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傳軍,寇虎強
(山東黃金礦業(萊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礦, 山東萊州市 261441)
望兒山金礦測量控制系統的建立與應用
靳傳軍,寇虎強
(山東黃金礦業(萊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礦, 山東萊州市 261441)
詳細介紹了焦家金礦望兒山分礦1#井、2#井測量控制系統建立的過程和步驟,通過地表控制測量、豎井聯系測量建立了井下控制測量系統,并推廣使用了激光測距儀導入高程。使用尼龍棒錨鉤代替鋼錨鉤,解決了井下水腐蝕鋼錨鉤、破壞控制點的難題。
測量控制系統;尼龍棒錨鉤;定向測量;激光測距儀;導入高程
焦家金礦望兒山分礦是一個建礦30多年的礦山,-150 m以上中段已經停采多年,但近年隨著進一步的勘探、選礦工藝的提高及可采品位隨之下降,也具有了工業價值。自2009年恢復-150 m以上采礦以來,累計出礦22萬t,金屬量超過400 kg,創造效益人民幣1個多億。特別是到了2010年,月均出礦量12000 t以上,占分礦出礦量約1/4,有效的緩解了生產壓力,為焦家金礦創造了不小的經濟效益。但隨著工程的進一步拓展,原有的測量控制系統已不能滿足現階段生產的需要。且由于井下水腐蝕性大,以前埋設的鐵錨鉤點多數已經銹蝕嚴重,不能使用,再加上地表深陷、巷道變形等因素,從而使-150 m以上各中段的測量控制系統需要進行重建。經過籌劃和論證,自2009年下半年開始對1#井的 +60,+30,0 m 以及 2#井的 0,-30,-60,-90,-120,-150 m各中段進行了測量控制系統的重建工作。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完成了以上各中段的測量控制系統的重建,并同時進行了各中段的支導線的測量工作,為-150 m以上各中段的地質探礦、礦石開采工作提供了正確的測量技術支持。
現階段-150 m以上主要生產中段在2#井的0~-150 m中段及1#井的0,+30 m中段。按照生產先后、主次及盡量少占用生產時間的原則,對2#井的0,-30,-60,-90 m 及1#井的 +60,+30,0 m各中段進行測量控制系統重建。而對于2#井的-120,-150 m中段,則通過-90~-150 m的斜井將控制點分別傳導到-120 m中段和-150 m中段,從而建立起 -150 m以上1#井、2#井的測量控制系統。
每個獨立的生產中段原則上在石門處設置3個測量控制點,為解決井下水對鐵錨鉤腐蝕快、控制點不能長久保存使用的問題,使用尼龍棒錨鉤,用速凝水泥將錨鉤埋設在巷道頂板。
豎井定向采用全站型陀螺儀定向,操作方便、精度高,各中段傳遞坐標使用全站儀及電子經緯儀。導入標高使用光電測距儀。
在確定上述原則后,對測量控制方案進行了具體的籌劃和論證,以盡可能少的資源、盡可能少的占用生產時間,并同時保證測量控制的精度要求,來具體操作實施望兒山分礦-150 m以上測量控制系統的建立工作。
近井點仍沿用建井時布設的控制點,并與其他控制點進行聯測,以作檢核。
中段控制點布設在各中段石門大巷頂板,各中段埋設個數為:1#井+60 m中段3個點,+30 m中段3個點,0 m中段3個點;2#井0 m中段2個點;-30 m中段3個點;-60 m中段3個點;-90 m中段3個點。
采用陀螺儀定向,紅外線激光測距儀導入高程的聯系測量方式。
井口組為聯系測量指揮小組,負責下放鋼絲、測量鋼絲坐標、傳遞高程,并指揮協調井下各小組的工作。該組共5人,其中有電焊工1人,零工1人。儀器配備為:全站儀1臺,水準儀1臺,50 m鋼尺1把(井口測距用),塔尺1根(測高程用),手搖小絞車1臺(纏繞好鋼絲),小鋼卷尺1把(2 m),手持測距儀1部,記錄本1本,老虎鉗1把(用于放檢測環)。具體工作如下:
(1)將罐籠提到離井口以上2 m,由電焊工將絞車焊在道軌上,由零工將井口用4塊左右木板(5 cm厚,3 m長,30 cm寬)封閉,在井架上垂直道軌方向,離井口約1.5 m高度橫擔1根圓木(Φ10 cm以上),作為下放鋼絲的橫梁。
(2)在與-90 m小組聯系之后,在鋼絲上懸掛1個2 kg重錘后,慢慢向下放鋼絲,在鋼絲放到-90 m中段以后,通知井口人員離開井筒,由-90 m中段人員搭建工作平臺,懸掛重錘。之后,-90中段人員離開井筒,通知井口組,一前一后,放2個檢測環,以檢測鋼絲是否靠幫、打結。
