英語課程的獨立開設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不明確因為專業英語仍處于探索和建設階段,我國很多高等院校因教師隊伍建設力度不夠,很多教師因為自己所學專業是動物學或植物學,所講授的專業詞匯傾向于自己專業,使得微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即使認真學習,也學不到想要的微生物學專業的英語知識。加之學生對公共英語四、六級的盲目崇拜,在通過等級考試后認為專業英語非專業主干課程,隨便應付一下,只要通過考試就大功告成了。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微生物專業英語積極性,導致最終的教學效果不理想。
目前,在高等院校生命科學學院中普遍存在專業英語教師隊伍建設參差不齊的現象,尤其是在一般高等院校中這種現象更加明顯。在國內,相對于植物和動物學而言,微生物學因重視程度不夠,導師資隊伍建設相對滯后。很多引進的優秀海外人才多集中在植物學和動物學這一學科中(這主要是國家科研領域資金資助力度傾向于植物和動物學導致的)。此外,很多國內微生物學領域的教師因其英語水平不高,即使專業知識豐富,在理解英語詞匯和句法時也存在偏頗,導致微生物學專業英語講授效果不好。還有一個普遍問題是很多高等院校由于植物學或動物學教師資源相對充裕,就安排這兩個專業中英語較好的教師統一講授生物學專業英語。而這些教師重點又放在自己專業,導致很多微生物學專業學生無法獲得真正有價值的微生物學專業英語知識。最終的結果是講授微生物學專業英語知識不夠詳細,導致學生學習微生物專業英語不夠用心。久而久之,教師和學生往往出于應付教學任務和教學考核的目的,削弱了本該重點講授的微生物學專業英語的教學質量。
目前,生物學專業英語所使用的教材有三種形式:國外《普通生物學》的原著、國內自編生物學專業英語教材和教師自編講義。從教學內容上來看,國外的原版教材內容過多,單詞量過大,講授生物學知識面過寬,適合微生物學專業學生的知識含量相對少。國內自編生物學專業英語教材和自編講義內容因編寫教材教師專業背景和習慣的影響,存在知識面側重各異、難度深淺不一、對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覆蓋度不夠,缺乏系統性與完整性的問題。更為嚴重的是,專業性更強、對微生物學專業學生更有針對性的專業英語教材在國內仍未見到。這樣,教材問題一方面給微生物學專業學生帶來了不必要的負擔,另一方面也使得所學的很大部分專業英語知識不能應用于將來在微生物學方面的進一步學習和研究中。涉及面廣泛、深度適宜、實用性強的微生物學專業英語教材的編撰是學習微生物學專業英語的學生所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生物學或微生物學專業英語課程多被列為考查課,考核形式一般以結課后翻譯一篇英文文獻的方式為主,學生基本上不需要費太大力氣就可以順利通過考核甚至取得好成績。這樣,課程所涉及的很多學生本應掌握記住的專業詞匯無法加以強化。學生在沒有意識到專業英語重要性的前提下,加之其他課程的應試任務過重,造成很多學生根本不去記憶和理解所學的重要的專業英語詞匯。這種考核方式過于單一的結果還可能誤導學生認為生物學或微生物學專業英語的學習就是查查字典,翻譯翻譯文獻。長此以往,學生對專業英語的學習更加不重視,許多學生學完以后,專業英語的應用能力并沒有明顯提高。這種考核方法使得學生養成了惰性,降低了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積極性。
既然學生選擇微生物學作為自己的主修專業,那么該專業所有課程講授的主要知識就應以微生物學相關知識為主。微生物學專業英語課程則同樣應以講授微生物學知識為主,所不同的是講授語言是英語、尤其是專業英語。專業英語教學的目的旨在培養學生能夠最終達到擺脫漢語的束縛,使用英文檢索、閱讀英文文獻乃至撰寫英語論文,同時培養學生能夠聽取國外專家的英文報告,以及自己作英文報告,回答英文問題等。因此,教學內容就要為教學目的服務,不能講授只是浮皮潦草的東西。還有,最重要的就是重視專業詞匯的發音,句子的閱讀。筆者所采用的是“全英文語境”教學,即使詞匯的解釋,也同樣采用英語完成。考慮到不少學生聽力較差,筆者采用督促學生課前預習、課上提問,同時適當放慢語速等多種方法進行講解。再有,重要的詞匯均用幻燈片講稿予以體現。在內容上還用英語講授微生物學的重要歷史事件,增加學生學習微生物學的興趣。同時讓學生認識到學好專業英語,有助于閱讀微生物學原版著作和文獻,能夠提高學生在微生物學方面學習國際最新知識的獨立性,有助于學生將來在科研工作中更快地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最終提高自己科研水平。此外,以筆者自身在國內和國外的學習及科研經歷,激勵學生學好英語,使學生明確該學科的教學目的和認識到學好專業英語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對于很多“985”和“211”重點建設的高等院校,應重視各學科均衡發展,引進一些具有專業知識和英語水平均較高的海外人才,這才是解決微生物學乃至各專業英語力量薄弱的首選途徑。以筆者為例,不僅在微生物學科研方面經歷了本科、碩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學習,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在國外學習多年,英語水平經過了“全英文語境”的良好訓練。這不僅體現在書面語言的良好運用,而且英語口語的基本功扎實。