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艷 王金娜
多媒體教學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
劉巧艷 王金娜
目的 了解多媒體教學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現狀,找出問題,分析原因,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提供依據。方法 湖北醫藥學院自行設計問卷,對221名護理本科生進行多媒體教學的現狀與對策相關問題的調查。結果 73.3%的學生認為教師授課風格是教學效果的主要影響因素,40%的調查對象認為與老師互動較好,影響教學效果的其他因素還包括課件制作水平和教學設備。結論 護理學多媒體教學效果不容樂觀,應積極采取措施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以提高教學質量。
多媒體;教學;護理教育
多媒體教學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大規模地應用于教學實踐,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護理學課程科目多,兼具理論性、實踐性及操作性強等特點。在護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其形象、直觀、生動、易于理解的特點有利于提高護理學教學質量。為了解護理學多媒體教學現狀,并提高教學能力,我院進行調查和探討,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08級護理本科學生221名,其中男20名,女201名,年齡19~22歲。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問卷調查。問卷由我院在參考相關文獻的基礎上自行設計,包括三個部分:(1)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在學?;虬嗉壍穆殑盏?;(2)護理學多媒體教學情況:包括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認識、對任課教師課件的制作、演示與講解的結合以及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被調查者根據問題具體情況要求回答單選或多選;(3)開放式問題:調查學生對護理學多媒體教學的意見或建議。該問卷的Cronbach’s a=0.76。
1.2.2 質量控制 所有問卷均由我院利用班會時間統一發放;將問卷裝入信封,問卷首頁附注指導語、研究目的及知情同意書,告知研究對象填寫完整后將問卷裝入信封并密封交回,如不同意參與此項調查,可將空白問卷密封交回。保證調查對象在限定時間內填寫問卷,當場發放并收回;研究者逐一核對問卷的填寫完整性,本調查共發出問卷221份,收回有效問卷221份,有效回收率為100%;采用雙人雙錄入問卷信息,保證資料錄入的準確性。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數據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描述性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
2.1 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認知與多媒體教學的現狀
88%的調查對象認為多媒體教學可以節約課堂時間,提高教學質量;162名調查對象(73.3%)認為教師授課風格是教學效果的主要影響因素,92名調查對象(41.6%)認為課件制作水平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主要因素,110名調查對象(49.7%)認為音響及投影儀會影響教學效果。121名調查對象(54.7%)認為教師課件制作水平一般,177名調查對象(80.1%)認為跟得上教學課堂速度,158名調查對象(71.5%)認為能完整記錄課堂筆記,只有88名調查對象(39.8%)認為教學過程中與老師互動較好。
2.2 多媒體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2.2.1 制作問題 有學生肯定教師在多媒體教學時圖文搭配恰當,結構清晰等效果,但也有學生反映多媒體教學存在信息量過大、重點不突出、模板老套、字體顏色搭配不當、課件內容陳舊、不適當的超鏈接和頁面切換過快造成思維的不連貫等問題。
2.2.2 使用問題 主要包括逐條呈現、師生互動、課件分享及再利用等。學生指出的突出問題有:照屏宣科,不熟悉課件而影響講授的流暢性;拉上窗簾使教室太黑而影響教室光線,易導致學生昏昏欲睡[2];一次性全部呈現方式導致學生思維負荷過重;缺少板書,師生互動減少等。可見,看似高效的傳授知識的教學手段并沒有考慮到接受者——學生的感受。多媒體課件的分享及再利用是一把雙刃劍,其優點在于便于復習中查漏補缺,缺點在于容易滋生一些學生的不良習慣。事實上,很多學生依賴課件,表現為課前不認真預習,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跟著老師的思路思考,少做筆記或根本不做筆記,課后不好好復習,較少溫習教材及參閱指定參考書,臨時抱佛腳,出現依靠打印課件應付考試等現象。
2.2.3 多媒體應用軟件本身的缺陷 隨著多媒體軟件的不斷優化,尤其是自動版式和內容提示導向等功能的開發,使多媒體的制作和使用更加便捷,但是其應用卻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在調查中,很多學生反映,不能很好地跟著授課教師的思路學習,課堂教學較少給學生留思考的時間,變成“電灌”、“填鴨”,使學生的思考能力退化。
2.2.4 教學硬件設施的問題 如電腦操作系統落后導致播放不流暢,投影儀老化導致投影不清晰,教室太大坐在后面難以看清等,都使教學效果受到影響。
2.3 提高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建議
157名學生(71%)希望老師多媒體演示與板書相結合;203名學生(91.7%)認為有必要針對教學內容和專項護理科目設計制作特色課件。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護理學教學中具有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它可以增加信息量,用圖片展現病例,以動畫演示發病機制,錄視頻來詳解操作,打破教學時空的界限,化虛幻為現實,化抽象為直觀,在教室聽課猶如在實驗室觀摩和在病房見習,提高教學效率。但是,目前在教學中由于多媒體制作、使用不當,設備落后等原因使教學效果受到影響,對此提出如下改進策略。
3.1 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是根本
調查表明,多媒體制作水平固然影響教學質量,但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仍然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這要求教師在學習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的同時,加強對授課藝術,特別是對語言藝術和板書藝術的鉆研和實踐,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有形、有色、聲情并茂、幽默詼諧[3]。不斷改進授課方法,發揮主導地位,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講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來,使教師成為學習的主導者,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產生內在學習動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去。學校應當建立健全教師教學技能培訓與考核機制,定期組織培訓與講座,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對考核不合格的教師進行診斷性聽課,幫助其盡快提高教學水平。