(3)在-90 m小組人員穩定重錘,并報告可以測量后,即通知各小組開始測量,測量鋼絲、測站點、后視點的夾角及距離,測角用2個測回。各小組測量距離時順序如下:井下各小組在角度測量完成后(在測量夾角時不準進入井筒),均報告井口組,然后井下各小組等待通知后再進行測距(目的為避免各小組同時在井筒內多層作業)。井口組完成角度測量,接報告后,首先進行水平距離測量,測距完成后,離開井筒,通知0 m小組測量鋼絲到測站點距離及測站點到前視點的距離;0 m小組測距完成之后,人員離開井筒,通知-30 m小組進行測距工作,測量鋼絲到測站點距離及測站點到前視點的距離;依次類推。-90 m小組測距完成后,通知井口組,各中段測距工作完成。
(4)完成上述工作后,井口組通知各小組進行高程測量,導入高程使用紅外線激光測距儀進行。具體導入高程測量程序如下:井口組首先通知0 m小組,進行導入高程測量,導入高程過程電話保持通話狀態。井口組人員此時不要進入井筒內,待0 m小組把搖臺放下,將反光板放在搖臺上(人不要站上搖臺),然后報告井口組可以進行測量,這時井口組人員方可進入井筒進行高程測量。在井口組測量完井口到0 m高程之后,井口組人員要離開井筒并通知0 m小組,進行0 m中段的水準測量,0 m小組將塔尺放在反光板的紅點位置上,使用水準儀,后視塔尺用讀數,再將塔尺立在前視點上,同樣進行讀數。測量完畢之后,將搖臺升起,并通知井口組,0 m中段導入高程完畢。井口組接0 m小組報告后,通知-30 m小組進行導入高程測量。測量過程同上,測量完畢后,向井口組報告-30 m中段高程測量完畢。同上依次進行-60,-90 m中段的導入高程測量。
(5)井口組接到-90 m小組完成高程測量的報告后,通知各小組人員離開井口,井口組通知-90 m小組拆下重錘,掛上小錘,并撤去木板,在接到-90 m報告可以提鋼絲后,將鋼絲提到井口。
(6)井口組撤去放鋼絲的圓木,再撤封井口的木板,撤絞車。通知卷揚,將井下組人員提上來。
0,-30 m及-60 m中段的測角量邊工作及高程的導入測量,3人一組,每組主要儀器配備為:電子經緯儀1臺,水準儀1臺,塔尺1根(測高程用),小鋼卷尺1把(2 m),手持測距儀1部,記錄本1本,反光板1個。其具體工作如下:
(1)接井口組通知后開始進行角度測量,即開始測量鋼絲(后視)、測站點、前視點的夾角,測角用2個測回。距離測量程序按上面井口組第(3)條內容的要求進行。
(2)接到高程測量通知后,按上面井口組第(4)條測量高程。
-90 m小組負責封-90 m井筒、懸掛重錘、測角量邊工作及高程的導入測量,由4人負責,主要儀器配備有:電子經緯儀1臺,水準儀1臺,塔尺1根(測高程用),小鋼卷尺1把(2 m),手持測距儀1部,30 kg重錘1個,水桶1個,記錄本1本,反光板1個。具體工作如下:
(1)在井口組通知放鋼絲并看到鋼絲放到-90 m中段后,通知井口組停止放鋼絲,并將-90 m中段井筒用木板封好,作為工作平臺。
(2)懸掛重錘,待重錘穩定后,通知井口組可以開始測量,在井口組同意后,井口組通知0,-30,-60 m小組開始測量,并同時進行-90 m小組的測量,測角完畢后,人員離開井筒,并報告井口組測角完畢,等待-60 m小組通知后,按上面井口組第(3)條進行距離測量。
(3)接井口組通知進行導入高程測量后,按上面井口組第(4)條測量高程。高程測量完畢之后,通知井口組,撤掉重錘,換上小錘,并撤掉木板,通知井口組提升鋼絲。
(1)在地面已知點上測定全站型陀螺儀的儀器常數;
(2)在井下各中段控制點待定邊上測定其陀螺方位角;
(3)計算待定邊的坐標角。
在完成上述測量工作之后,又對各中段進行了支導線的測設工作,將支導線點測設到各工作面,從而使本次測量控制系統發揮作用。
(1)在本次測量控制系統建立過程中,利用尼龍棒錨鉤代替鋼錨鉤,有效防止了井下水對錨鉤控制點的腐蝕;利用激光測距儀導入高程,提高了導入高程的精度,減少放鋼尺這一傳統方法的程序,節約了聯系測量時間。
(2)通過建立-150 m以上的測量控制系統,保證了地質探礦、礦石開采順利正確有序進行,使得探采工作處于正確的測量指揮下,也為地表沉陷區的測量、井筒變形測量重新確立了控制系統,其潛在經濟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1] 張國良,朱家鈺,顧和和.地下工程測量學[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0.
[2] 李青岳.工程測量學[M].北京:測繪出版社,1984.
[3] 楊紅林.地下工程測量時儀器采用的激光對點給向裝置[J].礦山測量,2001,(4):60 -62.
[4] 高俊強,王 斌.測有一個陀螺方位角地下導線的計算及最佳位置的理論證明[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7(3):47 -50.
2010-12-27)
靳傳軍(1975-),男,山東費縣人,工程師,主要從事礦山測量工作,Email:wwwxf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