在講授時完全勝任“全英文語境”的教學任務,使得學生不僅理解詞匯意思,而且能聽到準確發音。尤其是解釋非常專業的英語詞匯時表達準確,能夠結合國外的實際經驗深刻闡述。學生覺得能夠學到真正的英語,不僅愿意聽,而且覺得聽后有收獲,更有助于學生對專業英語的使用。即使有些學生開始學習聽力有困難,但是良好的英語氛圍和來自其他學生的壓力同樣有助于他們英語水平的提高。有些高等院校引進海外人才有困難,那么就應著力挖潛,力求提高自己學校的微生物學專業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的專業英語水平。經常組織培訓,并制定相關考核制度。如果條件具備,應考慮為教授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師提供進修學習的機會。其次,增加教師備課時間,減輕其科研、教學任務。再次,教師應不斷主動地提高教學水平和外語水平,比如,聽科技英語廣播,盡可能地聽一些外國專家的英文報告,提高專業英語聽、譯、說的能力。
首先將微生物學專業學生單獨分班,選擇微生物學專業的優秀教師授課。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能夠學習以微生物學知識為主的專業英語知識,學生認為所學東西針對性和實用性強,能夠增加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興趣。筆者所在學校在院主管領導的大力倡導下,由筆者單獨對微生物學專業學生單獨講授微生物學專業英語課程,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嘗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在教材選擇方面,基于學生已經完成專業基礎課和部分專業課的情況下,筆者以 Prescott,Harley,Klein編寫的《Microbiology》第五版作為首選,輔以沈萍、彭真榮翻譯的《微生物學》第五版作為微生物學專業英語主講教材。同時考慮到以上教材內容過多,選取每章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英文內容,幻燈片用全英文撰寫的方式進行講授。這樣,在學生已經掌握一定微生物學專業知識的基礎上,聽起來更易接受專業英語詞匯的含義。考慮到學生英語程度差異,初期放慢語速,采用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方法,反復強化專業英語詞匯的發音,重點詞匯重復三遍,同時以英語講解個別詞匯含義,并隨機造句講授詞匯的用法。此外,為了讓學生適應“全英文語境”教學模式,提供自己印發的中英文講稿作為學生的預習和復習參考資料。這樣,英語聽力程度好的學生可以課上消化講解內容,并參照講稿上的英文部分,提高專業英語的閱讀和聽力能力。英語聽力差、程度差一點的學生可以參考中英文講義,提前預習,掌握專業詞匯,加深不認識詞匯的發音,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對于微生物學專業英語教學的初步摸索,筆者認為編撰一本專業性和實用性強、適合微生物學專業的專業英語教材勢在必行。
在專業英語教學方面,尤其要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因為專業英語涉及大量的專業知識和英語詞匯,如果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會對專業英語的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削弱專業英語學習效果。筆者采用誘導法、驅動法和互動法相結合的手段,旨在提高學生對微生物學專業英語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增加他們對該學科重要性的認識,同時打消學生認為“英語很難學、專業英語更難學”的顧慮。具體來說,筆者首先結合自己在美學習英語的經歷,講解其中的竅門,使學生認識到學好專業英語并不是很難,以及學好專業英語所能帶來的益處。此外,筆者還抽取一堂課時間帶領學生參觀自己的實驗室,通過全英文講解各種儀器設備,提高學生對專業英語的興趣,同時使他們在實踐中充分認識到微生物學專業英語的應用價值。再有,筆者還嘗試選擇一堂課,以全英文作科研報告,講解自己的科研成果。學生們在接觸新知識的同時,認識到學好專業英語對將來做好科研乃至其他與微生物專業有關的工作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對微生物學專業英語學習產生濃厚興趣。
任何課程的學習,只有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才能夠達到督促學生學習、鞏固學習效果的目的。尤其微生物學專業英語的課程,不僅專業知識涉及面廣,而且詞匯量大,如果沒有好的考核方式跟蹤教學效果,學生很可能產生怠慢情緒和懶惰想法,降低學習效果。考試是目前認為最有效的督促學生學習的方式。筆者采用課前提問,課后留思考問題,定期采用小測驗的方式,督促學生增加專業英語詞匯量。此外,組織學生每人利用課前十分鐘以口語形式,對前一堂課所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提高學生專業英語口語能力,同時達到交流學習經驗的目的。因為學校設置的考核方式是考查,但是筆者將平時成績按50%計入最后考核結果,另外50%則采用翻譯一篇深度適宜的學術論文對學生進行考核。這樣多種方式相結合,達到了鼓勵先進、督促后進的目的,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盡管方法還有待改善,學生結課時反映還是普遍較好的。