3.2 加強對教師制作和使用多媒體技能的培訓
3.2.1 加強對教師多媒體教學內容的取舍、層次感、邏輯處理、視聽效果、呈現節奏的培訓,提高教師多媒體教學的技能[4]。護理學專業課程理論較多,抽象信息多,過多的信息快速灌輸令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減少。調查結果也顯示,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完不成課堂筆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制作多媒體時合理編排教學內容,詳略得當,同時考慮到課堂互動的空間,在呈現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加強課堂上師生間及學生間的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能夠促進學生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
3.2.2 結合護理學專業特色,針對教學內容及專項護理科目設計制作特色課件,充分體現各科護理特色,授課過程中同時可以融入醫院及科室護理文化,增加授課的感染力,提高學生興趣。
3.2.3 學院可以組織教師及學生共同建立多媒體素材庫,廣泛搜集醫學、護理學、人文科學方面的素材。素材選擇要貼近大學生生活、緊密聯系臨床,例如:《急救護理學》課堂上講授腹部沖擊法清除呼吸道異物時,可放映喜劇片《人在囧途》王寶強搶救老奶奶的片段,使大家在觀看同時輕松掌握這種方法。圖片和視聽資源都要經過專人處理,使其色彩、大小、清晰度等適合教學使用。
3.3 加強師生間及學生間的互動
師生在課內外的溝通和交流,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投入。在使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時, 應該將多媒體課件和口頭講述、黑板板書和形象演示科學有效地結合起來,與學生充分互動,促進師生間的交流。護理學所講授的內容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討論式、參與式和研究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充分融入到課堂情境中,使教學雙方有時間進行思考、討論,并對教學內容進行擴展,使學生將課堂所學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提高學習效果。在播放幻燈片的同時,適當穿插必要的板書內容,不僅有利于教師的臨場發揮,也有利于學生的思路與教師同步,為其提供一個適當回味的時間,以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5]。
學校應盡可能為師生之間的互動創造機會,提供各種便利條件。例如劃小教學單元,多開設小規模班級的病例討論課,開展師生共同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鼓勵教師擔任學生組織的顧問及參加學生俱樂部的活動等。
學習不是孤立的行為,也并非全是競爭,學習和工作一樣,具有社會性和合作性。學校應該鼓勵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專題討論小組、科研小組等,建立學生輔導學生的制度,提倡每個學生至少加入一個學生組織或社團,鼓勵同學之間一起探討問題,促使自己增加對學習的投入,介紹自己的觀點并回應別人的見解來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同時使自己的思維變得更加敏銳。
3.4 加強對教學硬件設施的管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計算機、音響、投影儀等也是影響多媒體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學校應加強對教學設備的管理,定期維護,加強檢修,加強管理員對常見故障排除的培訓,加強對管理員的管理。
信息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方向發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講解要結合多媒體,同時又不局限于多媒體,能夠結合精煉的口頭講述和邏輯清晰的板書,增加信息量,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揚長避短,持續改進,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有益作用,使它更好地發揮作用,為提高護理學教學質量和效率做出更大的貢獻。
[1] 王紅勇,楊成明,王旭開,等.互動教學模式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06,22(23):3507-3508.
[2] 張玉華.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利與弊[J].中學語文,2010(15):27-28.
[3] 劉金秀,劉玉紅.護理專業多媒體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07,4(1):25-26.
[4] 劉堅.高校多媒體教學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教育學術月刊,2011(1):110-111.
[5] 楊瑞,徐巧玲,楊群.多媒體課件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9,23(6):1681.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multimedia teaching in nursing education in the application status, identify problems, analyze the cau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 ciency to provide a basis. Methods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of our hospital, 221 nursing undergraduates multimedia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ed questions. Results 73.3% of the students think that the teacher teaching style i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main factors, 40% of the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interact with teacher better teaching effects, other factors include the courseware making and teaching equipment. Conclusion The nursing effect of multimedia teaching is not optimistic, we should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Multimedia ;Teaching; Nursing Education
10.3969/j.issn.1009-4393.2011.31.121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湖北醫藥學院護理學院(劉巧艷 王金娜)