從學生短期學習任務的角度來看,重視微生物學專業英語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而且可以通過閱讀英文文獻增進對微生物學專業新知識的快速了解。從學生長遠發展和國家建設需要的角度來看,具備良好的微生物學專業知識和專業英語水平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面對畢業后就業的挑戰,開拓學生在微生物學領域的創新思維,與國際先進科研水平接軌應對國際競爭的挑戰。因此,做好微生物學專業英語的教學工作應該本著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實用價值高的教學宗旨,通過課堂講解、給予學生相關專業英語詞匯、圈定相關研究課題等方式,讓學生到文獻室或電子閱覽室自主查閱專業期刊,努力做到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學習與應用相結合,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能夠有效完成今后的各項研究工作,以培養出適應學科國際化趨勢的高級微生物學科研創新人才。
[1] 金劍.科技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高校講壇,2010(7):550~551.
[2] 宋新強.生命科學專業英語教學現狀與思考[J].學園,2010(8):1~3.
[3] 郭寧生.關于專業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4(2):50 ~52.
[4] 田志環.生物學專業英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論壇,2008(5):179~181.
[5] 李偉,陳曉陽,李慧.生物科學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文教資料,2006(8):78~80.
An Exploration and Consideration for Teaching Modes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Microbiology
Jiang Juquan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analyzed the teaching problems about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Microbiology,combined his experienc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on 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in USA and his knowledge of the studying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students majoring in Microbiology,and then summarized his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eaching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Microbiology in Life Sciences College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at last presented his some thoughts and advice about how to advance the teaching and studying qualities of this course.The author hoped that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paper could be helpfu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Microbiology teaching effects.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Microbiology,teaching modes,exploration and consideration,teaching effects
G642.0
A
1672-3805(2011)03-0086-04
2010-12-10
姜巨全(1977-),男,山東招遠人,東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微生物與生物化工系教授;研究方向: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學抗逆機制和微生物學有關的生物制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